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 要:文章根據實際生產經驗,設計出一種緊密紡小羅拉軸承專用拆卸器,用于緊密紡異型管組件的維護和保養。該拆卸器具有結構簡單、易操作的優點。文章著重介紹了該拆卸器的工作原理和結構特點。
關鍵詞:緊密紡;小羅拉;軸承;拆卸;設計
引言
小羅拉軸承是緊密紡細紗機的重要牽伸集聚零件,在正常的紡紗過程中,由于紡紗車間環境中飛花、粉塵較多,我們經常會遇見小羅拉軸承與內圈抱死或磨損嚴重的現象[1],這樣會造成小羅拉在轉動過程中產生跳動,從而使纖維須條輸送速度不均,進而造成紡紗數據嚴重惡化的現象。因此發現小羅拉軸承磨損后,必須及時進行更換。
1 常規軸承拆卸方法
目前軸承常用的拆卸方法有以下幾種[2]:
(1)敲擊法。用銅棒或者其他軟金屬加在軸承內圈,用手錘輕輕敲下,要求每打擊一次后,就要移一個位置,使內圈四周都受到均勻的打擊力。
(2)拉出法。一般采用二爪或者三爪的拉馬,拆卸軸承時,拉馬勾住軸承內圈,旋動手柄,就可以將軸承慢慢拉出來。
(3)推壓法。用壓力機推壓,注意壓力機的著力點必須在羅拉軸的中心上。
(4)熱拆法。將加熱的機油澆注到待拆的軸承上,待軸承受熱膨脹后,即可用工具拉出。
2 小羅拉軸承裝配的結構特點
本文所述的緊密紡小羅拉軸承選用的是61900-2LS,該軸承屬于微型軸承,參數為22*10*6(外徑*內徑*厚度),與小羅拉過盈配合,一般采用拉馬來進行拆卸。
但是,如圖1所示,小羅拉軸承檔短小,軸承與羅拉端面間隙小,而普通拉馬(如圖2所示)在操作時需要較大的夾持空間,使用常規的拉馬不能便捷的取出軸承,甚至不能取出軸承。
針對以上情況,利用拉馬原理,設計出了一種新型小羅拉軸承專用拆卸器(圖3所示)。該拆卸器改進了普通拉馬拉桿夾持部位過厚的問題,并且解決了普通拉馬工作時橫臂受力后會呈弧狀,拉桿會向橫臂兩端滑動的弊端。
3 結構設計
本文設計的小羅拉軸承拆卸器主要由拉桿1、銷子2、螺桿3、卡箍4、手柄5組成,拆卸軸承時,將螺桿3旋到合適位置,松開兩半圓拉桿1,將拉桿1端部內臺階與小羅拉軸貼合并緊挨軸承,套上卡箍4將拉桿1抱緊,旋動手柄5將螺桿3頂住小羅拉中心孔,半圓拉桿1相應退后從而將軸承拉出。
使用該拆卸器,一人即可操作,不占空間,受力均勻,不會對小羅拉造成破壞。該拆卸器對于外圈破損只剩內圈的軸承同樣適用。
3.1 拉桿
拉桿1(如圖4)是最關鍵部件,其巧妙之處在于設計成兩個半圓結構,如圖所示,拉桿內部設計有與拉桿配合的螺紋孔,端部內孔尺寸小于軸承外圈尺寸且大于軸承內圈孔尺寸,內腔尺寸大于軸承尺寸,直接將軸承包裹了起來。作為直接受力部位,拉桿1需要進行熱處理達到一定的硬度。本文設計的拉桿1的兩半圓是同時加工后線切割而成的,兩半圓之間一致性更好,受力更加均勻。
3.2 銷子
銷子2的作用是將線切割分開的兩半圓拉桿重新連接到拉桿本體上,銷子孔是未線切割前加工下來的。這樣的結構對制作精度的要求比較低,但是裝配后的配合又非常好。兩半圓拉桿通過銷子可以自由活動,針對不同大小的軸承都能配套使用。
3.3 卡箍
卡箍4是用來箍緊可活動的拉桿,不會像普通拉馬那樣向橫臂兩端滑動。拉桿外圈還設計有臺階防止卡箍滑出。
3.4 螺桿、手柄
螺桿3頭部打孔,配合手柄5使用即可帶動螺桿運動。螺桿也可以用普通內六角螺桿加工,配合內六角扳手也是一樣的效果。
4 結束語
本文設計的小羅拉軸承拆卸器結構簡單,容易加工,成本低廉,使用方便、省時、省力,實用性很強。使用本文設計小羅拉軸承專用拆卸工具,不需要敲打軸承就可拆卸軸承,不會對羅拉造成任何傷害,并且拆卸軸承簡便,一人就可操作,省時省力。
參考文獻
[1]艾尼瓦爾·阿皮孜.滾動軸承失效原因分析及使用維護研究[J].煤炭技術,2010.6,1008-8725(2010)-06-0034-03.
[2]宋秀明.拆卸滾動軸承的方法[J].山東農機化,2000:10.
[3]李汝培.軸承的正確拆卸與安裝[J].山東農機化,1994: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