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省大理州永平縣杉陽鎮小寨村完小學)
我在數學教學中使用《數學分層測試卡》近一年了,在這一年實踐中,《數學分層測試卡》顯示出它的獨特的優勢,受到學生和家長的一致好評,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在教學中進行了《數學分層測試卡》的嘗試,收到了較好的效果。我的體會是:
一、激發了學習興趣
學習興趣是學習動機中最現實、最活躍的心理反映,是直接推動學生進行學習的一種內驅力。隨著素質教育的發展,提高教育質量,促進全體學生的全面發展,尤其是減少后進生的出現,已成為當前教育發展的首要任務。數學學科之所以成為“老大難”學科,主要原因是由于學生之間的學習存在很大差異,這種差異,隨著學生學習數學學科時間的增長越來越明顯。數學教師應在承認學生存在差異的情況下因材施教,使每個學生在個人原有基礎上發揮出最大潛力。
運用《數學分層測試卡》后,我做到精講,每節課至少給學生留出10分鐘的時間,讓學生在課堂上有自由發展的空間。我將《數學分層測試卡》分三個層次:a層為基礎題, b層為提高題, c層為拔高題。學生在學完新知后,打開《數學分層測試卡》做題,由于測試卡上的題設計有坡度,使不同的學生各取所需,滿足了不同學生的需要。經過實踐,我發現原來對數學厭學,成績差的學生,一到使用《數學分層測試卡》做題時,他們表現出了異常的興奮。有位男同學,過去數學基礎差,上課不注意聽講,課下作業經常不完成。自從分層評價后,他像變了一個人,每次上課都用心聽講,注意力非常集中,用《數學分層測試卡》做題時,他總是爭著第一個讓老師批。當他看到自己滿意的成績時,自豪和高興的表情寫在了臉上。它的成績由過去的不及格到經常是70分以上的成績。是《數學分層測試卡》給了他學習數學的興趣。“興趣和愛好是最好的老師”(愛因斯坦語)這句話在這里得到了充分的驗證。
二、幫助學生建立起自信
教師是數學活動的組織者、引導者與合作者,我們應根據學生的具體情況分層教學、分層評價,我們要正確認識學生個體差異,因材施教,使每個學生都在原有的基礎上發展。要讓學生獲得成為的體驗,樹立學好數學的自信心。教師在課堂教學中,通過對知識的傳播,發展學生的智慧,培養良好的品德及健全的人格。在以往的數學教學中,總會有一些學生成為后進生,我總會花很多時間為這些學生補課,但效果還是不理想。久而久之,他們對數學失去了信心。運用《數學分層測試卡》,使每個認真聽講的學生都到了成功的體驗。由此建立起自信心。
我班上的一位同學,原來上數學課時,總是用一雙疑惑不解的眼睛看周圍的一切,我問他為什么這樣,他回答有的題目他不會做。自從用了《數學分層測試卡》后,他找回了自信,上課也能主動參與。當他得到屬于自己的第一個88分時,他看著老師發自內心的笑了。后來我對他學習中每取得一點成績都及時、真誠地給予肯定和表揚。從此,他上課聽講更認真了,比原來做題快了,數學成績也明顯提高了。
《數學分層測試卡》使不同層次的同學都體驗到了成功,由此使學生不但學習到了數學知識,而且建立了自尊,自強和自信心,而學生一但有了自信,就沒有攻不下的難關。此時我深深感到:人不怕不會,就怕沒有自信。自信對一個人來說是多么重要,自信是成功的關鍵。
三、改善了師生的關系
數學教學是數學活動的教學,是師生之間、學生之間交往互動與共同發展的過成。能否建立良好和諧的師生關系,將直接影響教育教學的效果。《數學分層測試卡》為教師建立了一個與學生溝通情感的橋梁。原來我對學生的評價,缺乏客觀性,有時比較片面,總是用一個標準要求學生。如果有的學生達不到要求,時間長了,我便會逐漸失去了信心,態度慢慢變得生硬,導致師生的關系慢慢疏遠。使用《數學分層測試卡》后,我首先轉變了觀念,認識到人與人之間有一定的差異,承認他們之間的差異,尊重他們之間的差異,然后分層教學,分層評價,使他們能夠輕松愉快的學習,讓每個學生在課堂上都體驗到成功的喜悅。給不同層次的學生在課堂上創造自由發展的空間。
四、學生學習成績有了相對的提高
《數學分層測試卡》很好地激發了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有效的滿足了課堂教學中不同層次的學生的學習需求,有效地提高了學生的參與意識,調動了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收到了良好的教學效果。通過近一年來的實踐,我把試驗班和他們以前的學習情況和測試成績進行了對比,結果發現,現在同學們上課思維比較活躍,課堂參與率高,做題速度快,并且正確率高。在上學期期末考試和這一學期期中統考中,試驗班的平均分和優秀率都大大超過了過去。看到學生們取得的成績和他們可喜的變化,我更加堅定了對這項試驗的信心。今后要不斷積累經驗,使它更加完善、更加合理,最終達到提高教學效果的目的。
五、教學形式靈活多變
《數學分層測試卡》的運用不是一成不變的,上課教師要根據班級情況、學生信息和客觀實際靈活多樣的采用不同的形式進行教學。我們反對把《數學分層測試卡》當做簡單的練習題,反對在新課上完后才進行練習,更反對由于上課不能完成留作家庭作業。這樣的做法不僅違背了《數學分層測試卡》的編寫意圖,又不能客觀的評測學生的所學,更不能指導教師的課堂反思和查漏補缺。因為課下學生完成作業有時間差,新知沒得到鞏固和加強,概念不清,方法不準,學習信息得不到及時反饋,對學困生得不到及時的補救,學習效果自然就下降了許多。
我們使用《數學分層測試卡》的時間不長,期間也遇到一些問題。比如,《數學分層測試卡》中有些題難易比例失調;有些題和課本不符等等。但我認為《數學分層測試卡》只是一種手段和工具,目的在于運用這種手段和工具,全面了解學生的學習狀況,激勵學生的學習熱情,提高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同時也是幫助教師優化教學過程,及時反思和改進教學的有利手段.同學們在使用“分層測試題”的過程中,就像上樓梯,使他們一步一步通過自己的努力,攀登數學領域的一個又一個高峰。
總之,《數學分層測試卡》的使用,使我轉變了教學觀,學生觀,評價觀。認識到學生是一個個活生生的人,不是一個流水線上出來的一臺機器,要承認和尊重他們的個體差異,要全方位多角度的觀察了解學生,不斷促進學生的自我發展,使素質教育的開展更加深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