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省昭通市綏江縣會儀鎮中學)
摘 要:農村初中女生因傳統觀念和身體特點所影響,體育運動興趣不高。在籃球運動方面、農村初中女生在運動技巧、運動習慣和運動方法方面都較差,這無疑影響了女生身心的健康發展。在農村初中籃球教學中,從女生實際出發,因地制宜地制定教學策略以提高女生籃球運動效率,對促進學生身心發展具有積極意義。文章就結合農村初中女生籃球教學實踐對此進行簡單分析。
關鍵詞:農村初中;女生籃球;教學策略
在農村初中體育教學中,從家長到學校,從學生自身到教師對體育教學都不夠重視,這更多是受傳統應試教育觀念所影響,沒有正確認識體育運動對青少年身心發展的作用。隨著新課改的推進,體育教學逐漸得到重視。但從教學實踐來看,大多女生都不太喜歡體育運動,尤其表現在籃球教學中。
一、轉變教學模式,激發學習興趣
從當前農村初中體育課堂教學模式看,依然存在“牧羊式”和“灌輸式”的現象,課堂中教師要么簡單地帶學生打打籃球、羽毛球之類,剩余時間便讓學生自主活動,要么教師示范動作后,要求學生練習。無論哪種方式,整體上都較為死板,學生的學習興趣不高。就籃球教學而言,因女生本身對籃球的興趣就不濃,要讓學生積極參與到課堂中,教師首先還得從觀念上進行革新,以新的教學理念為指導,在課堂中滲透探究式教學模式,從而激發學生學習興趣。
初中體育新課標中明確指出:“在注意選擇適當的教學組織形式的同時,必須高度重視教學方法的改革”。轉變教學模式,就是要從傳統的以教師教學為中心的模式過渡到以學生學習為中心的模式,在課堂中通過發揮教師的主導作用,以情境、問題、活動等多種方式來引導學生積極參與到課堂學習過程中。要從傳統“牧羊式”和“灌輸式”的模式過渡到“探究式”和“合作式”模式。要從以教師講授示范為主的教學走向以教師引導為主學生自主訓練的教學上。在轉變教學模式的基礎上,要針對女生的個體差異和興趣特點實施分層次的教學,這樣才能較好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二、優化課堂教學,注重基礎訓練
課堂教學是體育教學改革的重點,也是提高女生籃球教學效率的重要環節。在以往農村初中體育課堂教學中,籃球教學基本都是采用“示范--練習”模式進行,缺少情境創設和合作探究過程,流程單調。眾所周知,體育技能的獲得遵循了從感受到認知,從模仿到熟練的過程,在這個過程中,情境可讓學生較好地感受籃球運動的樂趣,初步認識所要學習的技能,在合作探究中通過模仿和訓練,從而從知識結構層面走向技術層面。為此,在初中女生籃球教學中,教師要注重通過情境來引入學習內容,然后以探究模式來組織學生進行訓練。
以“體前換手變向運球”為例,教師在準備部分以“抓尾巴”游戲讓學生熟悉球性,發展左手運球技巧,增強學生對球的控制能力,進一步為變向運動做好準備。在基本部分先引導學生完成原地左手運3次后換到右手3次的練習,然后讓學生試一試在行進中完成換手運球,教師示范后學生練習,然后以問題“體前換手變向運球在什么時候采用?”引導學生討論,結著引導學生兩人一組,分別在四個半場區域進行練習。訓練過程中教師再針對學生的訓練情況進行指導,如變向運球時動作要快,運球高度要降低,蹬跨、轉體探肩要迅速,注意保護球。通過這樣的教學優化,讓學生積極參與到課堂訓練過程中才利于教學效率的提升,讓學生掌握基本動作要領。
三、關注個體差異,分層引導訓練
在農村初中籃球教學中發現,一些學生基本不喜歡籃球運動,尤其是在專項技能訓練過程中,一些學生不僅基礎技能較差,還因懶惰、興趣等原因而不愿意積極參與訓練。的確,學生個體之間存在一定的差異,教學中教師不能整齊劃一地對待學生,而要根據學生的個體差異而分層訓練,這樣才會受到更好效果。
以“雙手胸前傳接球”教學為例,教師引導學生學習雙手胸前傳接球技巧后分組練習,在這個過程中,將已經掌握雙手胸前傳接球技巧的同學分為幾個小組,由組長帶領進行訓練。而還沒有掌握雙手胸前傳接球技巧的又分為幾個小組,教師參與訓練。在訓練中,由原地固定距離傳接球逐漸過渡到一個學生固定另一個根據距離大小傳接球,在掌握消極防守時傳球突破的技巧后再由學生自主練習。分層分組練習的優勢在于分層后便于教師指導,分組練習中基礎較好學生能有更多練習時間,有助于技能的掌握。
四、注重活動組織,提高運動技能
活動是籃球教學中最常用,也是最有效的訓練方法,但就當前農村初中女生籃球教學來看,大多教師在課堂中組織活動過于單調。以“三步上籃”教學為例,教師示范后多讓學生自主練習上籃,沒有發揮小組在學習中的作用,學生訓練效果不佳。
采用活動方式來引導學生進行訓練,就要發揮學生小組的作用,引導學生在小組中針對當次課堂學習的內容進行針對性訓練,在訓練中通過討論交流來全面構建知識,培養技能。以“原地單手肩上投籃”的教學為例,教師示范后學生分組練習,在練習中,教師以“找毛病”活動來組織學生,一個小組中某一個學生在進行原地單手肩上投籃訓練,其他同學觀察其動作,找出其不足,如持球手型不正確,掌心未離球體,手指端未貼在球體,持球不穩;肘關節外展,致使上肢各關節運動方向不在一條線上;投籃時,肘關節過早前伸,形成拋物線偏低等,然后再過渡到學生個體的自主訓練,從而取長補短,訓練中獲得技能的培養。
總之,在農村初中女生籃球教學中,教師要注重轉變教學觀念,從女生的興趣出發,通過教學模式的改革和教學方法的更新來引導學生積極參與到籃球運動過程中,這樣才能有效提高農村女生籃球的教學效率,促進學生發展。
參考文獻:
[1]于均娜.淺談中學女生籃球運動興趣的培養[J].教育大視野,2009年第12期.
[2]孫念斌.農村初中體育課堂教學改革初探[J].體育世界,2013年08期.
[3]張東梅.淺談初中女子籃球隊訓練策略[J].新課程(下),2012年第0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