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爾濱遠東理工學院國際學院)
摘 要:通過分析我國高校寫作課教學實踐課程教學,就目前存在的問題,提出課程教育改革的目標和思路;構建新的實踐課程教學體系培養方案,提高人才培養質量。
關鍵詞:實踐課程;人才培養;教學改革
隨著我國高等教育大眾化進程的推進,高等教育已經成為我國教育大眾化的主力軍,在高等院校承擔著為經濟社會建設培養生產、建設、管理一線技術應用型人才的重任,高校寫作課教學作為培養人才的必備技能之一,在課程體系中具有重要地位。
通過教學和實踐,使學生掌握寫作基礎知識與技能、寫作的方法與技巧、常用文體的寫作規律和要求;能運用寫作理論知識閱讀分析不同體裁的文章,指導寫作實踐,學會寫適應教育、教學工作和一般需求的文章;能運用現代教學技術,提高作文教學的水平。
一、加強師資隊伍建設
教師隊伍建設是教學改革和應用型人才培養的前提和保障。第一,教師之間形成互助,通過教學觀摩、課后討論等途徑加強交流,在理念上使教師接受并深刻理解改革模式,掌握課程開發的關鍵要素,然后著手探索研究實踐;第二,與企業合作,積極鼓勵教師深入企業一線,掛職鍛煉,了解實際工作崗位需要的知識技能,有針對性的提高自身知識水平,擴大“雙師型”教師的規模和數量;第三,聘請企業專家做兼職教師,充實教師隊伍,與專職教師共同進行課程開發,保證教學內容選取的工作實用性。第四,高校要有計劃地加大師資培訓力度, 也有助于知識的拓展。
二、體現學生主體,重視寫作能力培養
把寫作當成學生生活的需要,放飛學生心靈的世界。
(1)立足于學生實際,精講多練
針對不同的寫作內容,抓住其主要特點,講寫作思維與寫作思路。讓學生動手實操,在實際訓練中理解寫作的理論基礎。
(2)采用靈活多樣的教學方法與手段
如:引導學生自學法、課堂討論法,作品互改法、案例分析法、情景模擬法等,調動學生內在參與,寫作水平自然就得到提升。
(3)從學生的認識入手,到學習氛圍的構建,再到主體參與,是一個提高寫作水平的循序漸進的過程
教學中,若逐步實施、踐行,那么,學生的寫作水平自然會得到提高。
(4)讓學生充分認識寫作在職業生涯中的重要性
首先,認識寫作的概念。向學生強調:寫作是人們在日常工作、學習和生活中處理公私事務時使用的一種常用方式。讓學生清楚:寫作是以適合社會實用性為目的的寫作實踐活動,具有實作性、規范性和簡明性的特點。任何事情的運作或完成,人們都需要 “知其然,知其所以然”,只有這樣才可能調動運作主體的主動參與,認識教學也不例外。只有讓學生理解寫作是什么,有什么用,才可能使學生積極配合教師的教學,提高寫作水平才有可能。
其次,認識寫作在職業生涯中的重要性。要提高學生的寫作水平,必須讓學生對寫作在其職業生活生活中所起的作用有深刻的認識,從而激起其學習動機。例如在講《求職信》這內容時,可以在講課之前這樣引導學生:“我們每個學生畢業后都想到一家好的單位去工作,但是怎樣才能讓別人接受你呢?一篇好的求職信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是一塊很好的敲門磚。”進而認識:《求職信》是求職者邁向社會的第一張 “名片”,是求職者與用人單位之間架設的一條橋梁和紐帶。再如講《演講詞》時,可以讓學生根據自己的喜好,寫演講詞在班上演講。演講中評選出表現優秀的學生加以點評,由此引出這樣的問題:若你是某企業的領導或演講現場的評委,你喜歡怎樣的人?進一步引導學生理解“一篇好的演講詞可能會改變一個人的命運。”讓學生認識到寫作已成為人類社會的交流形式、管理手段和思維載體,同謀生、職薪、生活水準聯系在一起,已成為人生競爭的一種重要能力。從而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端正學習態度。知道“學習寫作——是為職業而學,為前途而學。”
三、培養學生養成材料積累的習慣
寫作能力是通過慢慢積累,不斷強化訓練才能真正做到應用自如。寫作技能的提高必須要靠實踐,學以致用,特別要養成材料積累的好習慣。我們在教學中要求學生,只要是與撰文有關的材料,都要收入囊中,務求多而全。要掌握搜集材料的方法,調查、觀察、查檔、問卷是搜集材料最基本的方法。要學會科學整理材料,通過系統歸類后,用科學的方法記錄、貯存、提取材料即可。有了材料我們還指導學生選材時要選取那些與主題息息相關的材料,這些材料必須真實準確而且富有表現力,典型生動而且新穎,主要用比較分析法分主次、排輕重、列大小的方法選材。全方位、多角度地活用材料,甚至可以把看上去無用的材料變為有用的材料。這就培養了使用材料的能力。
四、教會學生寫作
在各種寫作文體的教學中,“怎么寫”固然是非常重要的,而且在各式各樣的教材中都會有詳細的說明,其理論很容易就能夠掌握。但是,在實際寫作時“寫什么”卻是讓眾多大學生撓頭的一件事。基于這一現狀,我認為教師必須找準學生的這一薄弱環節,將教學的重心轉移到學生“寫什么”上來。比如,我在講授“消息”時,就在“怎樣發現生活中有價值的消息”上花了更多功夫。當時,正是期中考試馬上來臨的時期,我問學生:“這幾天校園里有什么變化嗎?”他們想了一會兒,有同學說:“校園里背書的同學比平時多了。”于是,我問:“為什么會有這種變化?”他們說:“臨近考試了,大家都不想被掛,所以臨陣磨槍,希望能闖過考試關”。我問:“那大家覺得這種情況正常嗎?符合我們當代大學生的身份嗎?”有的同學說:“這很正常,我們己經習慣了,見怪不怪。”針對同學們的這種認識,我總結說:“是啊,學校中這種到了考試時才臨時抱佛腳的現象大家己經司空見慣了,覺得很正常,而這種正常中卻反映出了一種不正常現象,即我們大家不重視學習,浪費大好青春和美好光陰,辜負自己,也辜負了養育我們的親人。所以說,生活中看似正常的情況處處有,但我們應該從這些‘正常’中發現‘不正常’來。”于是我在黑板上寫下:“從看似正常的現象中發現不正常”。在我的啟發和引導下,同學們也寫出了一些比較有價值的校園新聞。
五、結語
提高大學生的寫作能力是當前高等教育亟待加強和完善的重要課題,教師應當積極承擔這一職責,深入分析高校學生在進行寫作過程中遇到的問題與困難,并積極采取各項措施予以解決,勇于探索新的教學方式,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從而積極推動高校應用文寫作課教學模式改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