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沙市岳麓區陽明小學)
摘 要:體育教育是小學教學中的一個重要內容。體育教師通過對學生進行體育知識的教學、體育運動的鍛煉、體育技術和技能的培訓,最終做到鍛煉學生身體和增強學生身體素質。
關鍵詞:小學;體育教學;對策
當前體育教學被視為素質教育的實施的重要部分,在與德、智、美相結合的情況下,實現學生的全面素質的培養。小學體育教學可以讓學生鍛煉身體,提高體育技能!增強體質,一個好的教學方法可以讓小學生們受益良多
一、體育對小學學生身心健康的意義
1.小學體育對于提升小學生的適應能力和抗病能力有著重要作用。在小學體育課的進行中,小學生可以暫時離開教室,從而更多地呼吸到新鮮的空氣,并可以通過接收適當的室外紫外線,在陽光的照射下,增加皮膚養分,從而更好的提升小學生對于紫外線的抗性并提升小學生的抗病能力。小學體育教學可以促使小學生對于自然環境有著更加深刻的了解,從而增強小學生對于疾病的抵抗力并降低小學生常見疾病和流行病的發病率,從而加強我國小學生的整體身體素質。
2.小學體育教育對于培養小學生良好的心理素質有著重要影響。小學體育教育的合理進行不僅可以更好的促進小學生身體生長和身體素質的提高,對于小學生心理的健康發展、培養學生健康向上的生活態度也是有著重要的作用。在小學的體育課上學生通過培養積極的情緒,克服消極情緒,對于學生人生觀、價值觀的形成也有著促進作用。特別是在體育比賽中,小學生通過遵守規則、彼此尊重、克服困難,對于培養學生的紀律意識、尊重意識、吃苦精神和道德感、理智性都有著重要影響。通過體育教學可以培養小學學生更好的心理素質,使其在未來可以克服重重困難,并養成英勇奮戰的精神。
3.小學體育教育可以消除大腦疲勞,提高小學生的學習效率。在進行小學體育教學的過程中可以有效地消除大腦疲勞并提高小學生的學習效率,并對提升小學生學習成績有著重要的影響。對于提升小學生知識承載能力和促進小學生的自我發展,提升大腦活動的規律性都有著很大作用。通過進行小學體育教育,可以有效緩解小學生腦神經疲勞,從而可以更好地提升小學生的注意力和學習能力并減少低效率學習現象的發生。小學體育教育的進行可以給小學生大腦足夠的休息時間,從而促使小學生能夠具有較好的學習能力。
二、當前小學體育教學的現狀
1 .教學方式呆板。目前我國體育教學模式幾乎是一樣的,都是從集合到模仿動作教學,要么就是自由活動一節課,然后就集合、下課。該教學方式相當呆板,千篇一律地教學了許多年還是一樣的教學方法。小學生最害怕枯燥無味又長期都是一個模式的教學模式。不少學校的小學體育課往往是自由活動,學生在自由活動當中,并沒能夠學到新的運動方式和有用知識。同時該教學方法也體現了體育老師的懶惰。
2.缺失創新意識。大部分體育老師沒有想過去創新教學方法,看到其他老師怎么教,自己也怎么教。大部分原因是中國人不喜歡出風頭、標新立異。同時認為大家都這樣教學,如果有什么問題,也不是自己一個人的問題,一旦自己創新教學方法,萬一搞砸了,容易被其他老師小看了。同時也不希望太過引人注意。這會影響到我國小學體育教學的創新和發展。
3.小學教師的師資力量不足。通過對我國部分小學的抽查顯示,目前各小學的體育教師學歷方面整體偏低,大部分是其他學科老師在擔任。相比較而言其他中學課程的老師學歷要低很多。
三、加強改進小學體育教學的對策
1.建立新型體育教學觀念朋確小學體育改革方向
實施小學體育教學改革,首先應當實現小學生體育教育觀念的改變從而建立新型體育教學觀念。為此要從以往單一的身體素質教育轉向全面素質教育,tD實形成“健康第一”的教學指導思想建立全民體育觀、主動體育觀以及終身體育觀,適應當前社會發展對于體育教學提出的新要求實現從被動體育轉為主動體育從增強體質轉為健康教學從終結性評價轉為過程性評價從單一體育教學轉為素質教育的教學改革方向捉進小學生身體的全面和諧發展, 體育教師主導性和學生主動性相互統一,循序漸進教學和重點突出相互統一。
2.合理運用競爭特點,激發學生自信心
小學生的性格活潑好動!積極勇進,他們熱衷于竟賽活動,善于表現自己,希望被注意,爭強好勝是他們最大的特點\"所以教學過程中可以根據他們的性格特點,組織一些竟爭性的活動,調動學生們的積極性,激發每個學生參與其中,表現自我\"通過一些激烈的比賽可以讓學生們地全身心投人其中,在快樂中學習,在快樂中成長。
3進行因材施教
小學生有共同點,也有不同點,就拿身體素質來說,大部分小學生身體瘦小,素質較差,不適合激烈運動,然而全班當中也有部分身體較健壯。如果要求身體健壯的學生跟身體弱小的學生一起進行輕松的訓練,對身體健壯的學生的進步沒多大作用。小學體育老師懂得根據不同學生的特點,進行不同的教學方案。
4.開展心理健康教育捉進小學生身心協調發展
在以往的體育教學過程中,一些體育教師通常只注重對學生們開展運動技術和相關技能的講授,往往會忽視小學生心理素質的培養,以致于一部分小學生對自己沒有全面而正確的理解。一些學生的自我評價太高形成了自負、自滿等不良情緒片些學生的體育成績與身體素質較差,以致于在學習過程中十分膽小和怯懦導致惡性循環體育運動成績變得愈來愈差進而形成了自卑感。所以說在小學體育教學中引入針對小學生群體的心理健康教育極為迫切。這就需要教師充分了解與熟悉小學生群體的內心世界,在其日常教學過程中更加積極主動地與學生進行深入接觸了解不同學生的心理健康狀況、體育運動技術狀況以及身體素質狀況,從而對于自身所教的學生做到全面掌握情況。在課堂教學過程中應當始終以表揚與鼓勵為主導注重保護小學生群體的自信心和進取心,讓其不僅能認識自己的不足之處而且還能看到今后的希望加強師生之間的情感溝通與交流,切實有效地提升小學生群體的心理健康水平為其形成終身體育的觀點奠定良好的基礎。在體育教學的過程中要讓學生們從被動的學習狀態之中走出來轉變為更加積極主動的思維方式,即從“要我學”轉換成為“我要學”。鑒于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建立健全以及社會化大生產的持續發展,人民群眾的物質文化生活將得到逐步改善勞動時間將進一步縮短休閑時間也將進一步增加,體育必然會成為今后現代人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組成部分。所以在小學生階段就掌握必要的體育運動技能形成良好的體育運動習慣必然會讓其終身
受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