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習慣了一進會議室就自動坐在第二排,即使自有高見,也不主動發(fā)言的女性,是時候坐到桌邊來,身體前傾,然后發(fā)表自己的意見了!
今天的我們還需要提倡男女平等嗎?在中國,女人早已不再裹小腳,幾乎一半的大學生是女性,一半的工薪階層是女性。男人已經在分擔家務,女人還想怎么樣?“女人每年還有半天‘婦女節(jié)’的假呢,是否也該設立男人節(jié)?”男人們忍不住問。
年僅38歲的法國環(huán)境和交通部長娜塔莉·科修斯柯·莫里塞問我:“既然中國女性普遍都進入了職場,那么請告訴我,為什么我在中國的官員中很少看到女性?”這還真難一句兩句說清楚!在中國的高層管理人員中,女性的確是鳳毛麟角。在美國也出現了同樣的情況,相當一部分受過良好教育的女性在結婚生育后離開職場,或在職場的晉級階梯上止步不前。
為什么不能有更多的女性成為領導者?是不能,還是不愿,抑或兩者都是?有沒有一種無形的障礙,會讓女性在職業(yè)的某個時刻自動放棄上升的機會?職業(yè)女性究竟能不能兼顧事業(yè)和家庭?是我們太貪心了,還是我們的社會沒有準備好?
現實是,雖然在法律上男女平等了,但在通常的社會觀念里,包括女人對自身的認識上,障礙依然存在。2011年的麥肯錫報告里稱:“在職場提升方面,男人靠潛力,女人靠業(yè)績?!币簿褪钦f,男人只要展現未來能做什么就可以升職了,女人則必須證明已經做成了什么。當男人成功了,人們會分析他內在的才能與品質;而女人成功了,人們首先會問“她有什么靠山”。
社會調查顯示,成功的女人不容易受到人們的歡迎,而一個男人若要受歡迎就必須取得成功。如果一個成功的男人離婚了,人們并不會因此低估他的成功;但如果一個成功的女人離婚了,人們則認為她失敗了!事業(yè)與家庭之間的選擇題似乎是給職業(yè)女性特備的。
在中國,幾千年來女人都是通過妻子和母親的角色從而獲得自己的社會價值。無論是舉案齊眉,還是岳母刺字,女人幾乎沒有獨立的社會價值,她們的價值往往通過她們的男人來實現。
正如樹的價值不能只用打多少家具來衡量,女人不應只是傳宗接代的工具,或社會平等指標里的數字。她的價值不是看她做到了什么職位,賺了多少錢,生了多少孩子,而是作為一個活生生的個體,是否擁有了充實豐盈的人生。她應該不受內在或外在的干擾,并擁有自由選擇的權利,無論這些選擇是當總統還是做一名全職主婦,都值得尊敬和欣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