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近年來,隨著中國經濟的快速發展,大量資金不受限制的流入藝術品行業,促進了中國藝術品行業的發展和興盛,但同時也帶來較大的洗錢風險。為防范這一風險,有必要對藝術品行業洗錢途徑和方式進行探討,并全面分析反洗錢現狀與問題,從中找出相應的防范對策。
關鍵詞:藝術品;洗錢;對策
中圖分類號:D92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673-291X(2013)30-0297-02
引言
近年來,隨著經濟的快速發展和人民生活及鑒賞水平的提高,藝術品行業在中國逐漸興盛起來,藝術品交易種類和規模在逐年擴大。據文化部文化市場司2012年6月發布的《2011中國藝術品市場年度報告》顯示,2011年,中國藝術品市場交易總額達到2 108億元,名列世界第一,年增長率24%。其中,藝術品拍賣市場交易額為975億元(港、澳、臺拍賣市場成交額為148.68億元),畫廊、藝術經紀和藝術品博覽會的交易額為351億元,藝術品出口額為30億元,藝術品網上交易額為12億元[1]。
藝術品買賣一般通過拍賣行、古玩市場和專門的收藏交易網站來完成,如著名的拍賣行蘇富比、佳士得、中國嘉德、北京保利等;古玩市場如北京馬甸市場、上海盧工市場等;收藏交易網站如雅昌藝術網、一塵網等。由于藝術品行業的資金交易規模巨大,便于大額資金的清洗,近年來逐漸成為犯罪分子的目標。如2012年10月17日被歐洲八國警方聯合抓捕的國際洗錢組織青田幫頭領高平,就先后投資創辦了北京環鐵國際藝術城、798伊比利亞當代藝術中心和西班牙Gao Magee畫廊,警方指控高平涉嫌在四年內從歐洲洗錢百億人民幣到中國,雖然警方沒有公布具體洗錢方式和細節,但外界估計最大可能就是通過藝術產業鏈來完成的。藝術品行業之所以受到犯罪分子的青睞,主要原因有四點:一是藝術品價值認定缺乏權威機構和估價標準,極易被炒成天價;二是藝術品交易方信息不透明;三是藝術品容易跨國交易和轉移;四是藝術品行業尚未納入反洗錢監管,上述原因使得藝術品行業極易成為洗錢的載體。
一、藝術品行業洗錢途徑及方式
(一)通過古玩店洗錢
社會上俗稱的“雅賄”有很多是通過古玩店來完成的,其主要方式有兩種:一是以假當真。送禮人將假古董、假字畫送出,并告知收禮人在固定時間放在古玩店代售,送禮者再以真品價格買下。二是以真作假。行賄者將一件真古董、真字畫放在古玩店,由店主以贗品的價格低價賣給某位官員,官員再抽時機將真品倒手賣出套現[2]。由于古玩界有“撿漏兒”和“打眼”的行規,即便宜買好東西是“撿漏兒”,鑒定失誤買了贗品為“打眼”,所以不法分子容易利用該行規為洗錢行為進行開脫。
(二)通過拍賣行洗錢
通過拍賣行清洗的藝術品以“天價藝術品”居多,一次性清洗的金額巨大,但周期相對較長,一般要二三年。其步驟一般分四步:首先是選貨,先選擇市面上適合用來洗錢的貨,一般是幾十萬價位的,同類型的在市面上有100~300個流通量的操作起來比較方便;其次是入貨,低價在市面上大量買入類似的貨,一般買入幾十個比較適合;再次是炒貨,通過拍賣行以協議成交或者虛假成交的方式把貨炒高幾十倍;最后是洗貨,貨被持續炒高幾十倍之后,便正式用于非法資金的清洗。[3]
在具體洗錢方式方面,又可分為以下四種:(1)“雅賄”式洗錢。比如乙送給甲一件藝術品,然后由甲將藝術品送拍,再由乙以500萬元買回,這就相當于甲變相收受了500萬元賄賂。(2)跨國式洗錢。假設甲需要將數億元黑錢變成合法收入,那么就可以在市場上以50萬元每張的價格購入藝術家乙的作品,一兩年后將畫送拍,通過跨國洗錢組織在全球不同的拍賣場安排不同的人用1 000萬元以上的天價拍走。當然,這些錢由甲的黑錢來支付,這樣黑錢就以藝術的名義被洗白了。(3)貪污式洗錢。假設甲手中可以操控50億元公有資產,就可以成立藝術投資機構或美術館。接下來,甲就找到乙聯手做局,將乙送拍的值1 000萬元的藝術品炒至1億元,那么多出來的9 000萬元就可以化公為私,由甲和乙協商分享。(4)關聯式洗錢。有些天價交易并非買賣雙方獲益,而是為與之沒有任何社會關系的關聯方洗錢。譬如,甲提前一兩年大量買入藝術家乙的畫,把黑錢變成藝術品,然后由洗錢組織安排丙和丁聯手為乙炒出一波上漲行情,接下來甲可以隨時在拍賣行或畫廊出售乙的作品,達到洗錢的目的[4]。
(三)通過互聯網拍賣洗錢
藝術品網購和網拍是民間收藏和交易的新興渠道,一些大網站的成交量早已超過實體店鋪和傳統拍賣行。由于網上文物拍賣本身比其他交易隱蔽性強,尤其是平臺式拍賣網站,委托人、賣出人的資金、藝術品來源處在監管較弱或不受監管的狀態下,網購和網拍成為藝術品洗錢的重要途徑。
二、藝術品行業反洗錢現狀與問題
(一)藝術品行業尚未納入反洗錢監管,反洗錢工作存在空白
中國《反洗錢法》規定金融機構和特定非金融機構應當履行反洗錢義務。所謂的“特定非金融機構”,根據國際上最為權威的反洗錢組織——金融行動特別工作組(FATF)反洗錢40條建議的內容,一般認為在中國包括彩票業、典當業、房地產業、貴重金屬和珠寶業、律師和會計師等行業,藝術品行業尚未納入,使得該行業反洗錢監管存在空白。
(二)藝術品行業未要求開展客戶身份識別工作,客戶身份及交易資料未有效留存
由于法律上未明確要求藝術品行業應開展客戶身份識別工作,所以在藝術品交易過程中,藝術品從業人員更多考慮買賣能否成交,對客戶的身份識別不重視,整個行業并未有效開展客戶身份識別工作。在客戶身份資料及交易記錄保存方面,藝術品經營者一般不留存客戶有效身份證件的復印件,有些會留存客戶的姓名和聯系電話,對于大客戶和特別熟的客戶,也可能會詢問、記錄其工作單位或家庭住址,但目的僅是為了以后能更好地開展業務,與反洗錢工作無關。由于藝術品經營者留存的客戶身份及交易資料較少,對利用藝術品行業洗錢的犯罪分子的身份和交易難以追查。
(三)藝術品行業缺乏完善的估值機制,交易信息不透明
目前中國沒有專門的藝術品鑒定中心,只有一個由國家文物局管轄的文物鑒定委員會,但該委員會主要針對文物的鑒定、定級,不對社會上一般的藝術品進行鑒定。在藝術品拍賣過程中,由于缺乏權威部門對藝術品價值進行鑒定,其價格容易由極少數炒家甚至是幾個炒家操控,從而產生遠遠超出其實際價值的“天價藝術品”。
(四)藝術品從業人員反洗錢意識較為薄弱,助推了行業的洗錢風險
反洗錢工作在中國起步較晚,社會上尚未形成濃厚的反洗錢氛圍,加之藝術品行業未正式開展反洗錢工作,所以從業人員較關注藝術品交易的成本收益問題,不關注或較少關注洗錢風險防范問題。不少藝術品從業人員的反洗錢意識和知識較為薄弱,對什么是洗錢和反洗錢,洗錢有哪些危害等并不了解;有的雖然知道洗錢犯罪,但認為洗錢犯罪只與販毒、賄賂、走私有關,與買賣藝術品并無關系。從業人員反洗錢意識的薄弱,客觀上助推了藝術品行業的洗錢風險。
三、防范藝術品行業洗錢風險的對策
(一)完善藝術品行業相關法規,加大對藝術品行業的監管力度
一是修改《中華人民共和國拍賣法》的適用范圍,將賣、拍、買三方共同納入法律約束范圍,明確規定三方在拍賣過程中的權利及義務,從法律層面遏制拍賣亂象;二是藝術品行業主管部門應盡快出臺《藝術品鑒定管理辦法》,對民間文物鑒定活動進行引導和規范,扶持畫廊等一級市場的發展,規范藝術品市場秩序;三是海關和稅務部門應加大對“天價藝術品”的稅收征繳力度,提高“天價藝術品”洗錢的經濟成本,從經濟層面抑制洗錢行為。
(二)擴大特定非金融機構范圍,探討在藝術品行業開展反洗錢工作
建議將藝術品行業納入特定非金融機構范圍,并在該行業實行嚴格的反洗錢監管,如開展客戶身份識別、大額交易和可疑交易報告、客戶身份和交易資料保存等。具體可考慮對達到一定金額以上的客戶進行實名登記,留存相關的身份信息,如歐盟對超過1.5萬歐元的藝術品交易便要求備案。鑒于中國居民普遍有現金交易的習慣,可考慮對現金和非現金交易規定不同限額,對達到對應限額的才實行相關措施。
(三)完善藝術品估值機制,增加藝術品行業交易信息的透明度
首先,在目前的文物鑒定委員會之外,可考慮由國家相關部門牽頭,組織成立一個或若干個藝術品鑒定機構,有償向社會提供藝術品鑒定服務,對藝術品價值進行統一鑒定,抑制“天價藝術品”亂象。其次,建議由文化、工商、稅務、海關、公安、人民銀行等部門聯合建立一個全國性的藝術品交易登記系統,對于達到一定金額以上的藝術品交易,要求藝術品經營者或相關方必須將有關交易情況記入該系統。
(四)加大反洗錢宣傳力度,提高藝術品從業人員的反洗錢意識和知識
一方面,各反洗錢義務主體應進一步加大在社會上的反洗錢宣傳力度,通過現場宣傳、平面媒體、電視網絡、手機短信等一切可以利用的方式加強反洗錢知識宣介。另一方面,可考慮由人民銀行、文化、公安等部門聯合開展針對藝術品行業的反洗錢知識宣傳和培訓,提高藝術品從業人員的法律和反洗錢意識,使從業人員能夠主動抵制和舉報利用藝術品行業進行的洗錢犯罪活動。
參考文獻:
[1] 文化部文化市場司.2011中國藝術品市場年度報告[EB/OL].文化部網站,http://www.ccnt.gov.cn/sjzznew2011/whscs/whscs_yspsc/
201207/t20120702_256446.htm,2012-07-02.
[2] 中國人民銀行通化市中心支行.雅賄引發的反洗錢思考[J].反洗錢工作簡報,2012,(14):14-17.
[3] 搜狐文化頻道.藝術戰爭:中國藝術品淪為國際洗錢工具[EB/OL].http://cul.sohu.com/s2012/diyixianchang65/.2012-07-10.
[4] 王宏偉.揭開天價藝術品的洗錢黑幕[N].新華日報,http://collection.sina.com.cn/yjjj/20120720/072475968.shtml,2012-07-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