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阿克蘇職業技術學院)
摘 要:隨著人們教育理念的改變,高等職業院校的教育改革保持了良好的發展狀況,高等教育的主體思想逐漸趨于經濟化和實用化,正確的思想引導保證了高等職業院校語文教育的良好發展。為了每個學生在德、智、體、美方面全面發展,培養學生的審美觀念,將審美教育融入語文教學活動中,語文教學是與審美教育相關聯的,美育是語文教學的一項重要環節,學生在學習的同時也能感受到美的熏陶。
關鍵詞:審美觀念;語文教學;經濟化;實用化
語文教學是富有文化內涵,有情感的學科,審美教育在語言文學中起主導作用。審美教育不僅可以體現人對自然美的欣賞,也可以提高自身的審美觀,價值觀和審美情趣。
一、高等職業院校語文教學的實用性
1.語文教育引導學生樹立良好的職業道德。高等職業院校的學生將來都是與企業和社會經濟有較為密切的聯系,在出社會之前,為了養成良好的職業道德,就需要加強對學生進行思想政治教育,培養學生愛崗敬業,樂于奉獻的精神,有安分工作,吃苦耐勞的優秀品德,對職業教育的語文教學,這是一個不可缺少的課程。
2.塑造健全的人格。職業學校學的語文教材,都是講究實用性和技術性,主要促進學生能調節自己的心理和人格的完善。《念奴嬌.赤壁懷古》主要表達作者超脫世俗及深縣逆境是能自我調節,積極樂觀的心態,這些文章主要體現學生在遇到困難的時候,應從容樂觀,及時的自我調節,以達到自強,樂觀,進取的精神。
二、審美教育在高等職業院校語文教育的應用
1.通過課本分析鑒賞,調動學生的想象力。通過文章透析的語言美、形象美、意境美,可以調動學生的情感以及想象力,美具有形象、生動的特點,教師可以引導學生分析作品中人物塑造的形象,特別是具有影響力,能反映社會意義的典型形象,惟妙惟肖的藝術形象能凈化學生的心靈,具有感動人的藝術魅力,觸景生情,表達言外之意,讓學生能深刻體會到作者所追求的人生境界。
2.語文教育中對審美的挖掘。語言是表達信息量的載體,是人們進行溝通交流的表達符號,是文章表現美的精髓。語言文學要求內容簡單明了,生動、形象的反應客觀事物的變化,在此基礎上,要大膽的想象,發揮文學底蘊。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是依靠語言來傳達信息的,有了審美化的語言教學,才能形象、生動的開啟學生的語言文學之路,所以有情感的教學才是教學的基本條件,教師不僅要突出自己的情感,也需要有豐富的情感感染力,這就需要教師對整篇作品有一定的了解,把握作者所要表達的情感語言,教師表達的情感應與文學中作者表達的情感一致,不同的文學作品表達不一樣的情感,有洶涌澎湃的,也有凄涼纏綿的,所以學生對作品的感悟、感知是至關重要的。
3.審美教育在語文教學中正確引導學生主動學習。會讀、會說、會聽、會寫是語文教學活動中必須具備的先決條件,審美教育是讓學生能主動的去讀、去寫、去聽,有良好的學習態度和學習習慣。學生在聽講的過程中,要尊重老師的態度,使老師和學生能朝審美的方向發展,使老師在傳播知識的時候,也能在人格、情操方面有一定的升華,當然,老師在傾聽學生提出的問題時,也應帶有和藹、鼓勵性的態度去聽,使師生能互聽,互相欣賞。“說”是語言表達的基礎,是表達情意的語言,教師的語言表達是營造好的學習氛圍,說的動聽能使學生集中注意力,越聽越有趣。語言文學是傳達心靈美的表現,教師應通過美的語言去凈化學生的心靈,在學習中營造一個美的語言環境,使學生在良好的氛圍中掌握美的語言。同樣,精讀課文,也能從文學中體會大自然的自然美、文學藝術的藝術美等。
三、語文教學的審美探討
1.教學的語言美。小學的語文教材都是以豐富多彩的藝術形象,生動、有趣的文學功底來展現作品的美,課文中的短文都是語言文學的精品,有的形象生動、有韻律、有的激情慷慨、洋溢著對美的追求,無不閃爍著對美的光芒。因此積極引導學生欣賞和感悟書中所表達的情意,從而品味語言所帶來的樂趣。
2.教學的情感美。為了使文章生動,有趣,作者以觸景生情、托物言志、直抒胸臆等表達方式來表達自己對生活的向往、追求及不滿,因此,在教學過程中,老師應把握作者的內涵,并把作者想要表達的思想情感表現出來,使學生能融入到作者的情感中,獲得啟發。老師也應引導學生仔細琢磨作者的言行舉,通過比較,運用判斷的方法了解人物的內心世界,尋找作者所表達的思想及目的,從而揣摩人物的形象和心靈。
3.對整篇課文的鑒賞。小學的語文教材,多數以形象生動的優美語句,、多姿多彩的藝術形象、感人肺腑的抒情語言組成。大自然的山清水秀、鳥語花香等在作者的妙筆之下豐富多彩的呈現在學生面前,讓學生感受到有“會覽當絕頂,一覽眾山小”的美景,但是作者對大自然的描繪,是作者心中意象的凝聚,是作者把自己的思想感情和對客觀事物的描述相結合形成的一種觸景生情、情景交融的體現。所以,如何引導學生鑒賞這類文章,就需要學生多讀,把作者的情感在讀的時候有感情的傳達出來,美讀不僅可以了解作者說什么,也可以與作者的心靈相通,所以有感情的朗讀,是審美的重要渠道。
4.學會在學習中創造美。審美教育是提高學生的想象力和創造力,創造美不僅可以抓住人物的心理特征,而且也可以提高學生的自我發展能力,所以在教學過程中,老師應積極鼓動學生大膽的發揮與想象,提高學生的主觀能動性,培養他們有善于發現美的眼睛。學生在課堂上體會到作者所表現的美時,老師應及時引導學生,開展一些有利的創造美的活動,例如,表演、寫作等,這既是一種對美的延伸,也是欣賞,創造美的活動。
四、結束語
清楚認識新形勢下高等教育教學的走向,才能讓語文教學能正確的、穩定的發展下去。語文教學活動中,應注重對審美的教育,生動形象的展現課文中所表達的思想意境、藝術形象美、語言結構美,使學生能很快的走進作者的情感中,在情感上產生共鳴,獲得啟發,同時在審美的教育中獲取知識,陶怡情操。實施審美教育,有利于學生能更好的塑造形象,凈化人物的心靈,有利于學生人格魅力不得提升,使學生能提高對事物的洞察力、想象力和創造力,能夠正確引導學生建立崇高的審美理想和審美情趣。
參考文獻:
[1]楊昕蔚.高職語文教育問題調查與建議[D].華東師范大學,2006.
[2]潘靜.新形勢下高等職業教育語文教學的新走向分析[J].時代教育,2013,01:150.
[3]第一章高等教育改革與創新的新理念[A]..高等教育改革創新理論與實踐[C].:,2008:1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