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自從實現改革開放之后,我們國家的城建和發展進入到全新的階段,城市處在一個很顯著的變化階段。規劃就像是城市的腦袋,優秀的規劃,可以讓其迸發活力和生機。城市發展的前提是建設,同時建設還是規劃以及管控的實際內容。管控是發展的保證,規劃和建設以及管控三者是非常緊密的,是一個系統性的項目。只有將這三個要素綜合到一起,才可以帶動城市的進步。
關鍵詞:城市規劃;建設管理;問題
城市本身就是一個非常龐大的體系,站在建設的層次上來看,其涵蓋了規劃建設以及管控三個要素。其中第一個要素是龍頭,第二個是基礎,第三個是保證。建設是發展的前提,是規劃以及管控活動的實際內容。規劃設置好之后,怎樣確保其真正的落實到建設時期,就是人們要積極分析的一項內容了。優秀的城建應是科學和藝術,人工和自然的有效綜合,是多方面效益的有機體。城建是城市發展的前提,優秀的城建設施,能夠為城市的經濟進步帶來動力,發揮出非常關鍵的意義,能夠提升群眾的生活能力,完善生活狀態。優秀的交通網能為群眾的出行帶來很多的便利,提升群眾的生活能力。由此可知,城建能力的好壞會直接的對城市的很多要素產生影響。
管理是發展的保證。同濟大學經濟與管理學院,博士生導師,管理科學與工程系主任,諸大建教授提出面向城市、人類發展的管理三原則:第一,城市要帶動經濟進步。經濟進步是城市發展必然的要素,雖說較快的經濟發展并不一定會使得群眾的福利增加,不過如果沒有經濟背景的話,就一定不會有良好的生活。第二,城市要帶動社會朝著公平化發展。其表示著管控人員不但要分析城市的經濟總數,還應該分析個體收入和財富之間的分配,以及醫療保健等等的內容。第三,城市要確保生態發展有序。它的經濟進步應該是環境友好型的。如果城市的進步是以污染環境為前提的,那么群眾的生活品質必然會受到影響。管控就是發展的保證,是規劃以及建設的關鍵方法。管控的好,城市才會朝著優秀的方向發展。嚴謹優秀的管控,是保證規劃積極落實,城建工作順暢開展的重點內容。如今,我們國家的城市活動面對非常多的問題,比如過分的重視建設,輕視管控。管控思想太差,管控能力較低,是當前發展的關鍵問題。我們常說,三分靠建設,七分靠管控。意思就是說建設雖說重要,但是管控的意義更關鍵。
通過分析我們得知,規劃和建設以及管控這三個要素是一個綜合體,是一項非常全面的社會體系項目。這三個要素必須互相的兼顧,互相帶動,才可以確保城市朝著健康有序的方向發展邁進。
1 城市規劃方面
1.1 打造個性特色鮮明的城市
由于城市所處的空間地理位置、地形條件、氣象條件和自然環境的不同,構成了不同的城市環境空間形態,提供了每個城市區別于其他城市的環境空間特性。城市規劃的一個重要任務,就是要充分認識該城市的山、水、園林和風景名勝等自然景觀要素,發掘、保護、利用、開發、改造自然環境空間特色,在共性中找出個性,圍繞個性建設特色城市。
1.2 保護好、利用好城市的歷史文化
文化是城市的驕傲和無價之寶,保護歷史街區,紐約曼哈頓、舊金山等城市的歷史街區不僅保護完好,而且不斷修繕,展示昔日的輝煌。保護文化和發展經濟并不矛盾,文化品牌可以拉動地方經濟的發展。
1.3 重視園林綠化和城市景觀的規劃
現代化城市的競爭不只是經濟的競爭,更重要的是文化的競爭,環境的競爭。園林綠化是城市的“肺”,通過它進行吐故納新。保護生態環境是以人為本、親和自然、恩澤當代、惠及子孫的偉大事業。公園、綠地的安排是城市規劃的重要內容,應引起足夠的重視。
2 城市基礎設施建設方面
城市基礎設施建設是實施城市規劃,完善城市功能,推動城市發展的關鍵環節,是城市社會經濟發展的基礎。在基礎設施建設的過程中要注意處理好以下幾種關系:
2.1 改善環境與發展產業的關系
如果脫離產業發展的實際需要和財力條件,盲目擴大城建規模和提高城建檔次,只能制造虛假繁榮,而不能帶來產業和城市的健康持續發展。要防止城市骨質酥松癥,在實現城市“長高”的同時,更要使城市“長強”。
2.2 重點項目和一般項目的關系
城市建設在搞好必要的重點工程的同時,應把有限的資金更多地用在“民生”項目上,更多地關注一些老百姓的切身利益,把城市公用設施的觀賞性和實用性、標志性和普惠性很好地結合在一起。
2.3 地上工程與地下工程的關系
在開展好地上項目的時候,還要開展好地下工程。由于城市不斷的進步,當前的發展能力在顯著的提升,地下要積極的設置全新的管線和路網,在一些密集的區域當前的網絡非常混亂,時常的會發生問題,有時候必須要全面的修整才能夠將問題處理好。可以這樣說,到如今,地下項目的隱患非常嚴重。所以,國家要積極的分析,要有決心來開展好地下項目的管控工作,密集區段可修地下綜合管溝。
2.4 硬件設施與人文精神的關系
當前的城建活動,不能夠僅僅靠可見的硬件來支撐。混凝土雖說可以建設很多的高樓大廈,不過它無法打造出優秀的人文精神。任何沒有理性的思想的城市,一群沒有抽象細胞的群體,是無法朝著合理地方向發展邁進的。假如將環境和建筑以及經濟比作使人們的衣服、肌肉和骨頭的話,群眾的人文理念就是城市的腦袋,如果只是有非常健壯的肌肉和骨頭,失去了頭腦,是無法成為一個完整的人的。
3 城市管理方面
3.1 完善規劃委員會制度,維護城市規劃的權威性
經批準的城市規劃具有法律效力。我國《城鄉規劃法》規定:各項建設用地和建設工程,必須符合城市規劃,服從規劃管理,任何人不得擅自改變。在規劃審批過程中,要堅持法治,防止人治,保證城市在經濟社會發展中,不因急功近利和部門利益而違反規劃,切實維護好城市規劃的權威性。
3.2 運用“一書兩證”制度,嚴格按控制性詳規進行規劃管理
出讓國有土地,須有該地塊的控制性詳細規劃,把控制性詳細規劃作為土地出讓合同的一部分,按控制性詳細規劃嚴格控制用地性質、建筑紅線與道路紅線;嚴格控制容積率、建筑密度、綠化率等指標,將基地使用強度控制在一個合適的范疇之內;嚴格控制建筑物退后紅線的距離;提出對建筑高度、交通出入口的方位、建筑主要朝向、主入口方位等方面的要求。
3.3 優先發展城市公共交通
按照因地制宜、統籌規劃、分步實施、協調發展的要求,堅持政府主導、有序競爭、政策扶持、優先發展的原則,加大投入力度,采取有效措施,并確立公共交通在城市交通中的主體地位。
4 結束語
總體上講,在城市發展的時候,必然會存在一些問題,所以規劃管控要有良好的預見性,要預測到經濟發展趨勢,而且要認真的調節方法和措施。我們應該關注規劃以及建設和管控三者的特點,要明確它們的關聯,要實施高效的管控和建設,只有這樣城市才會成為布局良好,功效齊全,生態良好的生存區域,才可以切實的帶動人和自然以及經濟和社會的全面發展。
參考文獻
[1]諸大建.管理城市發展:探討可持續發展的城市管理模式[M].上海:同濟大學出版社,2004.
[2]同濟大學.城市規劃原理,第三版[M].北京:中國建筑工業出版社,2001.
[3]張鴻雁,等.循環型城市社會發展模式-城市可持續創新戰略[M].南京:東南大學出版社,2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