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隨著信息技術的不斷發展,人們對計算機的軟件技術越來越重視,很多高校已經開設了計算機的軟件技術專業,文章分析了軟件人才的需求現狀,探討了與行業需求相符的軟件技術人才培養策略。
關鍵詞:計算機;軟件技術;專業;行業需求;策略
隨著社會經濟的快速發展,信息技術得到了很大提高,計算機軟件技術作為高附加值技術,受到了國家的高度重視,高校中普遍開設了相關專業。計算機軟件產業要想得到發展,離不開高素質軟件人才的支持,我國高校盡管開設了相應的計算機軟件專業,并有大量的軟件技術專業學生畢業,但很多軟件企業依然抱怨軟件人才匱乏,這主要是軟件技術的行業需求和專業培養目標不相匹配造成的。本文從人才結構、人才培養與人才供求狀況方面,分析了軟件人才的行業需求現狀及與行業需求相符的軟件技術人才培養策略。
1 計算機軟件人才的需求現狀
在全球信息技術發展下,信息產業已成為國家綜合競爭力判斷的重要指標之一,隨著我國軟件內部需求的增大,有效推動著我國軟件產業的發展,但我國目前的軟件人才狀況卻不盡人意,其主要表現在下列方面:
1.1 人才結構狀況
從軟件人員角度看,我國軟件人才構成呈現出“紡錘體”結構,碩士以上學歷占據8%左右,本科生約占據67%,而專科以下學歷的人員占據25%左右。而從企業的現狀來看,多數軟件企業缺乏中高端的人才,致使企業的規模較小,質量控制力差,管理不是很規范。并且很多企業過于重視編碼力,而對項目管理、工程規范、知識管理與質量控制等卻忽視了,致使很多從業人員僅是止步在重復的編碼工作方面,極少有中高端領域的實踐鍛煉機會。盡管近些年的軟件人才結構得到很大改觀,積累了一些中端人才,但既懂系統的分析設計,又懂團隊帶領與編碼測試的軟件人才比較少。
1.2 人才培養體系狀況
我國教育部已批準了多個軟件學院,哲學軟件學院的開設,有效緩解了人才供給與產業發展間的矛盾,軟件學院根據學校、本省區實際情況,結合當地軟件產業的發展狀況,積極引進國際先進教學理念,積極制定建設規劃、目標、思路與改革措施,加強軟件人才的培養模式改革,促進軟件人才的培養,開展產學研相合作的教育,為我國軟件行業培養所需求的實用人才。
1.3 人才供求狀況分析
在后金融危機時代,全球的軟件與信息技術的應用市場需求逐步在縮小,一些發達地區為減少軟件開發的成本,將大量的低端產業外包給了人力成本相對低的地區。目前企業軟件人才的需求主要存在兩類傾向,一是恰當引進人才,等待發展機會;二是避免大量的招人與擴張;不過企業軟件人才的需求更傾向于中高端人才的引進與儲備,而對進入企業之后,需要通過較長時間的培養,方能勝任崗位的畢業生來說,企業大都持謹慎的態度。從提來看,企業對低端人才的需求減少,對中高端的人才需求比較旺盛。
2 與行業需求相符的計算機軟件技術人才培養策略
2.1 合理設置課程,并提高師資隊伍
在高校計算機軟件專業中,普遍存在課程教材偏舊問題,課程的設置也不是很合理,和現在的最新技術相脫節,為了給學生提供更好的就業環境,高校應緊跟軟件技術產業的發展趨勢,不斷更新課程教材,與前沿軟件技術緊密結合,讓學生及時了解現代軟件技術的發展狀況。軟件教師作為軟件教學的主導者,對學生的軟件學習具有直接影響,為了適應現代軟件行業需求,學校應提高師資隊伍水平,加強師資隊伍建設,緊密聯系前沿技術,將理論和實際有機結合,并及時傳授給學生,讓學生重視軟件理論基礎的學習,提高學生的軟件技術水平。
2.2 加強軟件課程內容和授課方法的完善
在計算機專業教學中,存在教學理論與實際相脫離的現狀,要徹底改變這種現狀,學校需要對計算機專業的課程內容與教學方式進行改革,加強計算機理論學習的同時,還要重視課程內容的新穎與實用,以適合軟硬件課程項目的實踐。軟件教學當中,應采取靈活授課方法,讓學生能選擇的計算機專業方向更為多樣化,與現代整個軟件行業的發展方向相一致。在教學中,可倡導項目驅動教學形式,為學生提供大量的實踐或實習環境,以鍛煉學生的團隊協作力與動手力,讓學生能在學中做與做中學,讓學生的軟件技術理論學習與實踐能力同時得到提高,教師在教學中,盡量少灌輸,而是多給予啟發誘導,以培養學生的獨立思考能力與創新能力。
2.3 加強考核方式的改革,并培養學生的實踐力
在高校教學中,考核方式的改革應該多樣化,改變書本知識打分模式的基礎上,還應重點考核學生運用所學知識對實際問題的解決能力,要加強學生實際問題解決力的考核,需要教師擁有強烈的責任心,并付出更多努力,以提高教師本身的專業業務素質,從而培養出更符合軟件行業需求的軟件人才。
2.4 培養學生的實踐能力
在我國計算機教學中,應試教育仍占主導地位,基礎理論課開設較多,而關于軟件技術專業的實踐課程開設較少,使得軟件技術專業的學生動手能力不足,進而影響學生的就業競爭能力。為了增強學生的實踐能力,學校應采用有效措施進行改善,如構建模擬仿真的實訓基地,也可為學生提供真實的崗位實踐訓練平臺,或者開展校企合作,強化實踐教學,讓學生和企業、學校和企業間形成良好的互動。在這個方面,我院引進工信部和微軟合作開辦的藍橋培訓班為提升學生的實踐能力,拓寬學生的就業門路進行了積極有益的嘗試,并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為強化學生實踐環節,可將一些專業的基礎課程安排到大一與大二學年,剩余時間讓學生專注于實習當中,讓學生對軟件技術行業具有一些感性認識,并認清自身優勢,為學生將來的就業工作進行合理定位奠定基礎。
3 結束語
隨著全球信息技術的不斷發展,人們對計算機技術的重視性越來越高,為了滿足計算機軟件產業的發展,很多高校開設了計算機軟件專業,以培養軟件行業所需求的人才,這就需要提高軟件教學水平,改革考核方式,加強課程的合理設置,提高教師業務素質,盡量緊跟軟件行業發展形勢,培養出與軟件行業需求相符的技術人才,真正促進我國軟件行業的快速持續發展。
參考文獻
[1]彭海云,楊素錦.新就業形勢下軟件技術專業教學改革研究[J].周口師范學院學報,2011(2).
[2]牛德雄.高職計算機軟件技術專業能力培養淺析[J].職業教育研究,2012(2).
作者簡介:袁鷹,湖北省荊楚理工學院計算機學院講師,計算機軟件專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