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食品工藝顧名思義就是將原料加工成半成品或將原料和半成品加工成食品的過程和方法,它包括從原料到成品或將配料轉變成最終消費品所需的加工步驟或全部過程。俗話說得好,民以食為天,食品消費在各國的國民經濟中都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因此食品工藝的進展也就因為關乎著大家“舌尖”上的幸福而被各國所重視,被人們所廣泛的關注。
關鍵詞:食品工藝;進展;文獻
1 食品工藝的發展
1.1 食品工藝歷史悠久
食品工業的發展歷史悠久,近代的食品工藝產生可以追溯到18世紀末19世紀初的法國,阿培爾在1810年提出用排氣、密封和殺菌的基本方法來保存食品的“食品貯藏法”。因為該方法的提出,世界上第一個罐頭廠于1829年建成。1872年美國發明了噴霧式奶粉生產工藝,乳制品的規模生產于1885年正式成為食品工業生產的一個重要部分。18世紀,工業革命在英國發生,食品工業也逐步加入新型工藝技術,出現了以蒸汽機為動力的面粉廠,這就是近代利用機械進行加工的食品工業??茖W技術日益發展,現代食品工業發展愈加迅速,食品加工的范圍和深度不斷擴展,其中融入的食品科學技術也越加先進,使得食品工藝生產日新月異。
以我國的罐頭食品工藝發展為例,我國罐頭工業生產于1906年在上海正式開始,當時的上海泰豐食品公司就是我國第一家罐頭食品廠。隨后,在部分省市相繼建立了作坊式的罐頭加工廠,使得我國的罐頭食品加工工業不斷得到發展。在我國,罐頭行業發展大約經歷了三個階段:第一個階段是二十世紀70-80年代,這一時期罐頭對于大多數人來說是一種奢侈品;20世紀70年代后期,我國罐頭產品種類已經有了很多,大約有400種,但是生產的工藝層次不齊,因此為采用統一的技術標準進行生產,就由原輕工業部領導組織了有關的罐頭廠、大專院校、科研院所、設計單位等技術人員編寫了罐頭的專業標準,規范了罐頭工業的操作規范。第二個階段是二十世紀80年代末到90年代,從20世紀90年代中期開始,中國罐頭行業逐步健全相關體制,形成多元化的布局,行業注入了很多新的活力。第三個階段是進入二十一世紀以后,我國罐頭行業發展進入了飛速發展的時期,罐頭的食品工藝也達到了世界公認的封口和殺菌的商業無菌。
1.2 存在的問題
從科學技術水平來看,食品工業科技含量還比較低,食品的原料加工利用率遠遠低于發達國家。在食品行業中,具有競爭優勢的只有少數的傳統行業,其擁有中國特色風味的產品。食品安全保障體系不夠完善,食品安全事件時有發生,消費者對食品消費是否安全比較擔心。現在我國食品質量標準體系仍不完善,食品衛生標準、質量標準、農產品質量安全標準和農藥殘留標準等相關標準體系有待進一步整合完善,不同行業間制定的標準在技術內容上也存在交叉矛盾。技術保障能力尚難以滿足食品安全監管需要,檢測技術相對落后,儀器設備配置不足,部分檢驗設備嚴重老化;基層檢驗機構和人員數量偏少,檢測能力亟需加強;食品安全監管機制還不夠健全,食品安全責任追溯制度尚不完善。一些企業主體責任不落實,自律意識不強,誠信缺失,使得食品安全問題依然存在隱患。
2 簡要評述
綜合以上文獻資料,由于我國居民的食品消費一直以直接的農產品消費為主,因此造成我國的小農經濟特征十分明顯,農村經濟普遍呈現出自給自足的特點,使得我國的食品工業和食品工藝的發展遠遠晚于西方國家。主要表現在一下幾點:第一,我國食品工業總體起步晚、發展慢、技術水平低、核心技術依靠進口,極大地影響了食品制造行業食品工藝的改善和提升。應該加大參與國內外食品加工市場的競爭,取長補短,促進食品工藝水平的整體提升。第二,加大對食品工藝標準的制定和修正。由于受到國情的影響,我國食品工藝的標準不能適應當下市場發展的需要,必須學習國外的先進理念,對現行的食品工藝進行詳細的修訂。第三,由于農業原料普遍是小農種植模式和靠天收獲,且品種結構和質量參差不齊,使食品原料供給的數量和質量難以保證。原材料是食品工藝的一個關鍵,只有優質的原材料再加上一個科學的食品工藝流程,產品才能夠暢銷流通。
參考文獻
[1]夏文水.食品工藝學[M].中國輕工業出版社,2007.
[2]我國食品工業的發展歷程,2009中國工業化藍皮書,2009(5.11).
[3]紀正昆.食品質量安全市場準入審查指南肉制品、罐頭食品分冊[M].中國標準出版社,2003:136.
[4]滴水.食品工業發展歷程,2011(8.15).
[5]我國食品工業的發扎歷程,2009年工業化報告,2009(5.11).
[6]佟曉群.“十一五”我國食品工業存在五大問題,中國經濟網.
[7]徐曉新.中國食品安全:問題、成因、對策[J].農業經濟問題,2002(10).
[8]孫耀武.中國食品安全問題的原因及對策研究[J].改革發展,2009(2)
[9]郭松淵.淺談市場經濟條件下如何做好食品安全問題[J].文化教育,201l.(發布時間:2012-12-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