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省昆明市呈貢區斗南街道辦事處)
摘 要:隨著社會經濟的不斷發展,人民生活水平不斷提高,在物質生活不斷提高的同時,人民群眾對文化生活的需求也日益增長。社區建設已成為我國城市建設的重點,而在搞好社區建設的過程中,社區群眾文化建設又是非常重要的一個環節,開展好社區群眾文化的建設活動,不僅僅有利于增強社區建設的規范性,還有利于提升社區建設的整體質量和文化品位。在文化與經濟發展互相促進、互相交融的今天,社區群眾文化的發展也對改善地區投資環境,形成良好的社會氛圍,提高地區經濟品質,建設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等方面起到了重要的推動作用。通過開展社區群眾文化活動,可以豐富人民群眾的精神生活,協調社區鄰里關系,提高群眾的文化素質和道德修養,從而為經濟與社會的發展奠定良好的基礎。就如何開展好新時期社區群眾文化活動,我結合工作實際,談談自己的一些觀點。
關鍵詞:文化 ;社區活動 ;發展規劃;文化需求
一、要給群眾文化活動一個正確的定位
群眾文化活動是人民群眾以自身為活動主體,以娛樂方式為主要內容,以滿足自身精神生活需求為目的的文化活動。正是因為主動參與,群眾在活動中才能實現自我教育,獲得情操陶冶和審美享受,并在健康的審美享受中建立和升華高尚的審美趣味,提升自身的文化藝術修養和境界,人們在群眾文化活動中體驗到其它文化活動所沒有的愉悅。同時,群眾文化活動的廣泛開展,既烘托了城市的文化氛圍,又提升了城市的品位,它是其他大眾文化和娛樂文化所不能替代的。
二、要制定群眾文化切實可行的發展規劃
要切實搞好社區文化,只有制定社區文化建設的總目標和具體目標責任制,才不至于使這項工作處于盲目發展或停頓狀態。目前社區文化建設的總目標是通過一系列的社區文化建設,來提高居民的道德、文化和身體素質,進而促進精神文明的提高。具體目標主要有:重視學校青少年教育,培養適應當今社會的新型人才;有效地進行法制宣傳教育,提高居民法制觀念;倡導倫理道德教育,提高居民的道德文明水平;開展好社區文體活動,全面提高居民的健康水平。目標確定了,據此結合社區的實際情況,制定出社區發展規劃,在規劃的指導下制定出實施方案和計劃,才能為社區文化建設打下基礎。
三、組織開展群眾文化活動一定要符合群眾的文化需求
傳統的群眾文化活動,形式單一枯燥,已經不能滿足人們的文化需求。市場經濟的發展,文化活動多元化的選擇給傳統的群眾文化形成了一定的沖擊。傳統的群眾文化必須做出改變,以滿足不同群眾的不同文化需要。我們只有開動腦筋,以創新的精神改變傳統群眾文化活動僵硬死板的模式,我們的群眾文化活動才能為廣大群眾所接受和喜愛。當前,在農村很多鄉鎮外出務工人員較多,留守的人員以中老年人、家庭婦女和少年兒童為主。我們要認真研究他們對群眾文化活動的需求是什么,盡量組織開展一些他們熱心參與的群眾文化活動。比如老年楹聯書畫活動,老年戲曲愛好者活動,廣場舞蹈、腰鼓表演,少兒藝術培訓,少兒讀書閱覽演講活動等。
四、要建立一支高素質的社區文化建設工作隊伍
隨著改革開放的步步深入和廣大居民從溫飽型生活向小康型生活的過渡,群眾性的文體娛樂活動日趨活躍,廣大居民的社區文化需求和參與愿望也日益增強。為開展好這項活動,應選聘好社區工作人員,培養一支群眾文化業余骨干力量,建設好街道文化活動站,發展居民小區文化活動場所,以適應居民就近娛樂、就近健身的需求。建立群眾文化藝術人才檔案,全面掌握他們的基本情況。利用一定的時間對社區各村、各單位的文藝表演、書法繪畫和體育等方面的人才情況進行調查,掌握他們的基本情況,分類建立檔案,并及時更新,以便更好地開展文化活動。形成豐富多彩的社區文化網絡,如建立校外紅領巾大隊、特長兒童藝術演出隊、青年舞會,開展秧歌大賽、歌唱比賽、書畫作品展、籃球比賽;組織老年人打門球、扭秧歌等活動;組織社區藝術團,為居民義務演出;舉辦展示新農村描繪新生活為主題的“農民藝術節”、大型廣場鄉土藝術匯演;組織推廣廣場健身舞普及等活動。大力發動居民廣泛參與社區文化活動,促進身心健康。
五、要把社區變成法制宣傳教育的陣地
伴隨經濟的發展,法制與居民的關系日益密切。要想提高居民的整體素質,在居民中開展普及法律知識,普遍提高居民的法制觀念是重要的一環。通過這一措施使居民由理論懂法,進而遵紀守法,以達到社會的安定,同時也可充分利用法律武器維護自身的合法權益不受侵害。社區可通過大型展覽、宣傳欄、印發學習材料、訂閱法制類報刊等各種途徑,使居民全面了解婚姻、計生、合同、協議等法律法規,熟悉治安、交通、消防、市容環境衛生等有關條例。增強居民的守法意識,使社區環境更加安定,廣大居民實現安居樂業。
六、要大力開展各種豐富多彩的社區文體娛樂活動
開展社區文化活動,一般以學校、文化館、俱樂部、閱覽室、錄像廳、舞廳等公共設施為陣地,在社區范圍內創造文化生活環境,以豐富群眾的文化生活、陶冶精神情操為目的。開展社區文化活動宜從以下幾方面著手:
一要充分發揮街道黨支部的領導組織作用。在開展社區文化活動中,街道黨支部要組織、協調工、青、婦和文化、藝術團體充分發揮他們的作用,使大家凝心聚力,出點子,創造條件,為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作貢獻。
二要建立和完善必要的文化設施。這是開展社區文化活動的基礎。社區文化設施,根據實際條件可因陋就簡,以適宜活動為先,不追求形式。對城市新建小區在可能的情況下,要充分考慮文化網點的興建,并使之布局合理。
三要注意發揮有關文化、教育、藝術部門和工、青、婦等群眾團體的組織作用和各類群眾文藝骨干的帶頭作用。社區文化活動,一般都是從部分群眾自發活動開始的,如棋類比賽、秧歌表演和京劇清唱等。如加以引導和組織,可以使這種自發形成的文化更有秩序,開展得更加經常,能吸引更多的群眾參加。如能定期請一些專業人員進行輔導,則可出現新的面貌,使這類文化活動提高到一個新水平。
四要從本地實際出發,開展形式多樣的活動,以利于把不同興趣的群眾都吸引到活動中來。要充分利用本地的人才優勢和群眾的文化基礎,把本地的幾個地方分別建成某一文藝形式的活動基地,如舞蹈基地、文學創作基地、美術基地等,這也是開展社區文化活動的一種有效形式。社區文化活動還可以適當開展科普活動、生活知識培訓等。使社區文化活動不僅豐富群眾的文化生活,陶冶情操,還能起到提高群眾的文化素質和政治素質的作用。
七、要通過開展社區文化活動,不斷推進新農村文化建設
群眾文化的發展離不開農村文化的發展,要推進農村文化建設更離不開群眾文化活動的開展,而文化活動又是農村文化建設的生命力,所以我們要積極開展群眾文化活動。
(一)群眾文化活動助推新農村建設
加強群眾文化尤其是農村文化建設,是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內在要求,對于促進農村經濟發展和社會進步,實現農村物質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協調發展具有重大意義。近年來,黨和政府高度重視農村文化建設,采取一系列政策措施著力推進重點文化工程建設,如鄉鎮文化站免費開放、每村每月放映一場電影、建設農家書屋等,并組織群眾開展形式多樣的農村文化活動,達到了富民、樂民、福民、育民的目的,推動新農村建設及小康社會建設。
(二)群眾文化活動弘揚社會正氣
由于農村文化建設相對滯后,一些不健康不文明的、偽科學的甚至反動的東西會乘虛而入。因此,開展豐富多彩的文化活動,可以把更多的群眾吸引和組織到健康文明的活動中來,使他們逐步遠離封建迷信活動和非法邪教組織,從而最大限度地爭取和團結群眾。
開展文化活動貴在長期堅持,不斷拓展、打磨和提升、引導群眾文化向先進文化邁步,力求文化和經濟相輔相成,使廣大群眾都可以得到良好的文化修養。社區群眾文化是廣大群眾參與文化建設并在參與中自我表現、自我教育、自我服務的有效途徑,要順應新形勢,新變化,積極鼓勵和引導人民群眾利用網絡進行文學創作,運用書畫、攝影等展現美好生活,通過詩歌、散文等抒發真實情感,在主動參與中實現投身文化創作的理想,讓百姓在自己的大舞臺上展示自己的才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