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隨著人們在生產和生活中對電能需求量的不斷增加,電力用戶不僅注重電力企業的服務質量,同時也對其供電的可靠性有了更高的要求。文章從配電網供電可靠性的重要性出發,分析了影響供電可靠性的因素,并進一步對提高配電網供電可靠性的技術措施進行了具體的闡述。
關鍵詞:配電網;供電;可靠性;措施
前言
電力企業在正常的生產經營過程中,其各項經濟指標中以電力系統供電可靠性指標為重點,其不僅可以有效的反映當前電力企業的生產技術水平,同時還能對裝備水平和企業管理水平得以重要的體現,最為重要的是,供電可靠性指標是衡量一個城市總體經濟發展水平的基礎。要想實現供電的可靠性,則需要保證供電各項指標得以實現的情況下,用最經濟的運行方式向用戶源源不斷的供應優質、合格的電力,從而實現電力企業的質量管理和安全管理。
1 配電網供電可靠性的重要性
電力系統供電的安全可靠性與配電網具有非常重要的關系,配電網將電能直接輸送到千家萬戶,對國民經濟發展和人們生活水平有著直接的影響,所以其供電的可靠性是尤為關鍵的。在一項不完全的統計中得出用戶大部分的停電事故都是由于配電網故障所導致的,所以配電網供電可靠性水平則顯得非常重要,關系著用戶正常的用電。
配電系統用戶供電可靠性是衡量供電系統對用戶持續供電的能力的一個主要指標,它指在統計期間內,10kv配電網對用戶有效供電時間總小時數與統計期間小時數的比值:
供電可靠性=[1-Σ(每戶每次停電時間)/(總用戶數×一年的小時數)]×100%
配電網屬于電網結構中直接與用戶相連的部分,所以其可靠性備受用戶的關注。電力企業通過中壓配電網實現各街道的覆蓋,同時又以低壓配電網與用戶相連,從而實現向用戶供應電能的需求,所以一旦配電網發生故障,則會直接導致用戶無法實現正常的用電需求,給用戶的正常生產和生活帶來嚴重影響和不同程度的經濟損失。
2 影響供電可靠性的主要因素
2.1 配電設備和配電線路故障
配電設備的設計性能、制造和安裝的質量;設備的自動化程度;配電線路的傳輸容量及裕度;繼電保護和自動裝置動作的正確性。
2.2 配網自動化水平
目前我國配電網的自動化水平處于一個較低的程度,一旦發生事故,需要較長的時間進行處理,這樣就導致停電時間較長;同時在人工倒閘及人工數據采集時無論在技術水平上還是管理手段上都處于一個較為落后的層次上。
2.3 配電網絡結構
配電網絡在結構布局上存在著半徑大、涉及面較廣等不合理的情況,這樣一旦停電則會導致停電面積較大,或是整條線路都會同時停電的情況。
3 提高配電網供電可靠性的措施
3.1 完善配電網網架,縮小停電范圍
在我國目前的配電網供電模式中還是以傳統的架空線;35kv、10kv、0.4kv電壓供電;直饋方式三種方式為主的模式,此陳舊的供電模式使我國的供電技術和可靠性都處于一個較為低下的水平。同時隨著城市化建設進程的加快,城市中高層建筑、環境綠化及居住規范化的要求下,供電網的不規則分布給城市的生活和環境也帶來了較大的安全隱患。所以在當前為了有效的保證配電網供電的可靠性,需要增加“功能相同的元件”做好后備需要,同時加強對配電網優化的水平,改變現有的供電模式,使配電網結構得以進一步的優化,從而實現真正的環網供電和多電源供電的模式。另外,要確保配電網結構的合理性,確保供電半徑和供電負荷都處于一個科學、合理的水平之內。
3.2 采用先進設備,實現配電網自動化
通過先進的實時監測設備實現對配電網中各元件的運行工況的有效監測,從而對配電網的運行情況有一個及時的了解,對預防故障的發生起到積極的作用。同時隨著各種高新技術在配電網中的應用,使配電網的自動化程度得以提高,這樣即使配電網運行中部分元器件發生故障,則系統也能自動的將故障段與正常線路進行斷開,從而保證正常線路的供電。隨著時代的不斷進步,在配電網運行中,各種新技術和新設備不斷的應用到運行中,配電網也在向著自動化、智能化的方向發展。在實施自動化的過程中,要針對配電網的實際運行狀況選擇科學合理的管理方案,保證配電網的穩定運行。科學技術是保證發展的基礎要素,所以先進設備的選擇非常重要,要善于利用先進設備,最大程度的控制故障的發生幾率,保證電網的安全穩定運行。
3.3 配(供)電管理系統的應用
在很長一段時間,我國對供電系統中計算機監控和信息管理系統進行了長期的研究,使其得以進一步的發展,這對供電可靠性的提高起到了積極的作用,有促進了經濟效益的提升。目前,隨著技術水平的不斷提高,配電管理系統在不同工作領域的自動化程度都得以進一步的提高,開始向綜合化和智能化的方向發展。目前正在研究的配電管理系統是在能量管理系統的基礎上發展起來的綜合自動化系統。它是一個以電力系統中配電系統,直至用戶控制與管理對象,具備數據采集與監視、負荷管理控制、自動繪圖與設備管理、工作順利管理和網絡分析等功能的計算機控制系統。
3.4 改革停電檢修制度,計劃管理停電
在對電網進行檢修的過程中,以往的很多手段都是通過停電來完成,這樣不僅影響到工業生產以及人們的日常生活,同時也會影響到電網的穩定運行。所以說為了提高供電效率,應該在思想觀念上有所轉變,對于可以不停電的作業,最大限度的實施帶電檢修,對于必須停電檢修的線路,可以實行分段分時檢修,盡量的減少因為停電所帶來的損失。在對電網實行檢修的過程中,應該實行精細化作業管理,提高檢修的效率,對于停電檢修的制度要從思想觀念上有所轉變,實行計劃管理停電作業,最大程度的保證電網的高效運行。目前,停電方式主要有3種:(1)計劃停電。(2)臨時停電。(3)夜間停電。
3.5 加強配電網供電可靠性管理
要實現配電網供電的可靠性,則需要建立專門的管理機構及配備專門人員對各項工作進行管理,通過供電可靠性知識的培訓、基礎臺帳及基礎資料的管理等工作,使配電網的供電可靠性得以提高。要建立科學的供電可靠性統計分析系統,并將系統的數據統計、維護工作落實到責任單位,確保數據統計的完整性、準確性和及時性。以精確統計支撐精確管理,強化供電可靠性指標管理,完善供電可靠性責任傳遞機制,強化指標管理,將可靠性指標逐層量化分解到基層運行單位,并責任到人。
4 結束語
隨著電力系統的快速發展,配電系統可靠性已越來越成為當前電力企業工作中的重點,且隨著用戶需求及技術的進步,供電可靠性將會取得更快的發展。從而實現電網的安全運營,為用戶提供優質高效的服務。
參考文獻
[1]區家輝.提高10kv配電網供電可靠性的措施[J].湖北電力,2005,(3):61-62.
[2]鄭宗安.提高供電可靠性的探討[J].中國電力,2002,(4):32-34.
[3]吳金民.談如何提高供電可靠性管理[J].中國科技信息,2006,(1):1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