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江大學管理學院會計11101班)
摘 要:我國部分企業的知識管理實踐、我國企業的國際競爭力現狀以及我國國有資產管理體制改革等方面分析了我國企業運用智力資本管理會計的必要性,并對如何促進智力資本管理會計在我國企業的實際運用提出了幾點建議。
關鍵詞:管理;會計理論;企業運用;發展
由于CI管理會計是適應企業知識管理戰略需求而產生的管理會計,伴隨著企業知識管理全過程,為企業知識管理服務。而知識管理是在知識經濟時代首先發端于經濟發達國家的管理戰略與活動,因此,我國大部分企業是否也在推行知識發展戰略與進行知識管理活動,直接決定了Cl管理會計是否有其生存的土壤,有其運用的必要性。在本節,我們結合我國企業的實際狀況來分析企業是否推行知識管理、知識管理效率如何以及企業管理者的選擇動因等方面,以此來探討我國企業運用CI管理會計的必要性問題。
一、我國已有許多企業正進行知識管理,智力資本管理會計在我國企業中也同樣具有生存土壤
進入21世紀之后,知識管理對我國企業來說已不再陌生,通過管理創新,推行知識管理來提升企業核心競爭力的理念在許多企業業已形成,從我們所調查了解到的企業實際經營管理狀況以及各大主流新聞媒體的報道可以證實這一點。如作為目前中國規模最大的生產和銷售乳制品企業之一的上海光明乳業股份有限公司,在中國乳品企業競爭格局日益復雜化的今天,堅持不懈地打造獨特的核心競爭優勢,公司強調發揮管理優勢,不斷提升自身的盈利能力。
在從“生產企業規模化盈利”發展到“市場銷售規模化盈利”的基礎上,向“資本和知識管理盈利”的模式發展。把年中國企業聯合會管理現代化工作委員與全國企業管理現代化創新成果審定委員會聯合舉辦的第十一屆國家級企業管理現代化創新成果的評選結果中可以發現這一點。這一評選結果集中反映了我國企業在深化改革和加強管理方面取得的最新成就,具有廣泛性和鮮明的時代性,基本代表了我國當前企業管理的主流和先進水平以及發展趨勢。其主要特點包括:以整體優化、系統整合思想為指導,做強做大主業,增強企業核心能力;加強科技創新管理,提升企業自主研發能力;實施品牌管理,有效開拓市場;堅持以人為本,探索員工績效考評和薪酬激勵新方式;重視企業文化建設,增強凝聚力,塑造良好的企業形象等等。
可見我國企業管理處在向接近或達到國際先進水平轉變的過程中,開始重視系統實施管理變革,推行知識管理戰略,并提高戰略的執行力和組織的控制力,從而達到全面提升企業核心能力的目標。如青島港(集團)有限公司實施的《世界級大港核心能力的打造與發展》,通過鍥而不舍地打造和發展超前的決策能力、規模化建設與運營能力、大市場開發能力、以人為本的管理創新與執行能力,實現了港口的持續、快速、健康發展。安徽華光玻璃集團公司的《以塑造價值觀為核心的企業文化建設》,以塑造企業的核心價值觀為切入點,按照文化力增強企業競爭力的要求,結合傳統管理向文化管理的提升,通過建立企業愿景、建立學習型企業、完善激勵員工和開發員工潛能的各種規章制度,做到了承認員工價值所在、支持員工價值追求、引導員工價值提升、保障員工價值實現。
二、高等院校與其它培訓機構應加大對實務界的管理會計理念與方法的培訓力度
當前我國企業各層次管理者所參加的培訓應該說不算少,但包括高等院校和管理咨詢公司所提供的培訓內容卻忽略了先進的管理會計理念與方法,而這些內容實際上是管理者在管理實踐中所十分需要的管理方法,如前述戰略投資評價、戰略業績評價等方法。我們查閱了進兩年來大量的報紙和情況雜志(如企業管理)所提供的管理培訓項目和培訓內容,無論是短期的管理專題培訓,還是較長期的針對實務人員的MBA與EMBA的培訓,都較少涉及包括CI管理會計在內的當今先進的管理會計理念與方法,這與國外的同類培訓中對管理會計理念與方法的重視形成了較大的反差。因此,我們建議在對各層次管理人員的各類培訓課程中,應重視對包括CI管理會計在內的當今先進的管理會計理念與方法的培訓,使之為各層次管理者充分了解,只有在為使用者所了解的基礎上才能促進管理會計方法的運用。
三、企業應更新傳統資本觀念,為運用IC管理會計提供人員與信息準備,并不斷探索行之有效的具體IC管理會計方法
應該說,前面所探討的Cl管理會計的內容與方法,包括CI計量方法、相關投資決策方法、納入CI要素的預算與業績評價體系等,均較為簡明,而且大部分方法都立足于CI管理實踐,操作性強,具有較為普遍的適用性,我國企業應用或在應用過程中發展這些方法一般不會存在技術障礙。我們認為企業應采取如下三方面的措施來加強CI管理會計的運用:
第一,企業應更新其傳統的資本觀念觀念,確立和接受智力資本新理念,并將計量和報告CI視為促進自身進行管理創新和提升管理效率的重要手段。唯有如此,才能密切結合自身的知識管理實際,緊跟時代步伐,重視并運用CI管理會計。為此,企業采取適當的方法與途徑,如通過咨詢、學習、培訓、宣傳等各種途徑使各層次管理者以及全體員工認識到知識管理與CI管理會計的重要性。
第二、企業還應為Cl管理會計的實際運用提供充分的人員配備與信息準備。據調查,當前我國大多數企業基本沒有專職的管理會計人員,管理會計職能基本上自己采用了平衡計分法,還在此基礎上開發出軟件產品,將平衡計分法的思想溶入其績效管理軟件,該產品在云南、廣西、東北的電力系統均有采用。但總的說來,CI管理會計在實務界并未普及,方法的運用也不系統。
參考文獻:
[1]葛家澎,余緒纓:《管理會計》,《會計大典》第5卷,北京:中國財政經濟出版.
[2]顧乃康:“現代企業理論的新發展:企業知識理論”,《經濟學動態》,1997年第11期
[3]管益忻:“培育、強化企業核心能力:啞待劃清的十個界限”,《南開管理評論》,2000年第5期.
[4]郭道揚:“20世紀會計大事評說(六)一20世紀管理會計的產生與演進”,《財會通訊》,1999年第6期.
[5]郭永清:“比利時管理會計的發展及對我國的啟示”,《會計研究》,1999年第12期.
[6]國家財政部等四部委聯合發布:《國有資本金效績評價規則》,1999年6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