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隨著經濟的不斷發展,企業在發展的過程中經常會出現很多的問題,為了使企業可以更好的發展,經濟監督體系不斷對企業進行監督是非常必要的。在經濟監督體系中,會計監督的地位是非常重要的。在企業中,會計監督在很多的方面都是存在著不足的。為了使會計監督體系更加的健全,在企業中就應該重視會計監督體系的建設,同時對企業的資金運動情況要及時的掌握,對會計人員的監督職能要進行強化,只有這樣,企業在發展的過程中,才能有更好的發展前景。
關鍵詞:企業發展;會計監督;策略
為了更好的促進企業的發展,國家出臺了很多的政策法規來確保企業的發展可以順利的進行,在會計監督體系上逐步實現了企業內部監督、社會審計監督和政府監督三種監督方式來確保企業的發展。企業內部監督主要是通過單位內部來實現監督的,通常是由企業的會計師來完成的。但是在很多企業中,監督體系的作用根本就沒有得到很好的發揮,在進行企業內部監督的時候,會計監督的職能根本就沒有得到充分的發揮,使得企業在會計風險問題上出現了很嚴重的逃避現象。為了使企業在發展中獲得更好的發展前景,一定要將企業的內部管理工作做好,其中會計監督的職能要得到充分的發揮,使得會計監督體系可以更好的發揮作用。
1 我國現有的企業會計監督體系的缺點
在實行會計監督體系的時候,很多的企業都沒有做到充分發揮會計監督的智能,這樣就使得會計監督體系存在著很多的不足和缺點,主要體現在以下幾點。
1.1 會計監督體系建設方面存在的不足
在企業進行會計監督體系建設的時候,要做到監督內容的明確,在實際的工作中,經常會出現對經營活動的監督不能夠做到非常的清楚,在企業的監督中,企業的經營者是監督體系的主導,對會計人員進行監督授權,然后會計人員對企業的經營活動進行監督,但是在進行監督的過程中,會計人員的權利是非常有限的,這樣就會導致監督過程中出現很多受限制的情況。除了這種情況的存在,會計人員對經營活動進行監督的時候經常會受到時間的限制,使得會計人員的監督在時效上是非常落后的,在進行監督的過程中對經濟責任和經濟行為進行劃分的時候經常會受到時效性的影響。在企業的會計監督中,通常都是在經營活動發生以后進行監督,這樣就使得會計監督失去了意義,在企業的經營活動監督中,社會審計監督也是一種非常常見的形式,這種監督主要是有專業的會計師事務所來進行監督工作,在進行監督的時候,主要是由注冊會計師來進行監督,但是在現實中,會有很多情況出現影響注冊會計師的監督,導致監督過程中會出現很多的因素影響監督的結果,使得社會審計監督逐漸與企業的實際情況出現分離,使得監督的結果成為不可信的。在會計監督體系中,政府監督也是重要的組成部分,但是在實際的工作中,政府監督因為缺乏威懾力,也在逐漸的喪失監督的意義。在政府進行監督的時候,通常監督的手段都是不會發生改變的,這樣就會使得企業在面臨政府監督的時候,是可以有充分的時間進行準備的,這樣就使得政府監督失去了監督的意義。
1.2 資金管理出現缺陷
近年來,我國的金融體制在不斷的進行革新,銀行也在逐漸實現企業化的改革,現在國有銀行都已經逐漸實現了轉型。這樣就使得銀行在進行管理的時候也在逐漸向企業化的形式進行轉變,銀行在經營的過程中為了獲得更多的利益,在對現金進行監管的時候,是不愿意過多的承受風險的,這樣就使得銀行在經營過程中只是考慮自身的經營目標,使得資金管理上出現問題。銀行是企業主要的資金來源,一旦銀行在資金管理上出現問題,就會導致企業的資金出現問題,對企業的發展是非常不利的。
1.3 會計人員的監督職能不足,會計責任不清楚
在企業中,會計人員進行會計監督的時候,通常都是要經過企業領導人員的授權的,而且在進行會計監督的過程中,只是對授權的部分進行負責。這樣就會導致會計監督工作在企業中逐漸失去意義,在企業中會計監督已經逐漸成為了滿足企業管理者需要的工具。這樣的會計監督工作在監督過程中會逐漸失去監督的職能,會計人員在進行會計監督的時候,一定要依靠政府出臺的會計法律法規來進行監督,但是有些法律法規在實行的過程中是存在著一些問題的,這樣就導致會計監督的作用逐漸成為了虛設。
會計法修改后專門指出會計的監督職權,如有人員違反本會計法或國家規定的其他會計制度,會計人員有權拒絕對其辦理相關事項。同時,會計人員必須依法行使監督職能,不得提供虛假財務報告,銷毀財務資料以及利用公職之便貪污、挪用公款等,這都是會計人員必須履行的職責。新會計法法律責任一章中,對這些違法行為,如利用公司會計張博、報告等從事違法活動等進行了明確的法律責任規定。對會計人員有了更高的要求,有利于會計監督體系的建立與完善。健全完善公司內部財務監督體制一個完善、有效的財務監督體系能夠保證公司會計信息質量,提高公司的管理效率和公司業績,而且有利于我國整個資本市場的有效運轉和國家經濟的迅速、有效發展。所以在公司治理結構中,財務監督體系扮演著重要角色。
2 完善會計監督體系的具體措施
為了確保會計工作能夠有條不紊的進行,就必須制定出一套全面而有效的監督方案。我們可以通過多方面的力量共同作用,比如來自國家機構的、來自大眾輿論的以及公司企業自身的。有了這些監督資源,我們可以從三個不同角度來開展工作。首先從公司外部來看,我們應該明確審計員對公司監督工作的重要性。我們國內目前這方面職能的劃分并不是特別的明確,可以向國外一些做的比較好的國家學習經驗。比如日本,他們在商業法案中明確了一個審計人員的工作內容,即可以同時進行公司生意上的監察和公司賬務上的監察,并且把這兩個部門分而治之,互不干涉。
其次,也應該對公司內部的監事會做出明確合理的工作安排,使各部門的工作健康有序的進行。作為一個尤其敏感的機構,財會部門應該著重監督。在我國的新公司法中明確強化了公司內部監事會對于公司賬面情況的審閱權限,并且還從本質上加強了監事會的建議權和調查權,同時把其他相應職能權限也新加入了其中。由此可見,我國這些年在這方面也是下了不少功夫的。這是一個必然的過程,因為隨著公司上市潮流的熱火,越來越多的老百姓也成為了股民,證券交易量的激增,公司股東對于公司董事的督查也越發松懈,所以在這個時刻提出對于董事會的監察工作是一個必然的舉措。對于監事會職能的強化,不僅要給予其獨有的法律效力,還要延伸其職能的權限,使其可以對公司賬目資料進行檢查,這樣才能真正使監事會發揮其作用。
最后,通過會計參與制度,邀請專業會計師,審計法人和稅務會計共同來制定公司的財務報表。其中股東大會擁有對參與制定財務報表人員的任命權,并且這些參與人會承擔同等效力的法律責任,所以這項工作看起來是具有法律效力和公正的。被任命的參與人此時并不是所謂的外人,而是作為公司董事的一份子,共同合作。
3 結束語
為了更好的促進我國企業的發展,會計監督職能是非常重要的。在企業中,企業的經營活動在監督下更加能夠做到責任明確,同時對企業的發展也是很好的保障。在企業的發展中,要不斷完善監督體系,提升會計監督體系的效率,加強會計監督職能和責任。
參考文獻
[1]呂秀軍.淺談如何完善會計內部控制制度[J].中國商界(下半月),2010(5).
[2]張正哲,崔英仙.加強會計監督的幾點建議[J].中小企業管理與科技(上旬刊),2011(6).
[3]徐玢.現代企業制度下會計監督存在問題及對策[J].ChinasForeignTrade,20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