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文章首先闡釋了TPM和RCM的各自概念,然后介紹了TPM和RCM一體化設計及目標,最后提出了TPM和RCM一體化的實施策略,旨在通過TPM和RCM一體化的維修管理模式,推動現代維修管理水平的不斷提高。
關鍵詞:TPM;RCM;一體化;維修管理
1 TPM和RCM各自概念
TPM(即全面生產維護),以全員參與為基礎,以全系統預防維修為手段,旨在實現設備綜合效率的最大化。它的精髓包括以下幾點:(1)設備綜合效率最大化;(2)預防維修理念貫徹設備的整個使用周期;(3)需要多個部門、全體員工的通力合作,依靠自主的小組活動予以不斷推動。[1]
RCM(即以可靠性為中心的維修),是用來確定設備預防性維修工作以及優化維修制度的一種系統工程性質的方法。它的精髓包括以下幾點:(1)設備故障和使用時間通常不存在直接的因果關系,定時計劃維修并不見得符合實際;(2)相當比例的故障存在潛伏期,可利用現代化監測手段將其找出并消除,從而起到預防多重故障的效果,實現維修過程安全、經濟的最大化;(3)合理選擇維修方式以及維修策略,可大幅降低維修成本;(4)維修人員和使用人員應該共同參與維修方案的制定,實現方案的最優化。
2 TPM和RCM一體化設計及目標
下文將結合某油田企業TPM和RCM一體化的維修管理模式展開探討。所謂的TPM和RCM一體化的維修管理模式是指采取有效的策略和措施實現設備、人員以及管理的有機配合,形成一個緊密聯系的閉環式結構,從而實現各個方面的協調發展、共同發展。
2.1 檢測、維修、記錄和數據整理一體化
油田企業的設施設備大多極為復雜且集成度非常高,檢修起來異常繁瑣,因此,需要配合科學的工作流程以及人員調度。從檢修作業的本身特性考慮,一線員工應該嚴格遵守維護作業指導書的規定以及表單的流程進行維修操作,并使用標準的格式及語句對故障信息進行記錄。
2.2 故障數據統計、分析和對策一體化
油田企業屬于生產型行業,因此,在持續性、實時性以及安全性等方面有著較為嚴格的要求,這就加強數據庫的建設與完備。數據庫應主要包括三大功能,一是收集故障原始數據,二是統計分析數據,三是給出結論和對策。功能完備的數據庫系統,是公司進行正確決策的重要保障。[2]
2.3 企業管理、建設、品牌綜合效益一體化
推進TPM和RCM一體化的維修管理理念時,一方面要端正上層管理人員觀念,不斷提高其綜合管理水平,對生產力各要素進行最優配置,從而實現經濟效益的最大化,另一方面應該以經濟效益為基礎,重點做好品牌效益的相關建設。在企業管理、建設、品牌綜合效益一體化的促進下,才能促進企業的可持續發展,實現經濟效益的最大化。TPM和RCM一體化目標主要包括高維修效率綜合目標、設備維修管理目標和員工與企業共同發展目標。
3 實現TPM和RCM一體化維修管理模式的策略
3.1 落實“8S”活動
落實“8S”活動是做好現場管理的基礎所在。該油田企業在推行TPM和RCM一體化維修管理模式時,制定并實施了一系列卓有成效的措施,不僅明確了8s的開展辦法、標準,設計了規范的檢查表格,還完善了質量評估機制、反饋機制以及獎勵辦法等,極大地強化了人員操作的規范性,提高了現場作業的準確性。
若想真正落實各項規章制度,則需要嚴格按標準進行檢查。檢查生產車間以及辦公場所的過程中,應該堅持敢于揭露問題,勇于處理問題的原則,如果發現不達標的地方,則需要采取針對性的措施,如圖片曝光或者限期整改,還要做好再次評價的跟蹤處理工作。[3]
3.2 推進點/巡檢管理
從影響相對較小的設備入手,逐步推行點/巡檢體系。對已經發生的各類故障進行深入地分析和總結,按照重要和次要的原則對設備進行分類,從而不斷完善點/巡檢記錄表。建立點/巡檢體系一方面可以提升設備的可靠性以及穩定度,另一方面可以節省大量的人力和物力,最終促進檢修工作的精確化發展。
在建立新維修機制的過程中,要堅持穩步、慎重的原則。那些不夠成熟的或者沒有經過大量事實驗證的維修機制,一般是不允許推廣的。該油田企業已經開始著手于對設備的關鍵部位或者部件進行重點檢修,進一步增加檢修測試的次數,強化檢修測試的質量。與此同時,合理降低外圍那些非重點的部位或者部件的檢修次數,如果影響很小,甚至可以采取事后維修的方式。下一階段的工作內容是將RCM與點檢定修制進行有機結合,并大力推廣,最終建立并完善具有維修中心以及專業特色的長效維修機制。
3.3 制定維修策略
制定維修策略的過程中,應該重點考慮兩個方面,一是流程,二是規范。研究維策略時,應該弱化對故障處理的關注,而應該將重心放在如何處理故障引起的后果。該油田企業自運行以來,通過對故障的嚴格統計和分析,對故障后果進行了如下的初步劃分:(1)后果不算嚴重的故障;(2)無維修價值的設備;(3)周期性故障;(4)失誤性故障;(5)重復(多發)性故障;(6)后果比較嚴重但一般很少出現的故障。維修策略應根據故障后果的不同類型予以合理選用,策略如下:第一種故障類型——事后維修的策略;第二種故障類型——申請報廢的策略;第三種故障類型——預防性維護方式;第四種故障類型——加強培訓以及規范性訓練的方式;第五種故障類型——局部改造的策略;第六種故障類型——制定相應的應急預案,而且要按計劃實施實際演練的策略。[4]
3.4 規范操作流程
該油田企業于2007年便完成了設備操作指導書的有關編寫,不僅對操作重點進行了更加細化的處理,而且對重點設備操作流程以及故障處理流程進行了更加詳細的規定,旨在改變過去那種經驗為主導的檢修模式,最終實現以標準為主導的維修模式。該企業還將作業指導書分成了若干不同的等級,使其能夠滿足不同技能等級員工的需求,從而盡可能避免了人為因素所造成的設備故障問題。
3.5 加強故障管理
做好基礎數據分析以及故障流程控制,以實現對基礎故障的有效管理,方法如下:(1)以點/巡檢數據為基礎去分析設備狀態以及劣化趨勢,從而降低故障率;(2)綜合運用FMEA(故障模式與影響分析)和RCA(根本原因分析)方法分析故障情況;(3)繪制功能框圖和可靠性框圖,分析故障危害等級,從定量和定性的角度選擇最佳的維修策略;(4)制訂并完善故障描述規范、評判標準。
3.6 優化備件庫存
企業維修管理中,備件管理是相當重要的,一方面要保證資金的不過度積壓,另一方面要滿足一線維修的需求。備件管理的核心內容是形成一套健全的申、領、用的管理體系,涉及內部備件的監管、預算編制、返修件管理和備件申領等。一定要嚴格執行備件返修管理制度,這關系著備件庫存優化工作的成敗。
4 結束語
該油田企業推行TPM和RCM一體化的維修管理模式以來,取得了不俗的成績,大幅降低了維修成本,為安全生產、持續生產奠定了堅實的基礎。除了文中提到的實現TPM和RCM一體化維修管理模式的策略(落實“8S”活動、推進點/巡檢管理、制定維修策略、規范操作流程、加強故障管理、優化備件庫存)之外,還有很多積極有效的措施值得研究和探索,這也是相關工程人員的努力方向。
參考文獻
[1]許玲.適時導入TPM、RCM核心理念打造有南京地鐵特色的維修文化[J].現代城市軌道交通,2008(2).
[2]許玲,王海峻,徐永能.南京地鐵TPM和RCM維修體系實施效果評估[J].都市快軌交通,2009(6).
[3]趙金娥,李善智,吳合明.淺議TPM和RCM管理方法在公路養護機械設備管理中的應用[J].黑龍江科技信息,2012(27).
[4]藍賢柏.淺述公路機械設備管理及維修方式[J].民營科技,2011(5).
作者簡介:李慶武(1965,4-),男,甘肅蘭州,本科,熱工,工程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