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黑龍江建筑職業技術學院市政學院;2.哈爾濱北方環保工程有限公司;3.上海思涵環??萍加邢薰荆?/p>
摘 要:介紹了《水污染控制技術》課程開放式教學平臺建設與實踐,結合實際提出了平臺的建設理念,并就平臺的基本結構、主要共享資源、教學與功能等方面進行了較為詳細的闡述。
關鍵詞:水污染控制技術課程;開放式教學平臺;建設與實踐;資源共享
黑龍江建筑職業技術學院市政學院《水污染控制技術》課程于2007年被評為國家級精品課程。課程組針對企業需求,開發該課程教學資源和創新教學方法,完善了工作過程系統化課程內容體系,實現了教學過程與企業實際工作過程的深度融合。以該課程為載體的教學團隊成員具有良好的知識結構,呈現專業方向優勢互補、知識技能互補、梯隊合理的“雙師”結構,為課程建設與教學改革的可持續發展提供了重要保障。在該課程的教學過程中,課程組以企業需求為導向,更新教學內容,并融入新的教學成果,以公共網絡為載體,將構建開放式教學平臺作為提高教學質量和水平的重要教改方向,努力提高人才培養質量,服務學習型社會建設。通過近幾年的探索與實踐,建成了較完整的課程資源系統,可利用共享系統向學習者提供教育資源服務。2012年12月該課程完成了“轉型升級”,通過國家精品資源共享課驗收。
一、開放式教學平臺建設理念與構建框架
作為國家級精品課,課程組在網上提供了大量可供直接利用的教學資源,但還需堅持“以企業人才需求為先導,以學生為主體”的教學理念與教學思想,結合自身教學需求與本課程的教學特點創新與發展。
1.以學生為主體的教學、實踐互動的開放式教學平臺建設理念
《水污染控制技術》課程的特點要求將水污染控制技術應用于工程實踐,使學習者獲得工藝設計、設備運行操作等職業技能,開放式教學平臺可以實現課堂教學、工程實踐和社會實踐的互動,為學生提供給寬口徑、多內涵、體現個性需求和教學反饋的立體化教學系統。以學生為中心實施教學和實踐,讓學生了解工作過程,了解職業崗位的能力需求,在開放中實現互動教學。開放式教學平臺,由傳統的以教師為中心轉變為以學生為中心,將學生作為教學過程中的主體,應使學生成為知識的主動探究者,讓學校、企業、社會聯成一體,學生隨時有動手的機會,在實踐中學習和培養創新能力。
2. 平臺的構建框架組織結構
依據教育部精品資源共享課建設工作實施辦法,開放式教學平臺應是一個結合《水污染控制技術》課程實際教學需要,以服務課程教與學為重點,課程資源豐富、系統、完整,并且充分開放共享的教學平臺。開放式教學平臺的教學資源分為“基本資源”和“拓展資源”兩大類。開放式教學平臺在已有《水污染控制技術》國家精品課程的基礎上構建,是反映教學活動的必需資源和教學的依據及材料,在促進“教”與“學”的理念和方式發生深刻變革的同時,為教師提供滿足其自身教學所需要的必需的資源及可供參考和選擇的資源,為學習者提供課程基本信息以及復習、釋疑和進一步拓展的環境。
二、開放式教學平臺系統資源建設
為盡可能實現資源的“優質”和提高資源的“利用率和共享性”,課程組克服了原有精品課程建設中存在的不足,在開放式教學平臺上,按照課程體系和企業崗位需求,進行資源設計和組織,將知識單元和實驗/實訓單元標引不同類型的教學資源,并覆蓋所有涉及的知識點和技能點。使用者可根據不同的教學和學習需求,通過輸入關鍵字,實現基于知識模塊或知識/實驗單元或知識點/技能點進行檢索,既可選擇對應檢索范圍中的所有資源,也可僅選擇所需類型的資源,自主學習和查閱所需相關資料。
1. 基本資源建設
基本資源包括課程基本信息、重點難點指導、作業習題和全程教學錄像等滿足教學和學習基本需求的各類資源。(1)課程基本信息。包括課程介紹、教學大綱、教學日歷、教案/演示文稿和授課教師等,以介紹為主,將課程的歷史沿革、建設過程,課程教材的更新、教學內容演變,教案/演示文稿以及授課教師的教學情況等課程基本信息展示出來。(2)重點難點指導。教學重點難點是教學內容中關鍵性的最重要的中心內容和教學中難于理解或領會的內容,是課堂結果的主要線索。在教學大綱、教案/演示文稿和每個課堂教學單元中都確定了教學重點和難點,并給出指導方案。為突出重點、突破難點,向課堂教學要質量,要效率,還為學習者提供了課程學習手冊和校本教材等參考資源。(3)作業習題。形式多樣,與課時教學內容相匹配,附參考答案,有利于學習者突破教學難點,掌握基礎知識、基本原理。(4)全程教學錄像。為課堂教學的真實反映,講授者循循善誘,由淺入深,恰當地利用多媒體輔助教學,形象、直觀。有利于學生理解教學難點和自主學習。
2. 拓展資源建設
拓展資源包括輔助教學和學習的各種特色資源,如案例庫、專題講座庫、素材資源庫、實驗/實訓、試題庫/在線考試、學習論壇等。
(1)案例/專題講座/素材資源庫。案例庫收集了課程組在社會服務中設計的一批典型水污染治理工程案例;專題講座庫收錄了本行業企業專家介紹水污染控制新技術、新工藝、新裝備的應用以及本行業發展方向和職業技能要求等;在素材庫中,收集了污廢水處理工程技術規范、設計規范、國家標準,參考文獻以及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污廢水處理工程項目設計方案、施工圖紙等。這些資源可供同行和學習者參考使用。
(2)實驗/實訓。針對課程特點配套了實訓項目和課程設計任務書指導書,開通了水處理設施運行操作仿真系統,為學生提供了虛擬環境下實驗室開放教學;在校內水處理車間設置了不同功能的水處理單體設備,學生可根據污廢水處理要求進行組合,完成城市污水、工業廢水、中水、純凈水處理等項目的實驗/實訓;還設置了4套水處理綜合實驗裝置,滿足實驗/實訓要求,提高學生現場操作技能。
(3)試題庫/在線考試。試題庫匯集了200多道題目,分為概念原理題、分析題、論述題、實踐題等不同類型。在進行階段性學習之后,學習者通過系統自動抽題,在線測試或考試,通過參考標準答案及要求,進行自我評分。
三、結束語
通過開放式教學平臺的構建與實踐,實現了《水污染控制技術》課程“轉型升級”為國家精品資源共享課目標。開放式教學平臺的使用,能有力地激活學生的主體意識,激勵學生自主學習,實現教學和實踐的開放式良性互動交流,讓學生有機會自主了解社會,向社會學習。學生、教師、和企業崗位之間的關系通過開放式教學平臺得以更好的發展,從而促進教學質量的提高。
作者簡介:王有志(1957-),男,黑龍江人,教授,工學碩士,現從事環境工程專業教學及污水生物處理與資源化研究。
基金項目:黑龍江省高等教育綜合改革試點項目(JGZ2012023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