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漳浦縣道周中學)
魔術,應用多種科學原理加上奇特的藝術構想,形成離奇巧妙的表演;許多魔術的構成不乏物理知識,有些很小的原理就可以表演出一個十分精彩的小魔術。讓學生領悟到神秘事物背后蘊藏著樸素真理,從而激起學生對物理學習的興趣。
在物理課堂教學中,如果能設計一個小實驗,小制作,或者小魔術,可以增加學生學習的興趣,提高求知欲望。對于學生來說,好奇心就是求知欲;就是學習的動力;就是學習的恒心。因為魔術其本身就是變幻莫測的。學生自然而然就會激起探究的欲望,并促使學生在生活中運用物理知識和規律,真正做到學以致用,用以得趣,趣以促學。魔術的演示要把握好時機。有的可以在授新課前演示,這樣可以提高學生求知的欲望;有的可以在授課中演示并揭秘,這樣可以引導學生對知識的理解;有的可以在授課后演示,這樣可以加深對知識的消化,提高學生的應用和創造能力。下面我簡單談一下物理課堂中的魔術設計和展示。
一、巧用魔術導課
導課,是課堂教學的第一個環節。衡量導課是否成功的標準主要有兩個:1、導課是否自然;2、導課是否激發了學生學習本課的積極性。導課的主要目的是為教學新內容做準備。這個準備,除了知識的準備,主要是精神上的準備,把學生的注意力集中到所要教學的新知識上。所以,在衡量導課是否成功的兩個標準中,后者顯得尤為重要。魔術對中學生來說,有比較強的吸引力。通過魔術表演,可以把學生的注意力集中到所要教學的內容上。教師可以開門見山地說出自己給學生表演魔術的心愿,集中學生的注意力,然后開始表演。表演的內容不能只是為了吸引學生,更重要的是要包含即將教學的物理原理,為教新知識打下伏筆。
案例一:在教《靜摩擦力》時,可以用橡皮筋和鑰匙表演“會爬坡的鑰匙”來引入,學生看到鑰匙反常規地自動向上爬行,奇怪的同時很好地吊起他們探究奧秘的“胃口”。
案例二:講《摩擦起電》時,可以表演“紙人跳躍”:手持一張白紙,當眾剪成許多小紙人,放在桌上,取來一塊玻璃板放在小紙人上面,再把這塊玻璃板用兩本書架好,使玻璃板與小紙人之間有一定空隙,又拿出一塊手帕反復交待,證明手帕是沒有秘密的,用這塊手帕在玻璃板上用力擦幾下,玻璃板下面的小紙人上下跳躍起來……還有很多與摩擦起電有關的小魔術:
比如:在干燥的天氣里,在干燥的手上戴上線手套,兩手相對乒乓球摩擦,然后就可以做幾個有趣的小魔術:
1.“鉆袖筒”拿著摩擦過半分鐘的乒乓球,松手使球自由下落。你將會看到球沒有豎直下落,而是走了一條弧線,甚至還能鉆到你的袖筒里去。
2.“球跟手走”把經過雙手摩擦的乒乓球放在光滑的桌面上,用手靠近它,瞧!乒乓球向著手的方向滾過來了。手若移動,它也會跟著移動。
案例三:教《汽化吸熱》時,可以用“火燒手絹”引入,教師用打火機點燃一塊手帕,待火熄滅后,手帕安然無恙。
案例四:講《大氣壓強》時,可以表演“空碗變魚”,取手巾展示給學生看無異常,平鋪在桌面上。將碗口朝下托著給學生看后,倒扣桌面上。用手巾蓋住碗,將碗翻過來故意擺弄一番,揭去手巾時碗中出現了水和魚。
案例五:魔術中很多地方都用到了磁鐵,在教《磁》時,有太多的小魔術供我們去應用。比如“氣功提碗”教師手拿一白色塑料碗,向學生交待清楚碗內外,無任何夾帶和異?,F象。將塑料碗內注入半碗水,放在桌上。然后取來一根黑色魔棒,用右手握著魔棒的中部,將魔棒一端插入帶水的塑料碗里,使魔棒的端頭與碗底接觸,然后拉開架勢運上“氣功”,運氣運到一定程度,向上提魔棒,魔棒與碗一起被提起而離開桌面。
案例六:還可以利用多媒體展示一些大型的,需要技巧和手法,教師無法完成的魔術來引入新課。例如:“大衛穿越長城,自由女神消失,鋸人,卓別林的分身術”等等;用來說明平面鏡成像的妙用。當然如果在引入新課的時候,想拉動氣氛,還可以先讓一個學生到前面來看,然后學生看到這位同學煥然大悟的表情后會更加迫切的想知道魔術的秘密。
二、在教授新知識中揭示魔術:
對于物理教學來說,揭示魔術,主要是向學生說明魔術所包含的物理原理,或者使用物理學的原理分析某些魔術。在教新的物理知識時,可以選那些學生很早就想揭秘的魔術進行解剖。這些魔術學生早就見過,早就想弄清楚它的秘密,可是一直不得而知,有著強烈的求解欲望。也可以就引入新課的魔術從物理學的角度解剖,比如:
案例一:“會爬坡的鑰匙”,其實鑰匙一直和橡皮筋是相對靜止的,會有向上爬的假象是因為橡皮筋在收縮。這一現象很好地展示了靜摩擦力。
案例二:“紙人跳躍”原理:用手帕在玻璃板上用力摩擦能生電,所以玻璃板能把小紙人吸上來,當然不一定就只剪成紙人,剪成別的動物也可以
案例三:“火燒手絹”原理:汽化吸熱。表演前手帕已預先處理好,被水浸濕并蘸有酒精,事實上被點燃的是酒精,其燃燒產生的大量熱被水汽化吸收,使溫度達不到手帕的著火點,因此手帕安然無恙。
案例四:“空碗變魚”原因是碗中原來就有水和魚,只是用一塊比碗口小點的膠皮遮住,由于大氣壓的作用,在碗倒放時水不會流出顯示碗里無物。碗翻過來揭去手巾同時揭去膠皮,就有了水和魚。
案例五:所謂“氣功提碗”是假,而靠磁鋼的吸力提碗是真。原來在塑料碗底上粘有一塊硅鋼片,而魔棒一端鑲有一塊具有強磁力的釹鐵硼磁鋼,當該磁鋼與硅鋼片接觸時,將硅鋼片磁化而被吸?。划斀處熛蛏咸崮О魰r,就會連同盛有水的塑料碗一同提起來。在揭秘魔術的過程中需注意,第一:有時候一個魔術有幾個道具,或者幾個原理,我們需要強化與教學內容有關的那一個道具或知識點,至于其他的方面帶過即可,避免轉移了學生的注意力,使效果適得其反。第二:當說出魔術的秘密之后,學生的注意力和好奇心將會散失,甚至會失望,那么在接下來的教學中,教師要會用方法拉攏學生去完成教學內容,比如說:讓學生到講臺前表演、讓學生利用所學的知識對這款魔術提出自己的改進方法或者引入新的魔術等等。
三、在作業中設計魔術
學生在設計魔術時,必然要回憶講過的物理原理,審視原理的條件、結論、應用方法等,把對物理原理的感性認識升華到理性認識,加深對物理原理的理解和掌握。所謂設計,不是照本宣科,依葫蘆畫瓢,而是另辟蹊徑。所以,通過使用物理原理設計魔術,可以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
總之,把魔術應用到課堂教學可以有效提高學生學習興趣。對于那些對物理沒有興趣的學生教師不妨一試。但要注意把魔術應用到課堂教學,只是一種教學手段,不是必要的教學環節。不要顧此失彼,要把握好尺度?!敖虒W有方,教無定方”。讓學生在這種“玩”的氛圍中去學習,可以增加學習樂趣,提高學習效率,最終達到“讓知識超越教材,讓教學超越課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