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司法會計鑒定人資格制度的完善,是提高司法會計鑒定人素質,保證司法會計鑒定報告質量的一項制度安排。但目前中國司法會計鑒定人資格制度存在著資格準入門檻低、資格管理部門不統一和資格制度未形成的問題。考察和借鑒了兩大法系國家的司法會計鑒定人制度,提出了組織全國司法會計鑒定人資格考試、建立執業資格認證、統一資格管理機構、完善司法會計鑒定人名冊制度、加強后續考核和行政處罰的建議,以期進一步完善中國司法會計鑒定人資格制度。
關鍵詞:司法會計鑒定人;資格制度;監督管理
中圖分類號:D92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673-291X(2013)30-0288-02
一、中國司法會計鑒定人資格制度存在的問題
(一)司法會計鑒定人的資格準入要求低
目前,中國沒有專門針對司法會計鑒定人資格的法律法規。但是,根據《司法鑒定執業分類規定》,① 司法會計鑒定屬于司法鑒定的一個門類。因此關于司法鑒定人資格制度的相關規定也適用于司法會計鑒定人。中國涉及司法鑒定人資格的相關法律規定如下:
刑事訴訟法第119條規定:“為了查明案情,需要解決案件中某些專門性問題的時候,應當指派、聘請有專門知識的人進行鑒定。”2005年,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頒布的《關于司法鑒定管理問題的決定》(以下簡稱《決定》)規定:申請登記從事司法鑒定業務的人員,必須具備下列條件之一:(1)具有與所申請從事的司法鑒定業務相關的高級專業技術職稱;(2)具有與所申請從事的司法鑒定業務相關的專業執業資格或者高等院校相關專業本科以上學歷,從事相關工作五年以上;(3)具有與所申請從事的司法鑒定業務相關工作十年以上經歷,具有較強的專業技能。
以上法律對司法會計鑒定人資格要求較低,僅僅規定了鑒定人的學歷水平、技術職稱等,而未規定鑒定人應具備的法律素質、職業道德等。在實際工作中,要成為司法會計鑒定人只要滿足技術職稱、學歷水平、工作經驗、專業技能等某一方面的要求,通過向司法行政管理部門申請,就可以取得司法會計鑒定人資格,而無須參加考試。這就造成了司法會計鑒定人的進入門檻較低,因此鑒定人素質良莠不齊,整體素質不均衡,魚龍混雜的情況較為常見。由此導致了司法會計鑒定人的公信力下降。
(二)司法會計鑒定人的資格管理部門不統一
目前,司法會計鑒定人主要由兩部分構成,即偵查機關內部的司法會計鑒定人和面向社會服務的中介機構的司法會計鑒定人,而這兩部分司法會計鑒定人資格是由不同的部門進行管理的。《決定》規定,面向社會服務的司法鑒定人由司法行政部門進行管理,司法部頒布的《司法鑒定人登記管理辦法》與《決定》配合共同對面向社會服務的司法鑒定人進行管理。隨后,最高人民檢察院和公安部分別發布了《人民檢察院鑒定人登記管理辦法》、《公安機關鑒定人登記管理辦法》,分別管理其內部設置的司法鑒定人,由此形成偵查機關內部的鑒定人由其自行管理的局面。檢察機關和公安機關的鑒定人只需由司法行政部門案登記、編制名冊并公告。② 不同的準入和管理制度使司法會計鑒定人的素質參差不齊,因而影響了鑒定意見的質量。
(三)司法會計鑒定人的資格監督制度缺乏
雖然《司法鑒定人登記管理辦法》第31條、第32條規定可以對有過錯的鑒定人追究責任。但是在實際工作中,缺乏統一的管理機構對司法會計鑒定人員制定有效地考核標準以及降級、停職或者吊銷資格的處罰。司法會計鑒定人的資格實質上成為了“終身制”, 影響了其自身素質的不斷提高。
綜上所述,無論在立法上還是在實踐中,中國司法會計鑒定人資格制度都呈現出一種混亂的狀態。
二、國外司法會計鑒定人資格制度考察
(一)大陸法系司法會計鑒定人資格制度考察
大陸法系國家的鑒定人一般需要有“固定的資格”,鑒定人取得資格后,需要向專門機構進行名冊登記,法官根據實際情況從名冊中挑選人員進行鑒定。因此,大陸法系國家對司法會計鑒定人的資質是事先規定的,例如在俄羅斯,若想取得鑒定人資格,則需要通過司法部司法鑒定中心組織的統一的考試。在德國,法官在任命鑒定人時,應當從專門登記簿上注明的或者具備某一特定學科專業能力的人員中挑選。①大陸法系國家的鑒定人往往是從法定機構指定的,該機構會對違紀的鑒定人行進行政處分,如吊銷執照或限制其在一定時間內的從業資格等。
(二)英美法系會計專家證人資格制度考察
在英美法系國家,沒有獨立的“司法鑒定”概念,把鑒定人界定為專家證人,法律地位與普通證人相同,同時還兼有當事人的科技辯護或專家代理人的特點。專家證人和鑒定人都是某一方面的專家,擁有專門的知識、技能和經驗。他們參與到法庭訴訟活動中,針對專門性的問題做出專家意見,以幫助法庭調查事實真相,做出公正裁判。專家證人制度和鑒定人制度是由于法系不同而形成的兩種相對應的制度。
英美法系國家對會計專家證人的準入門檻要求較低,由具有相關的經驗和專業技能的專家組成。例如《美國聯邦證據規則》第702條規定:如果科學、技術、或其他專業知識有助于事實審判者理解證據或者裁決爭議事實,則憑借知識、技能、經驗、教訓或者教育而夠格為專家證人,可以用意見或其他形式就此作證。
大陸法系國家大多是集權制國家,采取“職權主義”原則。鑒定人的任務是幫助法官發現案件真相,因此他們的地位較高,資格要求比較嚴格。英美法系國家大多采取“當事人主義”原則,法官是以第三方的身份介入調查,雙方可以自主選擇專家證人。在法制全球化的背景下,兩大法系逐漸交叉融合。中國屬于大陸法系國家,司法會計鑒定人資格制度主要借鑒了大陸法系的相關做法。
三、完善中國司法會計鑒定人資格制度的建議
(一)完善司法會計鑒定人資格準入制度
1.組織統一考試。中國司法會計鑒定人準入資格,應通過考試取得。考試的組織機構可以是司法部,由司法部會同財政部每年組織一次司法會計鑒定人職業資格考試。考試報名者一般需要具有會計專業或者法律專業本科以上學歷。考試科目應當包括證據法、訴訟法、會計、審計等。考試合格者可以取得司法會計鑒定人從業資格證書。職業資格是從事司法會計鑒定工作的專業技術資格,是成為鑒定人的基本要求。
2.建立執業資格制度。執業資格是其獨立承擔鑒定工作的準入條件。鑒定人若想從事司法會計鑒定工作,則需要在鑒定機構參加至少兩年的實習。實習期結束后,鑒定機構對鑒定人的實踐能力和職業素質進行客觀評價,出具實習報告。鑒定人持職業資格證書和實習報告向司法行政部門申請司法會計鑒定人執業資格證書,司法行政機關部門對申請人的資料進行審核,對審核通過者頒發執業資格證書。取得執業資格的鑒定人可以獨立的從事司法會計鑒定工作。
(二)完善司法會計鑒定人資格管理制度
1.確立司法會計鑒定人的統一管理模式。根據《決定》,中國社會司法會計鑒定人由司法行政部門管理,因此司法行政機關具有管理鑒定人資格的能力。因此中國應該立法,賦予司法行政機關登記和管理全國鑒定人的職能。
2.完善司法會計鑒定人的名冊制度。中國需要完善司法會計鑒定人名冊的內容,把能力差和素質低的鑒定人排除在名冊外。在名冊完善的過程中,行業協會需要負責司法會計鑒定人的名冊信息的收集整理。名冊信息除了包括執業鑒定人的個人信息外,還應該包括鑒定人的從業經驗、擅長領域和不誠信記錄等。司法行政機關負責匯總名冊。名冊需要以公告的形式公開,這樣不僅增加了名冊的透明度,而且有利于啟動司法會計鑒定活動的委托人的選擇。名冊內容應當進行動態更新,不合格的執業鑒定人需要被及時剔除名冊。
(三)建立司法會計鑒定人的資格監督制度
1.進行后續考核。執業司法會計鑒定人需要定期接受司法行政部門的考核和年度登記,考核內容主要包括業務基本知識和實務水平。考核不合格者不得從事司法會計鑒定工作,需要重新學習。每隔三年,鑒定機構對鑒定人的從業時間、鑒定意見質量等作出考評,上報司法行政部門審核,審核未通過者將被取消執業資格。這樣有利于司法會計鑒定人知識的更新和提高,可以保證鑒定意見的質量。
2.實施行政處罰。司法行政機關應當發揮監督的職能。若司法行政機關發現鑒定人存在違紀違法行為,則需要依照法律、法規和規章有關規定,給予司法會計鑒定人相應的行政處罰,如警告、罰款等。若情節嚴重,則應該吊銷鑒定人的職業資格或者終身禁止其從事司法會計鑒定業務。
參考文獻:
[1] 陳寶.建立司法鑒定人資格準入制度探究[J].重慶與世界,2011,(7):46-49.
[2] 何曉丹,吳何堅,沈敏.論司法鑒定人資格認證框架的構建[J].中國司法鑒定,2011,(1):34-38.
[3] 羅紅志,王宏軍.完善中國司法會計鑒定人制度的構思—基于程序正義的思考[J].中國司法鑒定,2009,(3):85-87.
[4] 徐心磊.司法鑒定準入和執業過程中的問題剖析與對策探究[J].實事求是,2013,(3):87-91.
[5] 楊靜.論完善中國司法會計鑒定人資格制度[J].中國司法鑒定,2006,(5):50-52.
[6] 楊開湘,胡曉.論司法鑒定人資格[J].中國司法鑒定,2007,(2):12-16.
[7] 袁靜,楊永武.論司法鑒定人執業準入的技能要求[J].法制與社會,2012,(8):160-161.
[8] 朱廣友.俄羅斯司法鑒定考察報告[J].中國司法鑒定,2009,(6):86-90.
[9] 張蘇彤.美國法務會計簡介及其啟示[J].會計研究,2004,(7):89-92.
[10] 張蘇彤.法務會計的訴訟支持研究[M].北京:中國政法大學出版社,2012: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