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莞市塘廈實驗小學)
摘 要:小學科學作為當前我國基礎教育階段的一門必修課,目的在于培養學生的科學興趣和思維習慣,對于培養學生的問題意識有著非常重要的意義。本文簡略分析了問題意識的重要意義,重點結合小學科學教學的實踐,對于如何培養學生的問題意識給出了幾點建議。
關鍵詞:小學科學教學;問題意識;建議
一、問題意識的界定
“問題意識”可以理解為在人類認識客觀世界的過程中,對于一些客觀存在的現象產生疑問,或者對于一些理論觀點提出質疑的心理反映。本文所提的學生的問題意識則可以解釋為學生通過積極的思考,發現問題,提出問題并且探索解決方法的心理狀態。學生的問題意識可以促進學生進行積極的、獨立的思考,并且在不斷探索問題解決方法的過程中,學到知識,訓練思維,提高能力。
二、培養學生問題意識的重要意義
問題是學生學習活動的開端,然后經過分析或者實驗,最后得到解決問題的方法。只有學生具有了問題意識,才會自覺的進行獨立的思考。學生進行獨立思考,既可以解決已經發現的問題,還能進一步增強學生的問題意識。具體來說,培養學生的問題意識有以下幾點比較重要的意義。
(一)培養問題意識,有利于豐富學生的文化知識
學習一種新的知識,需要和頭腦中原有的舊知識進行對接,經過理解、分析、歸納、總結等一系列心理活動,才能掌握新知識。為了培養學生的問題意識,必須通過各種途徑和方法豐富學生的文化知識。
(二)培養問題意識,有利于促進學生的智力發展
發展學生智力是學校教育的最重要、最根本的任務。培養學生的問題意識,不僅可以豐富學生的知識,還可以鍛煉學生的能力。。通過發現問題,提出問題和解決問題的過程,學生的記憶力、注意力、觀察能力、思考能力、理解能力、探索能力等,都得到了鍛煉和提高,從而使自己的智力得到了發展。
(三)培養問題意識,有利于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
一個人的綜合素質與科學文化知識水平、綜合能力、道德、習慣、性格等有著密切的關系。培養學生的問題意識不僅可以豐富學生的知識,鍛煉各種能力,還有利于學生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如主動學習,勤學好問,善于思考等。除此之外,堅強的意志品質、恒心、耐心等都得到了很好的培養,有利于學生形成正確的價值觀,人生觀。因此,培養學生的問題意識,對于學生綜合素質的提高都是大有裨益的。
三、利用小學科學教學培養問題意識的幾點建議
學生問題意識的培養對于學生個人發展和社會進步都有著重要意義。小學的科學課是一門向學生普及科學知識,培養學生科研能力的基礎學科。下面結合小學科學的教學實踐,針對如何培養學生的問題意識,談幾點建議。
(一)轉變學生觀念,鼓勵學生問
小學科學課程一個重要目的就是培養學生探索科學未知世界的興趣和習慣,作為科學老師,我平常就非常注意隨時隨地地鼓勵學生提問題,改變學生原來的錯誤觀念。只有這樣,學生才敢問,才好問。如,在小學四年級第二單元《健康飲食》教學時,由于內容比較貼近學生生活,一上課我就說:“同學們對于每天吃的食物一定有很多想知道的,下面我們進入這堂課的第一個環節——提問題。同學們把你們想知道的問題提出來。”學生們一下子炸開了,圍繞著食物問了許多問題:為什么鹽是咸的而糖是甜的呢?什么是“垃圾食品”?這堂課就在同學們提出的問題的基礎上順利的完成了。
(二)巧設問題情境,激發學生問
課堂教學作為學校教育的主要形式,在這個過程中,老師作為引導者,需要根據課堂內容和學生的興趣,巧妙的設置一些問題,來激發學生的好奇心。學生在好奇心的驅使下,會產生比較強烈的探尋問題答案的想法,這種發自內心的想法,會形成一種強烈的學習內驅力,使的學生的問題意識增強。如:在小學科學三年級《走進水世界》教學時,我從一個腦筋急轉彎的問題“同學們想一下,世界上什么東西越洗越臟呢?”引入,學生們一聽腦筋急轉彎注意力高度集中起來,紛紛開動腦筋,答案也是五花八門。這時我及時肯定了這些同學愛動腦筋,科學的學習就是要愛思考。當有同學說到了“水”后,有同學就問:“為什么水會越洗越臟呢?”我表揚了問問題的學生,對他們愛問問題的行為進行了正強化,并且引導他們學習有關水的知識,探尋問題的答案。
(三)營造課堂氣氛,促進學生問
人往往在輕松的氛圍中思維會比較活躍,在寬松融洽的氣氛下,學生對老師的懼怕感會減弱或甚至是不再害怕老師,學生們就會把腦子里想到的問題提出來。作為科學老師,經常會遇到學生們問一些奇怪的問題,甚至是自己也不知道如何回答的問題,這時不僅不能批評,還要鼓勵引導,對于自己不會的問題,可以告訴學生課后去查資料,下節課再給解答。這樣才能促進學生多問。
(四)恰當引導點撥,教會學生問
由于小學科學重點在于培養學生探索科學奧秘的興趣和基本能力,經常采用探究性學習、小組討論等各種能夠發揮學生主動性的方式,但是這個過程中,往往因為小學生的基礎知識還不夠豐富,對于一些探究的方法還沒有掌握,需要老師及時恰當的給予點撥指導,教會學生如何去發現問題,提出問題。如,在三年級上冊《小白兔》一節,播放視頻前,學生不知道要看什么。我告訴學生要仔細觀察外形、生活習性等。學生通過觀察找到了答案后,學生還產生了問題。
(五)培養學生習慣,讓學生愛問
小學科學課的內容都是和學生生活貼近的基礎的科學知識,學生的好奇心是非常強,總是喜歡問這問那,刨根問底。作為老師應該對學生愛問題的行為給予肯定,并引導學生利用書籍、網絡等渠道自己去尋找答案。如《常見的力》單元,學生問:為什么在打別人時自己也會感到疼呢?為什么自己吹的氣球飛不上天空呢?學生提的問題都非常好,我讓學生先課后找同學討論,或者自己查資料了解,不懂的再問老師。學生通過自己的努力找到了問題的答案,很有成就感,這種行為不斷被正強化,慢慢地就養成了自己查資料、自己找答案的好習慣,這種自覺學習、獨立學習的良好習慣將使學生一生受益。
四、結束語
問題意識作為一個人創新思維和能力形成的前提和基礎,不僅可以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而且可以促使學生掌握科學的學習方法,順利的實現教育教學的目的,需要引起廣大教育工作者們的高度重視,在教育教學實踐中,不斷探索培養學生問題意識的新方法、新途徑,提升學生的創新能力,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