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針對蒸汽機車汽機汽密狀態不良產生的原因進行深入分析,制定解決問題的對策,通過實施取得了良好效果。
關鍵詞:蒸汽機車;汽機汽密性;原因分析;對策
1 前言
蒸汽機車發展至今已有近200年的歷史,伴隨全球科技發展和國家綜合國力的提升,我國鐵路已逐漸淘汰蒸汽機車,取而代之使用內燃機車或電力機車。鐵能集團公司自2003年開始對機車進行轉型,由內燃機車逐步替換原來所使用的蒸汽機車,但從集團公司旅游項目發展前景來看,在較長時間內蒸汽機車仍是集團公司旅游項目主要牽引動力,發揮著重要作用。
檢修蒸汽機車,評定機車汽機汽密狀態是充分發揮機車最大效能的重要指標之一。影響機車汽機汽密狀態兩個主要因素是汽室、汽缸汽密狀態,汽機汽密差說明汽機漏泄損失大,既浪費能源(煤、水、油)又降低機車牽引力,因此在用好、修好蒸汽機車的同時,還要積極對蒸汽機車挖潛改造,對提高汽機的汽密性進行論證,用現代科學技術武裝改造它,仍然是必要的。
2 汽機汽密狀態不良產生的原因及后果
通過春季、秋季對運用機車汽機汽密狀態檢查來看,鐵路運輸部線上運行的三臺機車汽機汽密指標均達不到要求。(煤炭部完好標準規定:汽壓由1.4MPa~0.9MPa時汽室標準140秒,限度90秒;汽缸標準4.0秒,限度27秒)
從秋檢機車汽機汽密檢定值與標準規定值對比:汽室65.7%,汽缸左側67.5%、右側60%可以看出,我部三臺機車汽機汽密指標距標準還有一定距離,下面就汽機汽密狀態不良產生的原因及后果進行分析,以便在對提高汽機汽密性時,提出具體對策。
2.1 汽室汽密狀態不良產生的原因
2.1.1 汽室套狀態不良:汽室套壓裝不良或汽室套有拉傷,直接增加汽室漏泄程度。
2.1.2 氣閥閥桿與閥座垂直度差:閥在給汽時閥凈口面與閥座凈口面不密貼,蒸汽從凈口面漏泄。
2.1.3 汽閥漲圈不良:汽室中心線偏差超限,汽閥漲圈接觸不良。汽閥漲圈突出量小或漲圈折損等。
2.1.4 運用保養不良:機車在運用中,由于缺油、或汽水共騰后,破壞了套面上的油膜:或由于汽室,汽缸吸煙而在缸壁上結成油垢,破壞潤滑,造成汽室汽密不良。
2.2 汽缸汽密狀態不良產生的原因
2.2.1 汽缸漲圈與襯套配合不良:缸套有拉傷或汽缸漲圈與襯套兩者磨耗到一定程度(主要指偏段磨超限),就會引起顯著的蒸汽漏泄現象,磨耗越大其漏泄越嚴重。
2.2.2 勾貝漲圈不良:勾貝漲圈折損或彈簧失去脹力,以及漲圈的合口間隙超過限度,均不能保持汽缸汽密。
2.2.3 油質不良:由于汽缸油質不良,造成運用機車勾貝漲圈或漲圈槽存積大量碳化物,漲圈彈簧失去彈力,不能保證漲圈與汽缸套均勻接觸,造成直接漏泄,使汽缸汽密狀態不良。
2.3 汽機汽密狀態不良產生的后果
2.3.1 浪費機煤、水、油:由于汽機汽密狀態不良,機車鍋爐蒸發的蒸汽就會出現供需不平衡,必然增加燃料及水、油的消耗。
2.3.2 影響機車牽引力:因為機車牽引力受汽機工作能力的限制,汽機汽密狀態不良,直接影響機車牽引力。
2.3.3 增加工人勞動強度:機車燃煤是人工焚火,由于汽密不良,在浪費燃料的同時,增加了工人勞動強度。
2.3.4 影響環境保護:機車所排放一氧化碳、二氧化硫、煤 塵、苯并芘類物質增加了污染大氣。
3 提高汽機汽密的對策
3.1 檢查汽室套
汽室套表面粗糙度Ra在3.2μm以上,偏段磨不大于架修0.3mm洗修0.5mm,工作面劃傷最大深度不大于0.5mm,最大寬度為2mm,總條數為2,另外在更換汽室套時,如發現割傷汽室壁,應及時進行焊修,然后用砂輪將此處修好,方可進行壓套。
3.2 拉汽室中心線
確定閥十字頭中心與汽室中心線偏差不大于0.5mm,并確定十字頭在滑床上的上下偏差不大于0.5mm,內外不大于1mm。
3.3 對閥零件幾個直角的確定
當閥座組裝后,將閥桿用V型鐵調水平,用直角尺檢查閥座與閥桿中心線的垂直是否是90°,其偏差不得大于0.08mm,并同時檢查前后閥座,如不垂直,可將組裝好的閥桿與閥座直接上車床加工,加工閥座前后兩凈口面。凈口面凸臺高度不得低于0.5mm,但不得高于5mm,使閥座不僅與閥桿中心線垂直,而且前后兩凈口面保持平行。
3.3.1 檢查閥體輪凈口面與閥體輪中心線的垂直度
將閥體輪尾部在平臺放平,用直角尺檢查是否垂直,不垂直車削加工,然后將體輪尾部放置平臺上,檢查凈口面與閥體輪軸線的垂直度,檢查如果不垂直上車床與體輪外圓及前端部找正,加工凈口面,其偏差不超過0.08mm。閥體輪凈口面與閥座凈口面內外直徑一致。然后將閥體輪與閥座裝在研磨機上,研磨閥體輪與閥座的凈口面,達到全周接觸。
3.3.2 閥漲圈的選配
(1)漲圈材質為HT20-40,硬度為HB200-240;(2)漲圈工作狀態合口間隙為0.6~1mm,汽室漲圈與槽的側面間隙不大于0.3mm,自由狀態合口間隙應為17±2mm;(3)漲圈工作面表面粗糙度Ra為1.6μm,側面Ra1.6μm;(4)漲圈邊緣應有0.5~1mm的倒邊,距開口25~30mm長度內應制成3mm倒邊;(5)檢查漲圈的工作面與汽室套接觸狀態,用0.05mm塞尺檢查貫通長度不得超過100mm。除以上幾項工作外,導套及潤滑系統、主蒸汽管、過熱管,均應符合規定要求。
3.4 檢查汽缸勾貝漲圈彈簧
上游型機車勾貝漲圈均采用分解式漲圈,分解式漲圈的汽密性主要依賴于彈簧的質量,對彈簧的主要要求是,具有足夠的彈力,在組裝后應成真圓及四周彈力均勻,保證漲圈與汽缸套能均勻接觸,未達到上述要求,所以選配漲圈彈簧時,要根據漲圈彈簧尺寸規定進行。檢查漲圈時,彈簧直徑磨耗超過1mm應更換,彈簧的自由開口不得大于設計尺寸的25%,并不得小于設計尺寸,小于設計尺寸可加熱處理恢復或冷調復原。
3.5 對汽缸勾貝進行技術改造
原設計勾貝漲圈符合汽缸汽密要求,但由于汽缸套偏段磨過限或其它因素,降低了汽缸汽密,為進一步克服上述不良現象;加強汽缸汽密性能,對汽缸勾貝進行技術改造,在原設計汽缸勾貝兩道漲圈中間;增設一道聚四氟乙烯漲圈,漲圈寬度為12mm,高度為20mm,其漲圈直徑可根據汽缸直徑(530~549mm)進行切口。根據聚四氟乙烯漲圈受熱膨脹系數,漲圈鋸一個合口即可,且工作合口為1~2mm,同時由于氣缸內是過熱蒸汽溫度較高,聚四氟乙烯漲圈膨脹將對口脹滿,即成為類似無開口漲圈,并于汽缸壁密貼,無論勾貝前方或后方進汽均可,隨著蒸汽溫度的升高密貼愈好。在SY1751機車架修時以實驗裝入,在實驗時將汽缸后排水閥墊起,打開調整閥保持5分鐘未見汽缸排水閥有明顯排汽現象。根據冶金運輸學會牽引力委員會資料,聚四氟乙烯結晶轉變溫度327℃,而根據中國鐵道出版的蒸汽機車熱工技術,建設型機車蒸汽溫度在1.5MPa時,過熱蒸汽溫度只有300℃,由于熱交換的損失,這種改造是可行的。由于采用新工藝、新材料對機車汽機汽密進行改造,使機車汽機汽密性得到顯著提高,收到良好效果,詳見機務段秋檢汽機汽密檢查表。
4 對策實施后產生的社會效益
4.1 提高機車牽引力。
4.2 減輕工人勞動強度。
4.3 節約大量能源(煤、水、油)。
4.4 減少對大氣環境污染。
4.5 提高機車機械性能,延長機械零件使用壽命。
5 結束語
機車汽機汽密在檢修提高后,需要在一定期間內保持良好狀態,只有這樣做,才能提高機車牽引力,獲得良好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所以有必要對汽室、汽缸汽密性進行論證,加強機車中間檢修(洗修)質量,同時運用機車乘務員要注意日常保養,使之發揮最大工作效能。
參考文獻
[1]鮑維千,黃問盈.蒸汽機車結構與原理[M].中國鐵道出版社.1985,(08).
[2]鐵道部機務局組織編寫.現行蒸汽機車段修[M].中國鐵道出版社.1992,(12).
作者簡介:劉明強(1964-),男,工程師,2009年畢業于遼寧工程技術大學機械工程及自動化專業,現任鐵法能源公司鐵路運輸部修造公司副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