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峨眉山市樂都鎮九年一貫制學校)
摘 要:隨著我國經濟的飛速發展以及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不斷推進,人們對教育教學活動越來越重視。它不僅關乎著學生的學習成績,而且是衡量我國綜合國力的重要指標。但是,由于我國的地區差異,使得農村地區的教學水平遠遠落后于城市,體育教學更是如此。針對這樣的現象,本文就結合農村體育教學的實際情況,分析一下學校在體育教學中存在的主要問題,并提出行之有效的解決辦法加以改進,從而保證農村體育教學的有效性,促進學生的良好發展。
關鍵詞:農村; 初中體育;教學
一、觀念陳舊
現如今,社會經濟迅猛發展,人民的生活水平逐漸提高,教育教學已經改變了傳統的老舊模式,人們已經逐漸認識到了體育教學對促進學生身心健康的重要作用,并逐步增加體育課的教學數量和質量。但是,由于農村地區相較于城市比較偏遠,觀念更新的速度比較慢,還無法真正明確體育對初中生良好發育的重要意義,使得教學觀念相對落后。據調查了解到,許多教師認為語、數、外等所謂的專業知識才是教學重點,體育教學沒有必要。這樣一來,就使得農村初中生的體育課時越來越少,阻礙了學生的健康發展,不利于促進他們的身體發育。
二、教學目標混亂
教育教學目標是保證有效教學和課堂效率的前提和基礎,是教師授課的行為規范。初中體育課程教學作為所有課程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更是要以正確的教學目標為前提。但是,農村地區的初中體育教學大多缺乏健全完善的目標計劃,沒有明確體育教學的目的是為學生服務,是為了更好的促進學生的身心發展。很多體育教師認為體育教學就是要求學生加強鍛煉,盡可能的提高他們的體育能力,一味的追求速度,這樣一來教學不僅不能夠為學生服務,反而變成了他們的負擔,導致了教學效果的下降,無法發揮體育教育的實際功效。
三、農村條件限制
目前,由于社會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城市學校對初中生的教育教學考核已經不僅僅包括數、理、化,體育成績也是考察的主要內容之一。人們也逐漸認識到了體育鍛煉是保證學生身心健康發展的關鍵內容,是促進有效學習的基礎。因此,城市初中的體育設備正在不斷建設完善中,塑膠跑道、單雙杠、籃球場、足球場等設備一應俱全。但是,由于農村地區相對偏遠,經濟基礎薄弱,資金分配不到位,政策傾斜力度不夠,師資力量匱乏等因素,都使得其體育授課水平受到了限制,無法保證課程的順利進行,嚴重阻礙了學生的進一步發展。
四、教學形式單一
進入21世紀以來,教育教學新課改正不斷完善,傳統的教學形式已經無法適應社會發展的新要求,不能滿足學生日漸提高的教學標準,在這樣的背景下實施體育教學形式的改革就顯得尤為重要。但是,農村體育教學依舊是以往的單一模式,教學內容片面,課堂活動少,不注重學生的反映,使課堂變得乏味枯燥,無法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教學缺乏樂趣。
五、針對以上四點的解決方式研究
從上述內容中,我們已經清晰直觀的看到了農村初中體育教學存在的主要問題。想要實現教學的有效性,提高課堂活躍度,調動學生的學習興趣,并保證學生身心健康發展。就一定要找到上述問題的有效解決方式,從而不斷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
(一)更新教學觀念,提高教師能力素質
農村初中體育教師一定要更新教育教學觀念,明確體育教學對學生身心發展的重要意義,了解身體是革命的本錢,是保證其他知識順利學習的基礎。對此,學校可以加大宣傳力度,對體育教師進行培訓,與此同時,教師也要順應時代發展的潮流,不斷更新教學觀念,改變教育思路。另外,教師還要不斷提高自身的素質能力,保證教學的有效性。對此,學校可以加大培訓力度,讓教師明確自身工作的重要性,定期組織宣傳,堅持“引進來與走出去”并存的發展戰略,即積極引進城市優秀教師到學校進行授課,與他們建立兄弟關系,并派遣有能力的教師到教學條件和教學水平都比較高的學校進行溝通交流,轉變教學思想。在此基礎上,教師也要不斷完善自我,利用業余時間逐步提高自己的教學能力和專業素養,保證教學的有效性。
(二)樹立正確的教學目標
目標的準確設定是保證教學有效性的基礎,是完善教學,促進學生身心健康發展的關鍵,缺乏有效的目標保障就會導致教學的無序性,使教學秩序出現混亂。因此,農村初中體育教師一定要找準體育教學的定位和方向,在充分了解學生的基礎上進行目標設定,明確體育教學的主要目的在于提高學生的身體狀況,促進他們的身心發展,放松他們的心情,釋放壓力,緩解疲勞。只有這樣,才能保證教學的有效性,真正達成教學目的。
(三)改善農村的體育教學設施,加大政府扶持力度
農村體育教學的有效性要靠良好的氛圍來保證實現的,而體育健身設施的完善建立就是其氛圍創設的基礎。為了盡可能的達到教學目標,滿足學生的內在訴求,達到有效健身的目的,農村初中學校一定要改善健全體育基礎設施并進行完善建立。對此,學校可以聯系周邊的企業工廠,與其建立關系,盡量引進資金進行建設。另外,黨和國家也要加大資金投入數量,給予政策上的支持,鼓勵優秀教師到農村進行授課教學,并進行獎勵,從而提高農村體育教師的素質能力,完善設備建設。
(四)采取豐富多樣的形式進行授課
初中生正處于成長的叛逆期,很容易按照對教師的喜好進行學習,而以往的呆板教學形式也不符合學生的內在訴求,造成學生學習效率的低下,對體育教學缺乏興趣,課堂積極性不高。針對這樣的情況,農村初中體育教師一定要轉變教學方式,變“單一課堂”為“活躍課堂”,采取豐富多彩的手段進行體育授課。例如,在進行競技體育教學的基礎上開展理論知識教學,向學生展示人體的骨骼構成,告訴學生每項運動項目對身體機能的促進作用。此外,還可以采取活動教學法,比如接力跑、兩人三足游戲、體育知識問答競賽等等,從而提高課堂教學效率,增強學生的參與熱情,實現順利教學。
六、結束語
總而言之,現如今的農村初中體育教學已經成為了社會各界關注的焦點,面對體育教學的不良因素,教師和國家政府一定要根據實際情況進行改進,從而提高體育教學的有效性,促進學生的健康發展。
參考文獻:
[1]郁莉.新課程標準下無錫市農村初中體育教學現狀的調查研究[D].華東師范大學,2011:265-38
[2]王慶然.新課標視野下長春市區初中體育課堂教學現狀與對策研究[D].東北師范大學,2012:765-239
[3]王賽偉.經濟相對不發達地區初中體育教學問題研究[D].山東大學,2013:103-46
[4]劉芳枝.農村初中體育發展的主要制約因素及其對策研究[D].武漢體育學院,2007;225-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