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襄陽汽車職業技術學院)
摘 要:校本教師培訓在教師成長中具有重要作用,在管理機制上、內容安排上、方法選擇上、校本教研上要符合學校實際,以學校為本位、教師為主體,把校本教師培訓抓出特色、抓出成效。
關鍵詞:綜合素質;創新;“反思性”模式
校本培訓是指以學校為單位,面向教師的學習方式,內容以學校的需求和教學方針為中心,目的是提高教師的業務水平和教育教學能力。\"發展是硬道理。\"學校的發展、學生的發展靠的是教師。所以在校本培訓工作中,要本著堅持、實效、發展的原則,從學校實際出發,學教師所需,練教師所用,以多元化、多層次、多角度、多形式開展校本培訓工作,理論聯系實際,把培訓工作抓出特色、抓出成效。
學校發展的關鍵是教師。校本培訓的意義就在于通過提高教師的綜合素質來提高教育的質量,促使學校的發展。校本培訓有助于提高教師的綜合素質,這主要體現在兩個方面:
從能力結構上看受應試教育的影響,教師在建構自己的知識和能力結構上朝“單一型”方向發展,忽視了其他學科對本學科教學的滲透作用;有的教師認為“師范教育所得知識終身管用”。而校本培訓則打破了教師的這種傳統觀念,根據知識經濟時代對培養創新人才的要求,拓寬教師的學科視野,豐富教師的學科知識,使教師在知識和能力結構上由“單一型”轉為“復合型”。
從思維方式上看應試教育的教學模式使得教師成為一個經驗主義者,缺乏教育教學研究能力。而校本培訓則是根據現代教育思想、教育理論和新課程的精神對教育教學的要求,更新教師的教育理念,提高教師的理論水平,強化教師的科研能力,促使教師在思維方式、工作方式上由“經驗型”轉為“科研型”。
總之,從“提高教師的綜合素質”這個方面來認識校本培訓的意義,有助于我們明確兩點:一是校本培訓的時代性和必要性;二是提高教師的綜合素質在促使學校發展上的重要性。希望各中小學認真組織實施好校本培訓,努力提高教師的綜合素質和學校的辦學水平,讓“校本”走進學校,貼近教師,成為教師繼續教育的基礎性工程。
“反思性”模式是目前國際上流行教師培養模式的一種,它主張教師的成長應該培植起“反思”的意識,不斷反思自己的教育教學理念與行為,不斷自我調整、自我建構,從而獲得持續不斷的專業成長。這種培養模式正逐漸成為國際教師教育的主流。“反思性”培訓模式,是研究性學習的有效方式,是指教師在自我學習、自主學習的基礎上,用教育科學研究的方式,對自己和他人的教學活動的過程、結果,進行分析、相互交流,主動地獲取知識、應用知識并解決實際問題,提高自身的教學能力的一種培訓方式。
“反思性”培訓模式,作為教師新課程標準校本培訓的一種模式,不僅是可行的,而且在實踐中具有很重要的意義。有利于改進教師的教育教學行為。教育教學是實踐性很強的工作。教育教學不僅需要知識,更需要能力,有知識形成能力,一個內化的過程,這個過程離不開教師自身有目的的教育教學實踐活動,以及對過去教育教學實踐的反思;“反思性”培訓模式以問題為中心,選題符合學校發展的需要和教師教學工作的需要,把問題置于教育教學實踐的情境中,使教師在解決問題的過程中,利用自己已有的知識去感悟和體驗,進而促進教師業務能力的不斷提高。有利于樹立科學先進的教育觀,解決教師教學觀念與教學行為的脫節問題。“反思性”培訓要求教師廣泛搜集材料,尋求改進教育教學行為的理論依據,教師有機會接觸到更多的新觀念,新思想,這些新觀念思想必須與教師原有的觀念思想發生沖突和碰撞,使教師的教育觀念發生變化,為實施科學的教學行為創造了先決條件。更有利于實現研究與實踐的統一,造就一支高素質的教師隊伍。
總之,校本培訓最大的目的是調動人的積極性。作為一所學校,在校本培訓工作中,必須極力創設\"公平、公正、公開\"的良好競爭機制,才能不斷調動教師工作的積極性、主動性、創造性,使全體教職工在愉悅、和諧、上進的工作氛圍中,始終保持旺盛的斗志。
參考文獻:
[1]曹艷.參與式教師培訓的必要性及實施策略[J].沈陽教育學院學報2009(1).
[2]王偉.國內教師校本培訓研究的理論述評[J].太原師范學院學報2008(3).
[3]付瑛,綜合實踐活動校本師資培訓的有效模式探析[J].聊城大學學報2006(6).
作者簡介:袁芬芬,湖北省襄陽,襄陽汽車職業技術學院。郵編:4410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