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承德市特殊教育學校)
摘 要:特殊教育是我國教育事業的重要組成部分之一,而數學又是特教里面的一門重要公共基礎課,對于特教學生的成長和發展意義重大。本文針對特教數學教學的實際情況,提出幾點能動措施,以期對特教數學教學有所借鑒和啟迪。
關鍵詞:特教學校;數學教學;能動措施;研究
數學是特殊教育義務教育階段的主干課程,具有涉及面廣和應用性強的特點。隨著特殊教育數學教學改革的不斷深入,作為特教老師在教學中應轉變教學方式,讓特教學生成為課堂的真正主人。本文結合自身在課程教學實踐中的經驗,針對特教數學課堂實際,進行了一些有益的探索。
一、教學中尊重和愛護特教學生
作為數學教師,應充分尊重每一位學生,特教學生也像其他正常兒童一樣,具有自尊心,因此,我們尤其要加強對特教兒童的關注和愛護。尊重是愛護學生的基本前提,沒有尊重就沒有愛護,尊重是人類社會發展的一種文明表現,互相尊重是促使人與人順利交往的基本保證,也是每個人渴望獲得的內心感受,尤其對于特教學生來說更為重要。特殊兒童由于存在先天性缺陷,他們害怕被別人輕視和嘲笑,十分渴望得到別人的尊重,因此,作為教師,在日常教學中應關注特教學生的心理感受,尊重他們的隱私、興趣、愛好、個性等,絕不觸犯他們所禁忌的事物,每一個言行舉止都應尊重學生、愛護學生,讓學生感受到教師的愛和關懷。與此同時,教師也不應讓學生產生接受施舍的感覺,只有這樣,才能逐漸走進學生的內心世界,學生才能真正信任教師、喜歡教師、接受教師。
二、構建啟發式教學模式
與單純的記憶與模仿練習相比,啟發式教學是一種新型教學模式,主張自主探索、合作交流、實踐創新為一體。在實際教學中,教師應從特殊學生的實際情況出發,靈活采用多種教學方式,引導學生參與到學習活動中,鼓勵學生積極思考,啟迪他們的思維能力,強調理論與實踐的相互結合,培養特教學生綜合解決問題的能力。在素質教育背景下,數學課堂應從單純的傳授知識轉變為鼓勵學生自主從事學習活動,從而構建屬于自己的數學體系的課堂。數學教師也應轉變自身角色,從單純的知識接受者轉變為數學知識的組織者、合作者、引導者。啟發式教學應尊重學生的主體地位,以開放式活動為基本方式,引導學生自主參與探究活動,并在探索、總結、概括中獲得經驗、發展智慧,形成積極向上的人生觀和價值觀。通過多年特教數學教育本人發現:利用啟發式教學,可以最大限度的激發學生的內在動機,促使學生自主思考、積極探究,并深化學生對知識的體會和理解。例如,在教學“三角形的內角和”時,通過添加輔助線來推導定理的過程,是教學中的重點內容,也是教學難點。此部分內容要求學生具有較高的抽象思維能力和邏輯推理能力,可以通過啟發性教學,讓聾啞生自己動手操作,并自己歸納將三角形內角拼成180°的方法,由此來推理如何添加輔助線進行論證和推論。這一方式不但啟發了學生的創新思維,而且使學生體會到了學習數學知識的樂趣,有效激發了學生的積極性與主動性,實現了原有知識經驗與應用拓展的有機結合。通過對聾啞生進行調研與深入了解,我們發現:通過啟發式教學,可以兼顧學生的個體差異,有助于拓展學生的抽象思維能力,提供他們合作交流的能力,同時也是教師提高自身素養的必經之路。
三、聯系實際生活實施教學
知識來源于生活,又應用于生活,生活是知識形成的豐富源泉,對于特殊學生來說,數學知識是生活中的數學,是屬于他們自己的數學。很多教師認為,數學教學的目的在于讓學生掌握課本知識,所以課本幾乎成了學生的全部,而課本中所提供的知識僅僅是一些成型的數學概念和現成的數學結果,如果只局限于課本實施教學,那么會讓學生長期處于封閉的系統,不能使他們看清楚出口和入口,不但體會不到“數學知識來源于生活”,也不能感受到“數學知識在生活中的應用”,無法感知數學知識的應用價值。實際上,課本中的數學知識僅僅是對生活數學的一種提煉和概括,為我們提供了一種可以借鑒的“生活范例”,給數學學習搭建一種特殊平臺,用貼近學生的生活素材,呈現數學知識和內容。在特教數學教學中,教師應將這些生硬、難懂、抽象的數學概念、法則等內容轉化為生動有趣、貼近學生生活的學習材料,便于學生學習與把握,實踐證明,在所有學習素材中,具有生活化、趣味化的材料最容易吸引學生的注意力,也最符合聾啞學生的學習需求。
四、健全特殊教育評價體系
教學評價是教學過程的重要環節,尤其在特殊教育學校中,教師應針對素質教育目標的實現情況,做出完整的教育評價。因此,我們要健全和完善特殊學校的教育評價體系,根據教學目標的完成情況,做出相應的價值評判,并提出相應的期望和改進措施。特校的素質教育評價應遵循以下幾個原則:
①完整全面:既要考核學生的學習情況,也要考核學生的行為習慣,及動手操作能力。
②統一靈活:既要貫徹統一考試,又要根據學生個性及個體差異確定考核內容,評價以縱向比較為主,傾向于成績的提高率;
③注重實效:對聾啞學生的素質評價應尊重實際,切忌搞形式主義,使考核時間、內容、形式都服務于提高學生實踐能力。
④激勵鼓勵:采用以表揚為主的考核方式,對于學生的不足應以鼓勵性語言告之,不要打擊學生的積極性。
⑤過程性評價與總結性評價相結合:既要注重日常評價,也要注重期末評價。
總之,作為特教學校,應注重推廣學校的成功教學經驗,讓社會各界人士了解對特殊兒童的教育方法,使特殊兒童在校內校外都能受到正確的、科學的教育與培養,使他們健康成長并成為社會有用之才。
參考文獻:
[1] 謝池模.讓特教之花更絢麗[J].湖北教育,2003,(18)
[2] 熊忠建.愉快教育 培養聾生個性品質[J].湖南教育,2004,(16)
[3] 葉松濤.仰視特教——天津市特殊教育學校經驗一覽[J].天津教育,2005,(01)
[4] 徐東利.面向聾生課件教學法[J].實驗教學與儀器,2010,(S2)
[5] 劉桂俠.創新理念 有效提升特教數學教學成效[J].教師,2011,(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