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 要:太河水庫是我市重要的水源地,為保持其水質的優良,淄博市和淄川區劃定了太河水庫水源地保護區,采取了嚴格禁止保護區內新上污染項目、控制上游農藥化肥使用、對庫區居民移民安置等一系列有效措施,確保了太河水庫水質長期保持優良,滿足了對淄川城區和淄博市區供水的水質要求。
關鍵詞:太河水庫;水質;調查報告
太河水庫位于淄博市淄川區東南部山區的太河鄉境內,最大庫容約為1.8億立方米,是一座集防洪、灌溉、工業和生活用水于一身的多用途水庫。它的上游淄河匯集了淄川區的原峨莊、淄河(口頭)博山區的石馬、南博山、北博山、源泉、池上全境及原太河、張莊、東坪及博山的崮山的部分水源,流域面積約780平方公里,年降水量758毫米,年徑流量約為1.50億立方米。它是淄博市最大的水庫,又是淄博市現階段最重要的水源地,現為淄川區及淄博市區近百萬人口主要生活、工業水源地。從1996年市十屆人大常委會26次會議通過的《淄博市太河水庫水源保護管理辦法》把水庫上游及周邊地區被列為重要的水源保護區,用立法的形式加以保護。為配合淄博市環境保護局做好太河水庫水源的保護管理工作[1],淄博市環境監測站及淄川區環境監測站加強了對其水質的監測分析工作,定期對其水質進行取樣分析以掌握其水質變化情況,為環境管理服務。表1為2010年到2012年水質監測的數據匯總表(僅列出主要的監測項目,其它毒理化和有機物項目均為未檢出),表2和表2為評價標準《地表水環境質量標準》(GB3838-2002)(僅列出匯總表中的項目)。
由表1可以看出:各年度pH值、溶解氧、高錳酸鹽指數、化學需氧量、總磷、糞大腸菌群、氯化物、硝酸鹽、氟化物的監測值均達到地表水環境質量標準II類水,即集中式飲用水源地一級標準的要求,其中大部分指標甚至達到I類水的標準。溶解氧基本上達到飽和狀態,化學需氧量、總磷為未檢出,硫酸鹽、氟化物約為指標的五分之一。其它未列出的毒理化(如重金屬等)及有機物項目均未檢出,也達到了集中式飲用水源地一級標準的要求[2]。這說明太河水庫水質優良,完全符合生活飲用水和工業用水的標準要求。
《地表水環境質量標準》(GB3838-2002)(節選)[2]
多年來,特別是《淄博市太河水庫水源保護管理辦法》實行以來,淄博市和淄川區采取了多方面的措施,確實保證了其作為生活飲用水和工業用水水質的安全,特別是一級和二級保護區內嚴禁污染項目的上馬[1],大力倡導科學合理使用化肥農藥,加強上游小流域治理,控制其生活污水排放特別是直排河道,對上游居民采取移民安置以減輕其環境壓力等等。實踐證明,這些措施是有效的,它不僅保護了太河水庫這個淄博市最重要的生活工業用水的水源地的水質安全,也有效保護了其上游的自然生態環境在內的環境安全。
同時我們應該看到,其水源保護區的人民為了太河水庫的水質安全犧牲了很多的發展機會,特別是其工業的發展受到極大限制,很大程度上影響了經濟的發展、收入的增加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為了保持使庫區水質長期保持良好,我建議在嚴格執行《淄博市太河水庫水源保護管理辦法》同時,采取以下保障措施:
(1)應該進一步建立和完善生態其補償機制,使受益的地區的企業和當地財政合理地拿出一部分收入建立生態補償基金,用來補償和提高水源涵養區的人民的生活水平,幫助其發展生產和增加收入,使其不要和其它地區產生過大的差距,不至于產生上一些有污染的工業項目以發展經濟和增加收入的沖動和欲望,這樣也能使太河水庫的水質能有長期保持良好的保障。
(2)應該進一步采取對庫區和上游水源涵養區的居民移民安置的辦法,以減輕這一地區人、土地和資源的矛盾,不至于超過地區的環境承載力,同時也減輕了發展經濟帶來的污染控制和生態破壞的壓力。
(3)要積極引導農民合理使用化肥、農藥、農膜,提倡使用農家肥,發展生態農業,提倡使用無磷洗衣粉,合理控制畜禽養殖的數量和密度,建立一些小型的水處理設施,這樣不僅減小了對土壤和水源地潛在的污染威脅,也有利于改善農村生活環境和生態環境。
參考文獻
[1]《淄博市太河水庫水源保護管理辦法》1996年8月9日淄博市十屆人大第26次會議通過.
[2]GB3838-2002.《地表水環境質量標準[S].
作者簡介:楊準(1973,2-),男,山東省淄博市,現職稱:工程師,學歷:大學,研究方向:環境保護及相關專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