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在進行火力發電廠的建設施工中,使用的施工材料通常是素混凝土,這種混凝土是一種不配置受力的鋼筋混凝土結構。在進行火力發電廠的地面施工中,素混凝土經常會出現裂縫,裂縫的出現對發電廠的地面質量帶來了很大的影響。為了保證施工的質量,一定要對地面出現裂縫的原因進行分析,找到控制的措施。
關鍵詞:發電廠;素混凝土;地面裂縫;控制措施
在火力發電廠的施工中,經常會使用素混凝土進行地面的施工,這是因為,這種施工材料在施工中面層的面積和厚度很大。但是使用素混凝土進行施工也是存在著很大的劣勢的,這種混凝土在施工中抗拉性很差,而且抗拉極限非常低。使用素混凝土進行施工還要對原材料的韌性特別注意,這種混凝土韌性是非常差的。在使用素混凝土進行廠房的大面積施工的以后,要對其抗拉,抗壓以及平整度進行嚴格的控制,同時在施工中,還要對地面出現裂縫的問題格外關注。在使用預制的混凝土進行現澆施工中,混凝土在成形的過程中會釋放大量的水化熱,使混凝土的溫度發生變化,在溫度和收縮力的共同作用下,混凝土非常容易產生裂縫。素混凝土在施工以后出現的裂縫是非常有害的,有些甚至會演變成通縫,對施工工程的質量有很大的影響。為了保證施工的質量,可以對素混凝土的配合比、施工技術以及施工質量進行嚴格的控制。
1 素混凝土面層裂縫的種類
在地面出現裂縫也是有很多種的,通縫經常會出現在梁柱軸線的位置,而且會在一個水平面上出現連續的通縫。地面表面的裂縫會出現在管線通過的面層,這些裂縫是人眼可以直接看到的。還有些裂縫是人眼很難觀察到的,這些裂縫經常是一些細微的裂縫,通常在門洞口的位置。地面出現裂縫一般都是在工程施工的階段,通常在還沒有收到荷載的時候就會出現,所以,這些裂縫的出現對地面的質量影響是很大的。
2 裂縫產生的原因分析
現澆素混凝土地面出現裂縫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幾種:第一,地面在施工的過程中混凝土可能會直接荷載了應力,這樣對沒有多少強度的混凝土來說是十分危險的。第二,在受到荷載的作用下,結構出現次應力,這種情況下,混凝土的對結構次應力同樣是無法承受的。第三,地面結構出現變形的情況,使得混凝土在澆筑以后也慢慢出現變形的情況,變形的過程中,混凝土就會在表面出現裂縫。
在使用素混凝土進行廠房地面的施工階段,素混凝土在沒有收到荷載的情況下也是會出現裂縫的,出現這種裂縫可能是由于混凝土出現不均勻的沉降,或者是混凝土受到的外在環境的影響,溫度的變化和濕度的變化對混凝土的收縮情況影響都是很大的。在素混凝土出現變形的原因里,濕度的變化影響是最大的。在施工工程中,濕度的變化會直接導致素混凝土進行吸附收縮,還有就是,素混凝土在澆筑以后,會出現長時間暴露在空氣中的情況,這時,就會出現素混凝土中的水分快速蒸發的情況,水分的快速蒸發會導致素混凝土快速收縮,收縮的過快會導致混凝土的表面出現變形的情況。素混凝土的水分蒸發可以導致收縮情況加快,這和混凝土本身是水灰比也是有很大的關系的,在水灰比過大的時候,收縮性也會隨之變大。濕度的變化的不均勻會導致收縮情況的不均勻,出現變形的情況也會隨之不均勻,這樣就會導致混凝土的內部出現較大的應力,混凝土內外作用力的不同非常容易導致混凝土出現開裂的情況。混凝土在溫度出現變化較大的時候,也是會出現收縮較快情況的。在夏季進行施工,溫度較高,混凝土在高溫的作用下,會出現收縮較快的情況,進而出現開裂的情況。
3 素混凝土地面裂縫控制措施
3.1 混凝土配合比優化
在進行素混凝土的澆筑施工前,可以在試驗室對混凝土的配合比進行試驗,然后進行試驗澆筑,對配合比進行檢驗。在施工前,對混凝土的采購也要給予重視,要保證施工的質量,就要保證施工材料的質量。可以找信譽好的供應商來進行材料的采購。同時在材料進場的時候要進行嚴格的檢驗,在合格以后,才能進行混凝土的攪拌。在進行混凝土配比的時候,對材料要進行嚴格的控制。砂要選擇天然的中粗砂,砂的直徑要達到一定的要求,直徑不能過大,同時對砂中的含泥量也要進行嚴格的控制;水泥應該采用普通硅酸鹽水泥,而且強度要在規定的范圍以內;對于外加劑的選擇也要做到嚴格挑選。在保證強度及施工工期允許的前提下,盡量采用粉煤灰替代部分水泥。因為普通硅酸鹽水泥的自身收縮會產生變形,而粉煤灰的自身收縮是膨脹變形,有效利用粉煤灰的這一特性,這對混凝土的抗裂性是有益的,同時也可以改善混凝士的和易性,減少混凝土中拌合水和水泥用量,達到控制有害裂縫出現的目的。
3.2 采用分條跳倉澆筑法
為防止有害裂縫的產生,混凝土整體面層的施工一般采用分塊跳倉澆筑法。即根據具體情況,將地面分為寬度均等的條塊進行澆筑施工,條塊寬度一般控制在四米左右為宜,最寬不應超過六米。控制條塊的寬度,其優點在于:施工機具定型,所采用的振搗梁、提漿滾筒尺寸統一,施工操作人員容易控制和掌握。在室內地面上設置永久性的縮縫和伸縫,將大面積混凝土地面分成若干小塊,以釋放大部分變形,減少其約束應力。跳倉澆筑每隔一段,澆筑一段,當先澆筑段的混凝土其初始收縮變形基本趨于穩定后,將先澆筑段外側邊緣彈上切割控制線,采用無齒鋸將其切割整齊,相隔幾天后,再澆筑相鄰段,以形成人為的施工縫,用以削弱施工期間產生的收縮應力。
3.3 混凝土的澆筑、振搗及抹壓
混凝土澆筑時,要堅持做好以下工序:商品混凝土運輸至施工現場耐,首先應在澆筑前做坍落度測試,制作試件用于同條件養護評估混凝土強度,并掌握混凝土的初凝和終凝的具體時間;嚴禁在攪拌車或模板上進行二次加水攪拌;澆筑過程中,混凝土入模時不應集中布料,應采用分散布料,布料后用鐵耙將混凝土基本摟平;混凝士入模后先用插入式振動棒振搗密實,然后用振搗梁振至表面平整,在混凝土初凝時,再進行一次全面抹壓。在混凝土終凝前,再進行有選擇性的抹壓,徹底消除塑性收縮的裂縫。
3.4 混凝土的養護及拆模
保濕養護是防止混凝土產生塑性收縮變形裂縫的根本措施,當混凝土澆筑振搗抹壓完畢后,應立即采用塑料薄膜覆蓋,進行保水養護7天以上。施工時,要特別注意混凝土所處的環境,在大風、干燥和高溫的天氣條件下應加強保水措施,防止因混凝土水分蒸發速度過快而出現早期收縮變形裂縫。加強混凝土的養護,目的是要使混凝士保持或可能接近于飽和狀態,使水化作用達到最大的速度,以得到更高強度的混凝土。
3.5 設置永久性縮縫和伸縫
混凝土施工澆筑24~48小時左右后,混凝土達到一定強度時,可進行條狀分塊。采用無齒鋸彈線進行切割,按設計要求的長度和寬度,切割達到設計要求尺寸的伸縮縫,待地面混凝土性能基本穩定后,再灌注填充材料。
3.6 表面機械打磨處理
當地面混凝土整體強度達到70%以上后,采用打磨機對地面混凝土表面進行打磨處理,這種方法不但保證了地面的平整度,同時對消除大面積素混凝土整體地面的表面不規則裂紋有很好的補償效果。
4 結束語
在混凝土澆筑施工中,出現裂縫是必然的,但是不能因為這種必然就認為混凝土施工裂縫是不能進行控制的。在施工中,有些裂縫是有害的,有著裂縫是無害的,不管裂縫是有害還是無害,對施工工程的質量都會有一定的影響。為了更好的保證施工的質量,施工的單位可以對混凝土的配合比、施工的工藝、施工的技術以及施工的質量進行嚴格的管理控制。對裂縫進行控制,可以更好的促進建筑行業的發展。
參考文獻
[1]混凝土質最專業委員會.鋼筋混凝土結構裂縫控制指南[M].北京:化學工業出版社,2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