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水利水電工程移民問題的有效解決有利于改善廣大移民的生活質量,保障庫區移民的生存和發展。文章主要對水利水電工程移民的幾種安置方式進行了詳細探討,主要有農業安置、非農業安置、兼業安置以及自謀出路四種安置方式,以期為廣大水利水電工程進行移民安置提供價值性的參考。
關鍵詞:水利水電工程;移民;安置方式
1 農業安置
農業安置俗稱大農業安置,其需要堅持以人為本的理念,重視發展農業,將分散安置和集中安置兩種安置方式進行有效結合,以起到很好的安置效果。農業安置方式比較適合應用于社會經濟發展水平相對較低,商品經濟發展速度較慢、人口密度較大以及將農業生產作為重點的中國北方地區及中西部地區。農業安置一般是利用開發荒地、交換土地使用權等多個方式和手段為農民提供相應的土地,為農村的生存和發展提供可靠的保障。
中國的水利水電工程提倡開發性移民,就是要以一份基本土地為依托。移民沒有土地作依托,就沒有比較可靠的經濟收入,沒有基本口糧的保證。由于很多水庫移民文化水平較低,并且又位于經濟發展落后的農村,信息不暢通,如果放棄農業生產改做其他行業,存在較大的風險,經營不善失敗會產生很多的問題。所以,不管采用什么樣的安置方式,如分散插花安置、后靠安置等,最基本的要求是使移民在生活方面能夠有一定的保障。
當前,農村移民經濟發展的重點是投資種植業和養殖業,這些對于文化素質不高的農民來說比較適合,由于種植業需要投入的資金不大,并且能夠在較短的時間內獲得相應的收益,能夠在一定程度上保障農民的基本生活。有的庫區把這種開發方式概括為:解決“金飯碗”(指興修農田,提高產量),栽下“搖錢樹”(指發展林果業),養出“聚寶盆”(指發展養殖業)。從目前我國開發性移民的實踐來看,農村移民安置過程中農業安置是一種非常有效的途徑。
黃河小浪底工程是我國內地采用農業安置的典型案例之一。黃河小浪底工程的位置在我國中西部地區,該工程在建設中將移民安置在了具有一定容量、經濟相對較為發達的地區,部分地區能夠利用水利工程的優勢促進農業的發展,為移民創造出更多的收益。農民得到安置之后,黃河溫孟灘得到了開發,并且還建立了后河水庫,使移民所在地區擁有較好的灌溉條件,土地質量也得到了極大的改善,使移民能夠利用良好的土地資源發展農業,從而實現保障農民基本的生存和發展。
2 非農業安置
非農業安置模式是指庫區移民開始從事第二產業和第三產業,不再需要利用農業用地,不需要將農業生產作為獲得收入的唯一來源。
第二產業安置模式是指使庫區移民在一定的工作崗位上工作,利用現有企業或發展新企業的方法和手段,使庫區移民擁有一個能夠獲得收益的工作崗位,并且能夠將其作為一種長期獲得經濟收入的渠道,能夠滿足移民基本的生活需求。
第三產業安置模式是指利用發展第三產業的方法滿足移民生存和發展的基本需求。在現實生活中,庫區移民可以通過從事建筑業、商業、服務業以及運輸業等第三產業獲得一定的經濟收入,為基本的生存提供可靠的保障。
飛來峽水庫就是應用非農業安置模式的典型案例之一。飛來峽水庫地處經濟發展比較迅速的廣東省,利用將庫區移民安置在城鎮的方式,可以利用靠近澳門、香港的地理優勢,可以通過興辦集市貿易、刨花廠、來料加工廠、燈飾加工廠以及玩具廠等相關產業項目,與此同時,提高農業的發展效率,從而實現解決庫區移民基本的生存和發展的目的,為提高移民生活的質量提供可靠的保障。
我國耕地資源十分有限,單純地依靠農業安置的方法和手段已經難以滿足移民生存和發展的基本需求。非農業安置方式的應用能夠在一定程度上增加移民的經濟收入,提高移民的生活質量和水平,部分移民會從中獲得更多的收益。這種非農業安置模式比較適合應用于掌握專業本領的年輕人以及位于工業化程度相對較高的地區的庫區移民。
3 兼業安置
兼業安置是指非農業和農業相結合的一種安置方式。采用這種安置方式不用過多擔心農轉非過程中具有較高的風險,也不用為從事農業生產收入較低的情況發愁。一般情況下,市場經濟發展速度相對較快、交通比較方便的地區適合運用兼業安置的方法,如城郊結合地區、集鎮等。
珊溪水庫就是應用兼業安置模式的典型案例之一。該水庫位于浙江省溫州市,地區經濟發展速度相對較快,由于水庫所在地區經濟發展速度較慢、生存環境質量較差,并且生產發展條件也不好,因此,將庫區移民安置在經濟發展速度相對較快的地區,并對安置區中已進城多年從事二、三產業的居民實行“農轉非”,以換取他們的士地承包權來安置農村移民,使移民同當地居民一樣,既可以擁有一份土地從事農業,又可以在發達的安置區從事二、三產業,滿足基本生活需要的同時,也可以獲得更多的經濟收入,從而實現提高庫區移民生活質量和生活水平的目的。
4 自謀出路
自謀出路是指移民在得到了各種補償補助之后,在符合一定條件的前提下能夠從自身實際出發自主選擇安置的方式和安置的位置。
移民選擇自謀出路的安置方式需要滿足以下幾項條件:(1)具有多年從商經驗且縣內外城鎮有住房并持有工商部門的證明;(2)在城鎮中庫區移民戶有自己的家庭成員,并且開辦企業或擁有豐富的從商經驗,在擁有經濟基礎的前提下還要持有遷入地鄉鎮人民政府開出的證明;(3)具備經營相關項目的能力并且擁有相對較為穩定的經濟收入,還需擁有當地居民委員會開出的證明;(4)愿意投奔自己的親朋好友,并能夠妥善處理好移民安置的相關問題,擁有公正協議或持有安置地所開的證明;(5)不需要再承包農用耕地,并提出了要與自己子女同住或就地后靠建造住房的六十歲以上的老人;(6)移民戶不再承包耕地,要求從事水產養殖、捕撈、開發水上旅游和農家樂、水上擺渡等職業的。符合以上條件的移民戶,如果提出了申請并能夠提供相關的證明,并且獲得了移民辦審核批準,即不再從事農業,而選擇從事商業活動、務工以及其他相關產業的許可權,庫區移民可以根據自己的實際情況自行安置,自謀出路。自謀出路安置需要按照相關部門的規定嚴格把關,對于那些不在標準或規定條件內的庫區移民戶,要做好移民戶的思想工作,引導他們選擇其他的安置方式,防止出現不必要的麻煩。
參考文獻
[1]馬巍,禹雪中,軒瑋,駱輝煌.西南地區水電開發移民安置方式探討[J].中國水能及電氣化,2011(3).
[2]馬巍,駱輝煌,禹雪中.水電工程移民安置方式研究綜述[J].中國水能及電氣化,2011(4).
[3]馮時,禹雪中,廖文根.國際水利水電工程移民政策綜述及分析[J].中國水能及電氣化,201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