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塔城地區沙灣縣三道河子鎮黨校)
社區干部身處社區工作第一線,是參與社區建設、管理和服務的主導力量,他們直接面對社區居民群眾開展工作,其素質高低、能力強弱、作風端正與否直接關系到城市社區黨建工作的整體水平。
一、鎮轄社區干部隊伍存在的問題
由于地方經濟的制約等種種原因,社區大部分干部還是實行聘任制,工資不平衡、工作任務繁重、責大權小、壓力較大,社區管理體制機制不暢、管理激勵機制不健全等問題。嚴重影響了社區干部干事創業的積極性和崗位本身的吸引力,長此以往將嚴重制約社區干部隊伍的良性發展,也會嚴重制約社區建設事業。
1.干部技能單一,無法適應繁雜的行政事務
上級部門的大量工作交給社區直接或間接辦理?!吧厦媲l線,下面一根針”,社區干部 “事多、責大、權小”,很多行政事務下移后,干部政策學習、技能培訓、工作能力無法適應重點工作、臨時工作、階段性工作交錯而至,導致顧此失彼,疲于應付,導致工作效率不高,群眾滿意度缺失。
2.干部構成多元化,待遇差距懸殊
社區干部承擔了過多的事務性工作,不論是工作難度,還是工作繁重程度,都高于機關和行政單位工作人員。但在待遇方面,由于社區干部隊伍的構成呈現多元化趨勢,有事業干部、財聘、大學生、公益崗等類型,在管理上、績效考核上標準統一,但在工資和福利待遇方面卻因人員身份的差異無法做到統一,同工不統籌。
3.工作動力不足,激勵獎懲措施不健全
社區管理缺乏有效激勵、考核機制,社區干部存在干好干壞一個樣的心態。部分社區干部在工作中熱衷于表面功夫,在開展深入細致的工作方面動力不足。
4.教育培訓滯后,定崗定責不清
社區干部學習培訓的機會極少,且形式單一,針對性不強,培訓效果不佳。由于工作頭緒多、業務相互交錯,無法實現專人專崗,很多工作不能統籌兼顧,人員變動性大,干部業務不專,能力不足。
5.缺員比較突出,后顧之憂難解
按照100戶配1名社區干部,各社區都存在缺員現象,且社區干部流動性大,社區維穩值班任務重,正常休假難以保障,工作超負荷,無法實現良性循環。社區聘用干部退休后,按照靈活就業人員發放養老金,醫療及各項津補貼不能與其他單位退休人員同等標準,歸屬關系不明確,干部有后顧之憂。
二、完善和優化社區干部隊伍隊伍的對策和建議
(一)把握根本,在提高素質上“擴容”,在理順關系上“明責”
社區工作紛繁復雜,社區干部只有具備一定的理論素養、較高的政策水平、很強的群眾觀念、依法辦事的自覺性、做好工作的真本領,才能適應形勢發展的要求,擔當起為群眾服務的重任。
1.強化教育培訓機制,提高干部服務本領
要把社區干部的教育培訓列入干部教育的整體規劃。
一要加強思想政治教育。要選擇有效載體,開展主題教育活動和黨性黨風教育,加強對社區干部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宗旨觀念教育、職業道德教育,以及敬業愛崗、奉獻教育,不斷增強社區干部的事業心和責任感。
二要加強業務知識培訓。要針對社區工作的特殊性、復雜性,加強對社區干部的社區黨建、社區服務、社區文化教育、社區衛生、與社區管理有關的法律法規、現代管理、城市規劃建設、領導科學等知識的教育培訓,幫助社區干部改進工作方法,提高工作水平。
三要加強實踐鍛煉。對新招聘的年輕干部,要通過橫向交流、壓擔使用、到街道(鄉鎮)掛職、外出參觀考察等培養方式進行多形式、多崗位鍛煉,增強他們處理復雜問題的能力,豐富工作經驗,促使其盡快成長。
2.理順關系,明確工作職責
結合社區實際,對干部設崗分類管理,讓素質強、業務精的干部從事主要業務工作,對善于做群眾工作的干部專門從事網格管理員工作,對綜合能力弱的個別干部可以負責值班、維穩等應急工作。依照崗位設定績效獎勵,競聘上崗,充分體現多勞多得,最大限度挖掘社區干部個人潛力,激發內在動力,使他們各司其職、各負其責,放開手腳大膽工作。
(二)拓寬渠道,在激發活力上“搭臺”,在培養激勵上“升溫”
社區干部隊伍的管理,需要好的機制來固化,社區干部隊伍作用的發揮,需要好的平臺來展示,建立和完善社區干部激勵機制,使他們干有所為、勞有所得。
1.落實待遇,提升干勁穩定隊伍
一是對于編制沒有落實的社區干部,應讓他們在待遇上有奔頭。每年拿出一定的編制指標,制定嚴格的考試、考核標準,從優秀干部中選拔一部分納入國家事業干部隊伍中。進一步完善年度目標考核制度及具體的兌現獎懲措施辦法,年終必須按考核結果足額兌現承諾;二是對常年扎根基層,特別優秀的社區書記、干部可提撥或調入縣直機關部門輪崗,讓那些沒有下過基層,不了解基層工作的縣直機關干部選派到社區鍛煉;三是打破社區干部身份限制,將所有社區干部工資、補貼納入當地財政預算,保證按時足額發放到位,實現同工同酬,用待遇留人,穩定隊伍。
2.建立選拔任用機制,優化隊伍整體結構
要結合機構改革和社區調整,改革以往單一的選拔任用模式,大膽嘗試新型的社區干部選拔任用方式,不斷優化社區干部隊伍的整體結構。
一是要拓寬視野,多渠道選拔社區干部。按照“公開、平等、競爭、擇優、依法”的原則,對部分空缺的職位通過大中專畢業生中招考等途徑,重新選聘,實行筆試、面試和綜合考察,擇優錄用。
二是要嚴格標準,選優配強社區黨支部書記。在充實社區干部隊伍的基礎上,采取由社區黨支部、居委會組織推薦,鎮黨委考察錄用的方式,選拔一批政治素質好、年紀輕、學歷高、群眾威信高、熱愛社區工作,具有奉獻精神,有較強組織領導能力和一定領導經驗的黨員擔任社區居民黨支部書記,以提高社區黨支部的戰斗力。
三是選拔駐區干部進社區掛職,時間不少于2年,幫助社區擴班子、理路子、促發展,切實抓好社區后備干部隊伍建設。
3.完善考核管理機制,激發干部工作熱情
要逐步把社區黨支部書記和居委會主任納入國家行政干部編制,實行職業化管理,對其它社區干部也要進行科學的定編、定員、定工資,保證隊伍的穩定和福利待遇的正常。在此基礎上,要不斷加強對社區工作和社區干部的考核管理,建立《社區工作目標管理辦法》,年終由街道(鄉鎮)組織考核與考評,考核結果直接與年終評比先進和社區干部年終獎金掛鉤,對考核結果差、戰斗力弱的社區班子要及時進行調整充實。此外,要從關心愛護出發,定期開展談心交心活動,幫助解決各類實際困難;每年評選優秀社區干部,進行典型宣傳,充分調動廣大社區干部的工作積極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