
目前最火爆、最受追捧的虛擬貨幣。其原理是,利用一個叫中田聰的神秘人士開發的程序,通過復雜的計算方法來獲取貨幣,這個過程被稱為“挖礦”。到2013年后,比特幣的價格突然瘋漲,曾達到1比特幣兌換266美元的天價,隨后開始大跌。
英文叫Litecoin,技術原理跟比特幣一樣,也是一種不受中央機構管理的數字貨幣。作為模仿者其優點在于:交易時間更快、貨幣總量更大,以及算法更新穎等。開發者的初始定位是,如果比特幣是黃金,那耐特幣就是白銀。目前與美元的兌換比率約為0.5:1。
比特幣的另一個山寨產物,英文名叫PPCoin。開發者的初衷,是在比特幣的基礎上實現一些創新項目,比如不設固定的貨幣供應上限,計算機能耗更低,減少貨幣壟斷以及用中彩票的方式進行獎勵等等。PP幣目前與美元的兌換比率大約為5:1。
由于著名風投機構安德森·霍洛維茨基金的注資,OpenCoin公司推出的瑞波幣(ripple)最近頗受關注。和比特幣相比,其優勢在于起源光明正大、交易迅捷及操作簡單等, 但Opencoin計劃未來預留25%的瑞波幣,則將成為阻礙其進一步發展的最大桎梏。
美國網絡游戲《第二人生》發行的虛擬貨幣。與現實世界中的貨幣一樣,林登幣(Linden Dollar)可用來在游戲中開公司、辦學校及模擬旅游等。另外還可與美元進行雙向兌換,且存在浮動匯率,以避免通貨膨脹的發生。目前與美元的兌換比例約為223:1。
知名網絡游戲《魔獸世界》中的虛擬貨幣,主要用途是購買游戲裝備。《魔獸》官方并不出售金幣,玩家可通過任務獲取,或在游戲平臺用現金購買,但不支持反向兌換。盡管如此,玩家仍會在私下做出交易,當前與美元的兌換比例約為3000:1。
騰訊公司推出的虛擬貨幣,主要用于購買和QQ業務相關的各類物品及網絡服務。由于QQ用戶基數極其龐大,Q幣的發行總量已無從統計,且長期維持了兌換人民幣1:1的匯率。騰訊因此也被戲稱為中國的“網絡央行”。
2013年5月,電商巨頭亞馬遜在美國推出亞馬遜幣(Amazon Coins),主要用于購買該公司平板電腦中的各類游戲和應用。為迅速推廣,亞馬遜還向用戶免費發放了價值5美元的亞馬遜幣。目前,該虛擬貨幣與美元的兌換比例為100:1。
Facebook上的法定流通貨幣,用以購買Facebook游戲中的虛擬物品及各類應用。Facebook從中抽取30%的利潤,2011年曾為其貢獻營收15%。但到2012年后,Facebook漸漸淡化了這一幣種,允許用戶添加本國貨幣進行結算。
盛大公司發行的一種虛擬兌換工具,用于購買盛大在線提供的各類服務,如網絡游戲、對戰平臺及網絡文學等。由于盛大代理及發行的游戲在中國擁有廣泛的玩家群,盛大點券也較受關注,其與人民幣的兌換比例為1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