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討論了加筋壁板的靜強度計算方法,研究分析了工程梁方法、有限元方法的原理及思路,結合實例比較分析了兩種方法計算結果的差別,并指出了原因,具有一定的工程應用價值。
關鍵詞:加筋壁板;工程;有限元
加筋壁板作為半硬殼式機身結構部件之一,廣泛地應用于航空結構設計中,加筋壁板一般通過數控加工成型。若加筋壁板用于外蒙皮上,與鉚接件相比,加筋壁板不需采用鉚接、膠接、焊接和螺接等技術將蒙皮和長桁連接起來,可減輕結構重量、提高結構疲勞壽命,并且外形尺寸準確、表面光滑,也使得飛行性能得到了提升。
加筋壁板的主要作用是承受面內及垂向載荷,其上面的加強筋是承受垂向載荷的重要部件,并可以保證壁板有足夠的穩定性來承擔面內載荷。目前加筋板的屈曲與靜強度分析已受到廣泛的重視。根據研究方法的不同,主要有以下方法:理論解析法、工程梁方法、有限元法、試驗法等。由于理論解析法的不便、試驗條件的限制,目前廣泛應用在航空領域的加筋板強度計算方法主要是工程梁方法、有限元法。
本文匯總了加筋壁板的靜強度計算方法,重點討論了工程梁方法、有限元方法的原理及思路,比較分析了兩者的不同之處,指出了相應的適用范圍,具有較強的工程應用價值。
1 工程梁方法
某四邊簡支矩形平板中心承受大小為F的載荷,由于載荷總是以最直接的方式傳遞到四邊支持結構上,因此將平板中心O點與四邊簡支點連接起來就是力在平板內傳遞的流線圖。
把載荷F替換為均勻分布的壓強P,根據上述分析,各部分分別承擔各自范圍內的載荷。某加筋板承受均勻分布的載荷P,將筋條簡化為雙支點工程梁,可得該筋條承受的載荷。
2 有限元計算方法
有限單元法是處理連續介質問題的一種普遍方法。其基本思路是:將連續的求解域離散成一組有限個單位的集合體,這樣的組合體能解析地模擬或逼近求解區域;并且在單元內假設近似的函數來表示全求解域上待求的未知場函數,單元內的近似函數通常由單元結點位移的插值函數表達,并由變分原理建立單元的剛度矩陣,最后求解出結點位移及應力。
2.1 板彎曲問題的分類
平板在外載荷作用下發生彎曲變形時,依板的尺寸比例和撓度大小而有不同的彈性,板厚度不超過板平面最小尺寸的四分之一,可以作為薄板處理。航空領域應用的板殼結構均屬于薄板這個范疇,又從工程角度而言,薄板彎曲又可分為小撓度彎曲、大撓度彎曲兩類問題,其中小撓度是指板的最大撓度不超過板厚度的二分之一,大撓度是指板的最大撓度不超過板平面最小尺寸的四分之一。本文討論的板彎曲問題主要是薄板大撓度彎曲。
薄板大撓度彎曲在工程上常被作為幾何非線性問題,用Nastran中的非線性彈性模塊計算。對于幾何非線性問題,平衡方程應建立在變形后的位形上,同時應變表達式也應包括位移的二次項,因此平衡方程和幾何關系都是非線性的。解非線性方程組的最常用的方法是Newton-Raphson方法,其迭代公式如下所示。
Newton-Raphson在每次迭代時需形成切線剛度矩陣,計算工作量大,但收斂比較快。
2.2 算例
根據本文第1節的算例建立起有限元模型,壁板及筋條全部采用殼單元模擬,結果如圖1所示。從圖1可知加筋板最大Von-Mises應力為129MPa,位于筋條上。與工程計算方法相比,非線性計算結果偏小。
3 比較分析
為了進一步比較分析有限元法與工程法的差別,在加筋板幾何參數不變的情況下,載荷依次取5KPa、10KPa、15KPa、20KPa、25KPa、
30KPa,分別采用有限元法與工程法計算筋條上的最大Von-Mises應力,如表1所示。
從表1可以看出,有限元法的計算結果均小于工程方法的計算結果。
4 結束語
討論了加筋壁板的靜強度計算方法:工程梁方法、有限元方法,結合算例對兩種計算方法進行了比較分析,結果表明:與有限元法相比,工程梁方法的計算結果偏保守,原因在于工程梁方法認為壁板腹板僅起到傳遞載荷的作用,而沒有考慮腹板本身的承載能力。
參考文獻
[1]方闖,曾廣武.受壓加筋板極限承載能力研究[J].華中理工大學學報.2003,26(11):95-97.
[2]張常偉.加筋板穩定性承載能力的研究[D].上海海事大學.2006.6.
[3]徐芝綸.彈性力學[M].高等教育出版社.1978.1.
作者簡介:鄒群飛(1982,9-),男,江西省新干縣人,2004年畢業于哈爾濱工程大學,工程師,現從事飛機強度設計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