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 要:黑龍江省鶴崗市筒子溝-哈塘山金礦巖漿活動頻繁,構造發育。本文分析并總結了該礦區地質特征及成礦條件。
關鍵詞:金礦;地質特征;成礦條件
1 區域地質背景
1.1 地層
區域地層發育有元古界、古生界、新生界地層。區內地層特征見表1。
1.2 侵入巖
區域上巖漿活動強烈,具有多期、多階段特點。詳見侵入巖特征一覽表表2。區域上脈巖種類較多,從中基性到酸性皆有出露。主要有花崗閃長巖脈(γδ)、正長斑巖脈(ξπ)、閃長巖脈(δ)、閃長玢巖脈(δμ)、細晶閃長巖脈(δμ)、石英脈(q)、偉晶巖脈(ρ)、花崗細晶巖脈(γτ)、角閃石巖脈(ψo)等。本區脈巖分為區域性脈巖和派生脈巖,區域性脈巖與附近巖體無成因聯系,派生脈巖和侵入體有成因聯系。
1.3 構造
區域內構造較為復雜,南北向構造、東西向構造為本區的基本構造格架。
2 礦區地質
2.1 地質特征
礦區大面積發育古生代中奧陶世二長花崗巖巖組。地層僅在工作區東北部和東南部小面積出露元古界大馬河組(Pt1d),東北部小面積出露中生界穆棱組(K1m)地層。
礦區內火山活動,混合巖化作用比較頻繁,不同期次、不同性質的斷裂十分發育,褶皺不發育。工作區斷裂以南北向、東西向為主,北西、北東次之。斷裂性質多為壓性、壓扭性。
礦區內主要礦化有黃鐵礦化、褐鐵礦化。蝕變主要有綠泥石化、綠簾石化、硅化。本次工作發現金礦化帶2條。(詳見表3)。
2.2 地球物理特征
2.2.1 巖(礦)石物性特征
巖石磁性測定采用的儀器為北京地森海物探儀器公司生產的SM-30型磁化率儀。對每種巖性磁性測定結果進行統計。本次工作共測定巖石46塊,統計磁化率K,見表4。
巖石電性測定采用的方法為小四極法,采用的儀器為重慶奔騰數控技術研究所生產的WDJD-3數字直流激電儀。對每種巖性電性測定結果進行統計,本次工作共測定巖石129塊。參數統計表,見表5。
3 礦體特征
通過異常查證,發現金礦化帶2處。一處為Hs-7異常區內TC1004號探槽內7.5-8.0m,寬度0.5m,褐鐵礦化破碎帶,Au品位0.59×10-6;另一處為Hs-10異常區內TC1010號探槽內365-385m,寬度20m,原巖光譜分析結果,Au含量最高值1287×10-9,Au平均含量629.5×10-9。
4 成礦條件分析
本區后期巖漿活動頻繁,且控礦斷裂構造發育,為含金源漿提供了通道和富集空間,構造破碎帶金含量較好。
5 結束語
通過研究總結,本礦區金元素是來源于后期巖漿,南北向、東西向斷裂控礦。本區工作程度較低,有進一步工作價值。
參考文獻
[1]黑龍江省鶴崗市筒子溝-哈塘山金礦預查報告[R].
作者簡介:柴國文(1973-),黑龍江省第六地質勘察院,地質助理工程師,從事野外工作至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