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貴州省印江縣板溪鎮井溪小學)
創造性思維是指思維在創新意識的激勵下,靈活運用多種思維方式和多種思維的變換功能去解決問題,從而獲得新穎成品的一種思維活動過程。其最根本的特征就表現在敢于探索、敢于創造、敢于懷疑、敢于追求。數學是一門極具創新內涵的學科,新課程改革以創造思維能力和實踐能力的培養為重點,因此培養學生的數學創造思維是至關重要的。數學創造思維不同于一般的邏輯思維和非邏輯思維,它是邏輯思維和非邏輯思維的綜合。往往先通過直覺靈感等抓住問題的要害,迅速找出解決問題的突破口,再通過分析、綜合等作出嚴格的證明和解答。由于發揮了個體、整體工作特性和潛意識活動的能力,利用直覺、靈感等非邏輯思維的作用,采用最優化的數學方法與思路,不拘泥原有理論與具體內容細節,而完整地把握了面臨問題有關知識之間的聯系,實現了認識的飛躍,因而達到了數學創造的成功。
培養學生的創造思維,就是要使學生具有創造性思維的品質。對于學生,通過教學啟發他們思考產生新的東西,是以前頭腦中沒有的東西,通過這樣的教學來培養他們的創造性思維品質。所指的創造性思維品質就是指創造思維的獨創性、連動性、多向性和綜合性等。
一、激發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啟迪學生樹立創造精神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是學習的重要動力,也是創造的重要動力。學生對數學產生了濃厚的興趣,便會鍥而不舍地進行思考和探索,這樣才能有靈感產生。數學來源于生活,生活中充滿數學,我們要把數學和我們的生活聯系起來,讓學生學起來自然、親切、真實,加之利用教材中的閱讀材料,適時地向學生介紹有關數學史實,與學生一起探討有趣味性的數學題,給學生講華羅庚、陳景潤、高斯等一些數學家的故事,還聯系實際讓學生解決一些簡單的問題,激發他們的動機,讓學生自發產生一種探索興趣,萌發出強烈的求知欲,從而激發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讓他們感受到數學在人類文明發展與進步中的作用之大,同時也讓他們知道任何成果的取得是許多人經過多年堅持不懈的努力,大量的研究,付出艱辛的勞動才得到的。從而去鼓勵學生要學習數學家們那種科學求實、堅韌不拔、鍥而不舍、勇于探索、獻身科學的高尚品質,充分利用數學美使學生獲得最大的感知。
二、創設情境,激發學生的創造性思維
創設情境是一種發現問題,積極探求的心理取向。在教學中有意識地精心創設問題情境,正是為了讓學生親臨其境,激發探索求知的欲望,從而可以有效地抓住學生心理,激發起他們的創造性思維。故而精心設計的數學情境是激發學生創造性思維的重要途徑,但與此同時必須營造一種名主、寬松的氛圍,讓學生的思維自由奔放。有了一個寬松的創造空間,學生的情感隨著情境的推進于自然中進入角色,體驗情境,從而激勵起學生積極思維,無意間感受情境之美,學生方能敢說、敢做、標新立異,創造思維的火花就會不斷的迸射出來。即使有不太成熟、冒失的想法,其中也含有創造性思維的理念,老師要給予學生鼓勵和贊賞,使他們產生新的動力也是必不可少的。
三、重視解題教學,培養學生的創造性思維
創造思維的顯著特點是其思路具有多向性,沿著不同的途徑,突破習慣的范圍,產生大量的變異見解,它是創造的關鍵。學習數學離不開解題,解題教學是數學課堂教學的核心,在教學過程中,引導學生展開討論,開拓思路,標新立異,對原題的條件結論進行全方位、多角度、多演變的拓展延伸,形成題網,根據各類問題的情境,采用不同的解題法,以此來培養學生的創造思維。同時還應讓學生主動參與到例題的的探究過程中去,還得讓他們積極參與到解題的回顧過程中去,舍得給時間和空間讓學生思考,使他們在思考討論中獲得新知識、產生新思維,達到不知不覺中培養學生創造思維的效果。
數學課堂內容是現實的,并且學習活動成了內容的一部分,數學學習不再是單一枯燥的教與學的模式,而應是一個充滿活力的過程。新教材中比以前增加了說一說、觀察、探究、動腦筋、練習等活動欄目,為學生創設自主探索,親身實踐,合作交流的學習情境機會,而且利用學生之間的相互補充,增強了交流及整體的競爭意識。通過創設愉悅和諧的教學氛圍,引導學生探索性地學習,促進全面發展,喚起新意識、培養創造思維,加之活動的趣味性、實用性和多樣性必將增強學生數學應用的意識,最終在實踐活動中提高學生的創造思維能力。
總之,在數學教學過程中,要充分協調各種各樣的因素,創設民主的氛圍、珍視學生獨特的見解、采取教學技法、激活創造思維能力,運用人格力量來弘揚學生個性。唯有如此,學生的創造思維才會被挖掘出來,從而培養起來,才能在數學學習過程中得到進一步促進和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