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文章就高職高專物流管理專業的課程體系改革展開探討,就課程體系改革實施方案角度進行闡述。
關鍵詞:高職高專;物流管理專業;課程體系改革
1 高職高專物流管理專業關于課程體系改革依據
高職高專物流管理專業課程體系改革是以教育部《關于全面提高高等職業教育教學質量的若干意見》(教高[2006]16號)文件精神為指導,以培養高素質技能型人才為目標,以就業為導向,以專業建設為中心,以課程改革為基礎,加大課程建設與改革的力度,增強學生職業能力,大力推行工學結合,突出實踐能力培養,改革人才培養模式,加強實訓、實習基地建設,注重教師“雙師型”建設和學生“雙證”教學。
高職高專物流管理專業本著校企合作、工學結合的教學理念,以物流的行業特點為出發點,對專業崗位能力結構進行調研,分析物流企業行業所需要的多種崗位(如采購員、倉管員、單證等一線操作崗位)對人才應具備的知識、能力和素質要求,在此基礎上對現有課程體系進行改革,做到基礎理論以“必需、夠用”為度,專業理論則加強針對性和實用性。在實踐教學上(包括校內實訓和校外實訓),做到實踐性課程單獨設置,使學生得到比較系統的職業能力和技能訓練。
2 高職高專物流管理專業關于課程體系改革的實施
2.1 修訂現行的培養方案
修訂現行的培養方案,以培養基礎扎實、知識面寬、能力強、素質高、富有實踐能力和創新精神的應用型人才為目的,在教學內容和課程體系中體現理論與實踐的有機結合,整體優化及知識、能力、素質協調發展的原則。
2.2 制定科學的教學計劃
根據物流企業職業崗位群的任職要求,對物流管理專業進行職業能力分析,確定物流管理專業的職業崗位所對應的知識、能力與素質的要求,并分解為若干能力要素。再根據能力分析來確定課程設置體系,從而建立新的課程教學體系,制定科學的教學計劃,將學生應達到的能力目標轉化為理論教學與實踐教學目標。
2.3 推進課程的體系改革
物流管理專業將大力推進課程體系改革,優化課程內容,構建新的課程結構。以調整課程類型,整合課程內容,改進教學方法為手段,構建課程體系。根據基礎知識以“必需、夠用”為度,專業知識則根據職業的一般要求和崗位的特殊要求有針對性地設置相關的實訓課程,從社會需求出發,以能力培養為主線,科學地設置理論與實踐課程體系。
2.4 優化完善課程的結構
2.4.1 調整教學安排,優化理論課程與實踐教學結構
實踐教學環節是教學的重要組成部分,是理論教學的繼續、補充、深化和擴展,對學生創新能力的培養,綜合素質的提高,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因此我們在保證理論教學質量的前提下,縮減理論教學比重,增加實訓實踐。一方面,根據能力及技能的培養過程,我們在教學設計上,前四個學期以課堂教學為主,實踐教學為鋪,而且以校內實訓方式進行開展,后兩個學期則以實踐教學為主,主要采取校外企業實訓和頂崗實習活動。另一方面,增加ERP綜合實訓、企業經營管理沙盤模擬、第三方物流軟件操作和國際物流軟件操作四門實訓課程,增加學生的實操能力,增強學生的就業競爭力。
2.4.2 引導探究教學,培養學生獨立學習能力
探究為主的教學方法是指教師引導和組織學生通過獨立的探究和研究而獲得知識的方法。它的特點在于,在探索解決認識問題的過程中,使學生的獨立性得到高度發揮,進而培養和發展學生的探索能力、活動能力和創新能力。比如對于某物流企業的問題時,預先創設問題的情境,提供必要的材料或引導學生收集素材,讓學生去發現、探索要解決的問題,再從理論、實踐上去證明,從而得出結論。
2.4.3 任務驅動教學,仿真教學提高學生興趣
任務驅動,就是指學生在教師的幫助下,緊緊圍繞一個共同的任務活動中心,在強烈的問題動機的驅動下,通過對學習資源的積極主動應用,進行自主探索和互動協作的學習,并在完成既定任務的同時。這種教學方法將學生置于“真實”的環境下,以真實的工作任務為載體設計教學過程和教學模塊,有利于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
2.4.4 采用多媒體教學,網絡教學的現代化教學手段
多媒體的出現,一則引導督促教師去開發研究新的教學手段,改進教學方法;二則多媒體直觀形象,不僅能引發學生的興趣,滿足他們的好奇心,而且還可以激發其學習熱情。通過多媒體教學把課堂重點和難點內容采用直觀、生動和形象的多媒體動畫進行演示,把抽象的概念形象化,起到了有利于學生理解、提高學習興趣的作用,取得很好的教學效果。
2.5 開發實踐性實訓課程
物流管理專業實踐教學環節包括現場教學、校內專項實訓、綜合實訓、以及校外實訓、頂崗實習等。在校內實訓,開設了諸如ERP軟件實訓操作、第三方物流軟件、國際物流軟件操作、物流軟件實訓操作、企業經營管理案例分析等課程。不僅如此,還定期進行現場教學,如組織物流管理同學參加了校外實訓現場蘇寧電器配送公司、大型超市等,該項目由專業教師進行全程指導,相關企業和專業指導教師共同給學生進行評定。同時在最后一個學期,組織學生進行頂崗實習,指導學生完成頂崗實習報告。
2.6 逐步建立以學生為主體、以學生自我學習和訓練為主的、開放式的實踐教學新體系
將實訓教學以課程為主線轉變為以人才培養為主線,建設以實驗內容的學科性質和實驗技術為主要特征的實訓教學新體系。實訓教學新體系中教學內容層次分明,基礎性實驗、綜合性實驗、研究與設計性實驗所占比例要滿足教育部高職高專人才培養工作水平評估的要求,使實驗教學真正成為培養學生實踐能力和創新精神的主渠道。
根據專業教學特點,在人才培養方案中安排一定時間,讓學生進行專業實習、專業課程見習、專業考察、交替見習等,鞏固和強化學生的專業知識,拓展專業視野。
(1)要不斷改善校內實踐教學條件
實踐教學條件是實踐教學有效實施的基本保障。對于物流專業來說,受職業崗位、工作性質及時間等因素的制約,一些重要的專項技能訓練,很難全面實施系統的“頂崗”實操。因此,完備的校內實訓基地、實訓軟件、仿真實訓室尤為重要,它可以彌補 “頂崗”實踐崗位的匱乏以及時間不易協調等方面的不足。
(2)要充分利用校外實訓基地培養學生綜合職業能力
盡量把實踐教學環節的內容與校外實訓基地的崗位相聯系,讓學生能有更多機會融入企業,培養學生職業能力。
(3)要建立一支實踐能力強、積極投入實踐教學改革與建設的教師隊伍
要鼓勵專業教師深入企業參加工作鍛煉,盡量給教師提供物質和精神上的保障,讓更多的教師能主動自愿投入實踐,全方位提高專業教師實踐能力。此外,我們還要請業內有經驗人士和理論水平與實踐能力俱佳的教師開展培訓。
(4)完善實踐教學運行機制
主要是建立完備的實踐教學文件,每門實踐課程都要制定適宜的實訓指導書,編制了有關學生技能培養的校本教材。作好實施實踐課程的過程管理和效果評估。通過課程的合理設置、實踐計劃的周密安排,基本解決實踐課程與理論課程在安排上、內容交替上、時間分布上存在的突出矛盾,保證實踐教學有序、有效的實施。
參考文獻
[1]命育.高職物流管理專業課程體系構建的研究與實踐[J].教育與職業.2007(20)
[2]呂鑫祥.對高職課程的理論思考[J].職教論壇,2008.
[3]大源.“學習領域”-工作過程導向的課程模式[J].職教論壇,2004.
作者簡介:朱美虹(1977-),女,漢族,浙江東陽人,浙江水利水電專科學校經濟與管理工程系副教授,研究方向為電子商務與現代物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