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大壩滲流是水庫大壩常見病害之一,大壩滲流不僅造成水資源流失甚至影響大壩的穩(wěn)定性。文章利用ANSYS軟件對河北省友誼水庫大壩建立了有限元模型,進行了滲流模擬計算,并將計算結(jié)果與實測結(jié)果進行比較分析,為大壩的除險加固提供理論依據(jù)。
關鍵詞:土石壩;ANSYS軟件;滲流計算
截至2003年底,全世界共建15m高度以上大壩41413座,其中土石壩33958座,占82.7%;目前,我國已建水庫8.6萬余座,大中型水閘7.6萬余座[1],其中壩高15m以上的土石壩近2萬座,占世界土石壩總數(shù)48.3%。這些水庫在不同程度上均存在一定的安全隱患,除了防洪標準偏低以外,有些土壩的變形穩(wěn)定和滲流穩(wěn)定得不到保證,這是影響水利樞紐工程安全運行的主要因素[2]。大壩蓄水后,在上下游水頭差的作用下,壩體和壩基會出現(xiàn)滲流現(xiàn)象,這將導致壩體出現(xiàn)各種不利因素導致其功能降低,或使大壩存在一定的安全隱患,從而影響大壩下游安全。
目前,滲流計算的方法有很多種,歸納起來主要有兩大類。即理論分析方法和試驗分析法[3]。其中,理論分析法包括:解析法、數(shù)值法、圖解法;由于實際工程邊界條件復雜,且滲流介質(zhì)并非是單一介質(zhì),利用近似求解法計算往往不能得到滿意結(jié)果,因此,目前大多采用有限單元法對大壩滲流進行模擬計算。ANSYS是美國ANSYS軟件公司開發(fā)的大型通用有限元計算軟件,具有強大的求解器和前、后處理功能。該軟件可以進行熱、電、磁、聲、流體和結(jié)構(gòu)等有限元分析,并可以進行多物理場偶合分析。由于滲流場和溫度場可以相互比擬,本文采用ANSYS的溫度場分析功能進行滲流場計算,取得了較滿意的結(jié)果。
1 友誼水庫大壩滲流場分析
1.1 水庫基本情況
友誼水庫位于河北省尚義縣與內(nèi)蒙古自治區(qū)興和縣交界處,是永定河支流東洋河上游的主要水利樞紐工程,控制流域面積2250km2,總庫容1.16億m3,是一座以防洪、灌溉為主,兼顧養(yǎng)殖的大(Ⅱ)型水利樞紐工程,工程等級為Ⅱ級,控制灌溉面積36萬畝。水庫設計洪水標準為100年一遇,校核洪水標準為2000年一遇。水庫樞紐工程主要有攔河壩、溢洪道、輸水洞等,水庫攔河壩為均質(zhì)土壩,最大壩高40m,壩頂高程1200m,壩頂長287m,壩頂寬7m,防浪墻高程1201.2m。上游坡由1:2.5、1:3、1:3.5三段組成,下游壩坡為1:2.5、1:3.5、1:3.5。下游壩坡高程1187m和1175m處增設兩級馬道,高程1187m馬道寬度為2m,在高程1175m處馬道寬5.0m。壩基為砂礫石,厚5~7m,未清基。壩前采用水平防滲,下游設排水反濾體,高6m。溢洪道堰型為駝峰堰,堰頂高程1190m,設五孔鋼閘門控制,單孔凈寬9m,下設差動式挑流鼻坎消能,全長208m,最大泄量2384 m3/s。輸水洞為壓力遂洞,進口高程1173.00m,洞徑2.2m變1.8m,洞長245m,出口高程1162.5m,最大泄量39m3/s[4]。
1.2 滲流場分析
本文采用了ANSYS軟件的生死單元功能,將處于浸潤線上部的單元網(wǎng)格“殺死”,只“激活”浸潤線下部的單元網(wǎng)格,然后設定相應邊界條件進行分析,并根據(jù)計算結(jié)果調(diào)整單元,相應修正邊界條件重新計算直到達到計算精度。
本計算根據(jù)掌握資料情況,分別選取了歷史最高水位、最低水位及設計水位、07年最高蓄水位來進行滲流場分析。計算工況如表1所示:
2 結(jié)果分析
將ANSYS計算結(jié)果與觀測資料進行對比,發(fā)現(xiàn)軟件模擬計算的滲透壓力值與實測值相差不大,壓力水頭曲線與測壓管水頭曲線吻合較好,這說明利用ANSYS軟件計算得到的滲流場基本上反映了大壩滲流的實際情況。另一方面也說明水庫觀測資料較為準確,觀測儀器工作正常。
由水庫主壩的分析計算結(jié)果可以看出,1#、2#、3#測壓管利用軟件計算所得結(jié)果與實測結(jié)果基本一致,誤差最大為0.71m,最小誤差僅為0.143m。計算結(jié)果與實測值不能完全相同,這說明在定義邊界條件時存在缺陷。如果將排水棱體地面設為逸出點,排水棱體內(nèi)部定義滲透系數(shù),將可以有效的減小這類誤差。然而4#、5#的觀測數(shù)值與計算值相差較大,可能是是由于定義下游水位時排水管具體位置不準確,定義排水棱體各個面為逸出點,導致5#測壓管的觀測數(shù)值與計算值相差較大,而且還影響到上游管4的計算數(shù)值,使其誤差較大。
研究表明ANSYS用溫度場模塊模擬滲流場是可行的。今后將利用ANSYS軟件來分析大壩的抗震性能,為大壩的維修加固提供依據(jù)。
參考文獻
[1]潘家錚,柯 .中國大壩50年[M].中國水利水電出版社,1998.
[2]酈能惠.土石壩安全監(jiān)測分析評價預報系統(tǒng).北京:中國水利水電出版社,2003.
[3]長江流域規(guī)劃辦公室.第十一屆國際大壩會議譯文選集[C].水利電力出版社,1976:99-101.
[4]水利部河北水利水電勘測設計研究院.友誼水庫除險加固工程設計工作報告[M].2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