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作者通過已往維修經驗,制定合理完整的修復工藝,通過實際應用,達到預期的效果,既能降低成本,又能通過短時間修復,發揮原有的經濟效益。
關鍵詞:液壓缸;裂紋;修復
隨著經濟騰飛,工業帶來極大成效,而作為鋁型材已在生產與生活中廣泛使用,需求量大增,致使此生產設備超時,超負荷使用,以及設備的陳舊老化而產生不同程度的損傷、裂紋等,使生產不能正常運轉,因此,通過修復補裂,使其能達到原來的生產能力。
1 形成裂紋的原因
機件老化,超負荷不規則使用,以鑄件的形式鑄造成的液壓缸,因工藝特點存在不同程度的缺陷,而在外力及操作因素的作用下(如圖1)受壓區P產生一定的壓力以及桿塞的來回磨損、受壓,使液壓區P易產生裂紋。
2 找出數據,制定焊接工藝
3 坡口形式
修復的工件厚度為100mm,這樣對補焊存在較大困難,如用角磨機或氧氣與乙炔切斷坡口不能夠達到理想效果,因此采用AX1-630型焊機,空氣壓縮機,以焊接工件導電形式將Φ7碳棒作電極引弧,利用壓縮機空氣將金屬吹走達到坡口的形成(如圖2),成形后的坡口大小要以表裂紋存的深度來確定,以免坡口較小錯成多層數焊接時不能較好地熔合;而坡口較大也易錯成資源浪費,熔合修復后的區域會加大脆性斷裂,因此必須合理形成坡口,這樣能保證每層焊接縫較好地熔合,使修復后的區域能達到理想效果。
4 焊前準備
為確保焊縫質量,需配有5-6名焊工,輪流進行施焊。以鑄件材料配置相應的焊材如E5016、E5015、E4315等以及木碳(用作預熱或焊后緩冷作燃料)手錘及相關材料與設備。參照工藝表進行焊材與工件預熱,焊材必須進行350~400℃烘干,保證有1小時后放在準備的保溫箱內隨用隨取。而工件要以木碳作燃料進行300~400℃預熱,時間大約4~5小時,可達到相應的溫度。
5 焊接修復
為使修復后的焊縫能達到理想效果,施焊時必須依照工藝表進行,以較小的焊條作底層施焊1~4層(如圖3)。
運條手法要平衡,控制好焊條與工件角度,保證每一層都能熔合焊透,控制好間層溫度,為防止焊接過程中工件接頭的冷卻速度快,導致石墨化過程不能充分進行,致使半熔化區甚至焊縫中的碳常以化合狀態存在,必須在進行施焊過程中加碳燃燒,溫度控制在300~400℃之間,使石墨能充分析出,防止生產白口組織。需以較大焊條(Φ5)施焊時,運條手法也必須平衡,控制好焊條與施焊面距離,以防止弧長不穩定錯成施焊縫產生咬邊缺陷與夾渣現象,影響下道焊縫母材與焊條的熔合性。而焊面層時,施焊縫必須與母材圓滑過渡,焊縫不要過高,以免形成尖角現象,產生應力集中。待焊接工件焊好后,立即用鐵錘進行錘擊,使整條焊縫表面都能錘遍,錘擊頻率為2~3/S,這樣能使較為集中的應力分散,但必須進行整體緩冷處理,這樣更好地消除存在的應力,確保不至于產生裂紋。
6 結束語
以上修復方法能夠在短時間內完成,既能降低成本,保障生產進度,而修復后的焊縫也能夠長時候使用,實用性強。
參考文獻
[1]鄧洪軍.焊接結構生產[M].機械工業出版社.
[2]吳世初.金屬可焊性試驗[M].上海科學技術文獻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