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省巴東縣太極頭初中)
劉禹錫(772-842),洛陽人,字夢得,中唐著名詩人之一,也是杰出的散文作家,積極地參與了“古文運動”,更是活躍的社會政治革新中堅人物。一生坎坷曲折,參與王叔文的政治革新運動在宦官、藩鎮的聯合絞殺下慘敗,被逐出京城。先后被貶為朗州司馬、連州刺史、夔州刺史、和州刺史,被棄置巴山蜀水 二十三年。著名的散文《陋室銘》即寫于朗州司馬任上。
《陋室銘》短小精粹,通篇用韻,瑯瑯上口,思想深邃,行文流暢,文筆多變,從多個方面展示出其藝術魅力。
《陋室銘》全文僅八十一字,字字珠璣,句句精粹,膾炙人口。開篇運用比興手法引出陋室,以“山不在高,水不在深”來比喻陋室,以“有仙則名,有龍則靈”來歌詠“德馨”。在中國文化中,“仙”、“龍”極其神圣、尊崇,從而烘托出“德”之高標。古之學者,大多追求“德化天下”的遠大理想,“惟吾德馨”充分揭示出作者高潔自許的心態和雖處逆境依然不改理想追求的積極的人生態度。
接著從側面來寫品德的感召力,從而印證德之功:“苔痕上階綠,草色入簾青?!?,“玉在崖,而草木潤?!?主人之德令苔、草都極折服傾慕,一“上”一“入”把本無情感的自然物賦予人的情思;一“綠”一“青”把德之功鮮明而深刻地展示在讀者面前,令人嘆賞不已。
然后作者從生活情趣和活動方面來揭示“德”的具體內容:“談笑有鴻儒,往來無白丁。”交友情況顯示出作者超邁脫俗?!翱梢哉{素琴,閱金經。”琴在古文化中不單是一樂器,更重要的是其文化意蘊“高雅”、“和”、“寧靜”,因而展示出作者內心是寧靜、淡泊、閑適?!伴喗鸾洝币鉃檠凶x佛經,即從哲學層面來洞察自然、人生、社會。這樣一個“只緣身在最高層”、“一覽眾山小”的智者的形象躍然紙上。作者置個人遭遇于度外,積極探索,“兼濟”之志不懈的崇高情懷宛在眼前。
緊接著作者用對比的手法來突出自己生活的安逸、心靈的自由:“無絲竹之亂耳,無案牘之勞形?!钡髡卟⒎侵蛔非髠€人的安逸,下兩句用類比從側面來寫陋室不陋。“南陽諸葛廬,西蜀子云亭?!币灾钦叩幕碇T葛、詞賦大家揚雄來自勵、自勉,匡護天下的豪情壯志,叫人景仰,更讓人振奮。
結句用典,以反問作結,戛然而止,余音繞梁,振聾發聵,叫人深思。
一、高屋建瓴,為文立意為先
本文以“龍”、“仙”引出德馨,讓短文的思想達到人類文化之高標。“德化天下”是他自己甚而是人類追求的精神極致,更為讀書人治學之終極追求。超邁流俗,震鑠古今,豪邁雄健。
二、首尾呼應,結構嚴謹
開篇對句比興引出歌詠對象,篇中具體闡述德之實質,篇末類比又是對句,形式上呼應,內容上一氣呵成。結句反問用典,戛然而止,言有盡,意無窮,令人反復詠嘆,回味無窮,催人奮起。
三、藝術手法靈活多變,形象鮮明
1.比興偶句領起,剛健豪邁。龍、仙→德,靈、名→馨,音調和諧,德之崇高,引人遐思。
2.擬人手法。一上、一入、一綠、一青,情趣宛然,生機畢現,德之功效,鮮明形象。
3.整散結合,讀來和諧流暢,舒緩有致。
4.反問用典,簡約蘊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