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承德市青少年宮)
摘 要:人力資源管理是現代企業管理的核心,是培養企業競爭優勢的“重中之重”。企業必須堅持現代企業管理“以人為中心”的重要原則,重視人力資源的合理開發與管理,不斷為企業提供良好的再生活力。
關鍵詞:人力資源;企業開發;管理模式;發展現狀;完善途徑
一、我國企業人力資源開發與管理的現狀
1.人力資源結構不合理,人才流失嚴重
由于我國企業用人機制不靈活,加上企業在用人上過多考慮裙帶關系,企業對人力資源的吸引力相對缺乏,表現為企業的人力資源結構不合理,高素質人才過少。與此同時,企業人才流失嚴重,尤其中高層管理人才的流失成為企業人力資源危機的重要表現形式。人才流失主要因為沒有實行優勝劣汰,人們缺乏危機感;企業中論資排輩,缺乏競爭,任人唯親;分配不均,獎懲不明。
2.人力資源開發投資少,培訓體系落后
人才培養是指對人才進行教育、培訓的過程。被選拔的人才一般都需經過培養訓練,才能成為各種職業和崗位要求的專門人才。培養人才的形式有多種,除了在各級各類學校中進行系統教育的進修外,還可采取業余教育,脫產或不脫產的培訓班、研討班等形式,充分利用成人教育、業余教育、電化教育等條件,提倡并鼓勵自學成才。人才培養的具體要求,各行各業都有所不同,但總的目標是達到德、智、體全面發展。
3.人力資源缺乏有效的激勵機制和考核制度
企業的考核制度不規范,大多存在以下問題: 考核走過場,不認真。.沒有客觀明確的考核標準,考核主要憑主觀印象和感覺,易受考證者的個人偏見和情緒的影響,無法得到客觀的業績考核結果。大多數企業都沒有把考核結果反饋給員工,并給出改正缺點和今后工作努力方向。
二、企業人力資源管理開發體系的主要作用
1.加大人力資源管理的投資力度
員工所進行的培訓開發活動,不僅可以增加員工個人的人力資本,同時也為企業整體人力資本的積累奠定了基礎。因而,企業進行有效的員工開發是一項產出遠遠大于投入的活動。加大對人力資源管理的投資力度,是再造HRD體系的物質基礎。加大對員工開發的投資力度,并不是盲目地擴大投入資金,而是應該根據企業和員工的需要。制定合理的開發計劃,根據計劃有效地進行投資。有了物質基礎作保障,企業才能夠通過HRD構建具有自身特色的人力資本積累體系。
2.強化人力資源管理的動機
企業戰略是人力資源開發的出發點,企業各種政策從制定到貫徹落實,都需要得到企業各個層面所有員工的關注與支持。企業尤其應意識到優秀人才在企業戰略的制定、執行、維護等方面所發揮的作用,對他們進行特殊的培訓和開發。
3.增加人力資源管理的需求分析
培訓需求是指理想與實際工作業績之間的差值。企業可以通過工作分析、問卷調查、訪談法等方式來確定企業內部的培訓需求,其中包括確定培訓的對象、培訓的內容、培訓的形式等。增加企業內部的培訓需求分析,一方面有利于充分了解員工的需求,及時給予其情感上的關心和心理上的安撫,這樣就可以有效地激勵員工。對員工而言,增加了其工作滿意度、調動了其工作積極性;對企業而言,鞏固了與員工的“心理契約”,為企業的發展保留了核心人才,從而達到了雙贏的結果。
4.加強人力資源管理的監督評估
為了達到最佳的HRD結果,企業對HRD的監督應貫穿其整個實施過程。企業可以通過對開發記錄系統的監測等手段,根據現有情況的變化等及時發現HRD過程中出現的問題并予以更正、調整,從而保證培訓活動的實施不脫離企業的戰略目標。在對企業培訓與開發的效果進行評估時,除了采用科學的評估方法和指標體系外,還應該及時將培訓的結果及時反饋給員工所在部門的管理人員以及員工本人,以幫助員工今后的工作得到更好的改進。
三、完善企業人力資源開發的有效途徑
1.加強人力資源的規劃和系統開發
企業人力資源的開發是一項復雜的系統工程,它包括人力資源的生理開發、心理開發、倫理開發、知識技能和創造力開發等方面。要系統開發企業人力資源,必須加大資金投入,加強對員工的培訓。通過培訓,不僅提高了員工素質,還使他們感受到了對自己的重視和企業發展的前景,從而產生對企業的歸屬感。例如:海爾把增強學習能力、適應新環境作為企業發展之源,投入大量資金,致力于把海爾建設成為“有活力的員工,有活力的組織”的學習型團隊。在人力資源開發上的高投入,為企業的發展提供了源源不斷的動力。
2.合理的人員配置與建立和完善企業的用人機制
所謂配置,最簡單地說,就是將合適的人放到合適的崗位上。人從性格、氣質、興趣到專業都有著巨大的差別,有些人也許適于從事辦公室工作,有人也許適于從事推銷工作,而有的人在管理崗位上能夠發揮其專長。如果各盡所長,對于企業的發展顯見是有利的。因此企業必須牢固確立“人力資源是第一資源”、“人力資源的開發與管理戰略是企業發展的第一戰略”的理念,根據人力資源配置的合理性和有效性原則,確立科學的、靈活的用人機制,為企業生產經營提供人力資源保證。
3.完善人才使用體系和激勵機制提高工作積極性
人才使用是指將人才安排到適當的工作崗位上,并給予一定的條件,做到量才使用,人盡其才,使每個人才能夠充分發揮自己的聰明才智,并對有突出貢獻的員工給予適當的獎勵。從而提高員工的工作積極性,使其在適合自己的工作崗位上能對企業作出更大的貢獻。古語有云“事在人為,物在人管,財在人用”,任何財和物只有通過人的行為才能發揮作用,人才的合理使用是企業獲取最大經濟效益的根本。企業在用人問題上,應堅持德才兼備、任人唯賢、用其所長、人盡其才的用人之道,決不能只憑文憑,也不能光憑職稱論高低,應該看他是否適應崗位的需要、是否能在本職中發揮作用。在一些企業里技術型人才向管理型人才轉變是人才發展的一條路徑,這無不與企業本身需要技術管理型人才和行政權力過大有關。這雖然是留住人才的有效方法,但過于熱衷就容易出現專業技術人員技術不專,管理水平不高的局面。大專、本科生從事幾年技術后,已打下了堅實的技術根基,正是他們在技術上大顯身手的時候,卻多數漸漸步向從事管理工作,技術難以有更高的超越。因而,企業應制定可行的措施,有效地提高技術人員的待遇及權力,讓那些不宜從事管理的技術人才專心搞好技術工作,這更有利于企業發展。另一種在用人問題上受社會廣泛批評的“任人唯親”做法也是不可取的。目前仍有不少企業“唯親近者是用”、“唯家族成員是用”,使企業發展受到嚴重的制約,這種情況必須糾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