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隨著人們對于生活居住環境要求的不斷提高,建筑物對于施工技術的重視程度也達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在一代又一代建筑工作者的努力之下,樁基工程施工技術逐漸得到完善,逐漸在建筑的歷史舞臺上擔任起重要的責任,各施工單位都開始對這項技術進行了深入的探討和研究,投入了大量的經歷總結相關的施工經驗,事實也證明,樁基技術在解決一些特殊地質條件的地基工程中,確實發揮著無可替代的功能和作用,樁基工程施工的質量直接關系到整個建筑物的工程質量,因此在樁基施工過程中要嚴格按照施工標準進行,在完全掌握各種意外情況的應對措施的同時,及時對可能產生質量事故的安全隱患進行妥當的處理,制定相關的解決對策。文章在闡述樁基施工過程中,技術上常見的問題和造成原因的基礎上,對于處理措施進行了淺要的分析。
關鍵詞:樁基工程;施工技術;問題;成因;對策
引言
樁基礎是土木施工人士在軟弱地基條件下,建造建筑物的一項突破性進展。作為深基礎的經典形式,樁基礎在性能上具有承載能力強、沉降量均勻、沉降穩定時間段、穩定性好、抗震性能優良等特點。憑借如此優質的特性,樁基礎在近幾年的建筑工程中得到了相當廣泛的應用,尤其是在地質條件較差的軟地基上,各類建筑構造都很依賴樁基礎。然而,受到樁基劣的地質條件、隱蔽工程較多等特點的約束,造成樁基工程的施工質量一直不夠穩定,工程質量事故時有發生,給生產安全帶來了很多不穩定因素,給施工單位帶來了嚴重經濟損失的同時,還對工期產生了嚴重的影響。
1 樁基礎施工技術中常見的質量問題
經過近幾年對于施工技術的整理和各工程事故的原因總結,樁基礎施工技術中的常見問題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測量工程誤差過大,放線過程存在錯誤,導致樁位跟圖紙設計出現差異,輕者出現返工,漏樁現象,重者將會使得整個建筑物發生錯位現象;單樁的承載能力由于土質的影響可能造成承載力比設計值低,給樁基的穩定埋下安全隱患;在施工過程中,由于打樁過程的不規范或者樁機存在問題,造成樁在打入過程中豎直方向發生傾斜,導致單樁發生不了建筑功效;預制樁接頭在混凝土建筑過程中出現接頭斷裂或脫離,大大降低承載能力;人為失誤造成斷樁現象,關注混凝土施工過程比較復雜,稍有不慎就會出現失控現象。
發生斷樁事故;灌注樁的樁頂標高達不到設計要求,造成這種情況的直接原因,一方面是施工過程控制不夠嚴格,在混凝土現澆時沒能達到設計標高,另一方面,雖然在表面上達到了設計標高標準值,但是由于樁頂混凝土存在較厚的浮漿層,在清理完成之后,樁頂標高就會偏低。除此之外,諸如離析、樁身夾泥、混凝土強度達不到設計要求、鋼筋籠錯位變形等現象也是樁基施工技術中比較常見的質量問題。
2 造成樁基施工技術中部分問題的原因
2.1 樁的承載力低于設計值的原因
樁的承載能力是樁工程功效中比較重點考量內容,造成承載力低于設計值的主要原因是樁的沉入深度不足或者樁深雖然達到了預定深度,但由于地質條件出現差異,未能進入設計規定持力層。還有最終的貫入力度過大、地質部門提供的地層剖面和地基承載力相關數值不準確或不全面,都會引發承載力不足。另外,諸如樁在打入過程中傾斜程度過大、中間出現斷裂等原因,都會導致單樁的承載力下降。
2.2 單樁出現傾斜角度過大的原因
預制樁的質量達不到相關標準,樁頂出現傾斜或者樁尖端發生變形導致形狀不正,是樁出現傾斜的最主要原因。除此之外,形成單樁傾斜的原因還有:打樁機在安裝中不夠正規,與地面的角度不垂直,導致初始就存在打樁傾斜角度,在打樁過程中出現暫?,F象,重新啟動機械施工時,若機器調整不當,就會出現角度的傾斜;樁錘和樁身在豎直方向上不在同一條直線上,中心線不重合就會在錘擊過程中產生偏心;在打樁過程中遇到體積較大的堅石或障礙物,沒能進行適當的處理,強行進行打樁施工;樁與樁之間的間距過小,加上打樁順序不當,會對土層產生強烈的擠土現象,使得打樁過程中受到橫向側移。另外,若想保證樁在施工過程中不出現傾斜現象,良好規范的基坑開挖環節也是其重要的保障環節。
2.3 斷樁形成的主要原因
除了樁傾斜角度過大,最終導致樁身斷裂的現象之外,還有三方面的原因會導致斷樁的形成。首先,樁在施工過程中的堆放、起吊和運輸支點位置選擇不當,吊點出現偏差都會導致樁在打入之前就存在質量隱患,在強錘擊的作用下難免出現裂痕,最終形成斷樁現象。其次在打擊過程中,樁身的扭曲程度超出控制范圍形成斷裂,這種扭曲主要是在樁制作過程中鋼筋存在彎曲或者細長的樁身在打擊過程中遇見堅硬的石塊或土層,強大的沖力產生彎曲。最后,錘擊的次數控制不當,過多的錘擊數會導致原本設計強度的樁錘擊過重,設計貫入度不足,導致錘擊過度,樁身斷裂。
2.4 樁接頭斷離和樁位出現偏差的原因
在某些特殊的施工過程中,樁的設計長度比較長,受到施工工藝的限制,樁通常在預制和沉入過程中采用分段處理的手法進行。各段時間,通過鋼制的焊接連接部件實現樁的接頭,由于不是一個整體的樁身,所以這種樁的接頭經常會出現斷離的現象,其誘因主要是上下兩部分樁的中心線沒有達到重合或者裝接頭施工質量不達標,焊接尺寸不足等。而樁位的偏差原因相對比較單一,多半是由于測量放線中存在的差錯或沉樁工藝存在缺陷造成的。
3 樁基施工技術常見問題的處理方法
在樁基工程施工過程中,一旦遇到質量問題,施工單位不得自行完成處理和整治工作,必須上報監理部門和承建單位,連同設計單位和地質勘探部門進行綜合的分析和探討,制定出正確的處理方案,經多次審核通過之后,由設計單位發布設計修改通知。在保證事故處理方案安全可靠、經濟合理、不影響工期并能夠有效對未來施工提供方面作業條件的基礎上,充分考量在事故預防和高進措施方面的可行性,保證已完成工程不構成損害的同時,對于后續的工程工序要有積極的影響。例如,在事故發生之后,選擇補樁的方式進行處理,要充分考慮會不會損害混凝土強度不足的周圍臨近樁,防止在一方面事故得到處理的同時,為另一項事故埋下了安全隱患。從技術的層面出發,常見的處理方式有:補沉法。在樁的入土深度嚴重不足,土體自身原因導致土體隆起,最終將樁上抬時,會采用補充沉降的方法解決;補樁法。采用這種方式進行補救,首先要將設計單位、監理單位和承建單位的意見進行總結,制定出合理的補樁方案,在設計單位出具補樁方案之后進行補打。這種方案由于投入的資金較大,會嚴重拖延工期,因此通常會在迫不得已的情況下考慮使用;糾正偏差法。在樁長比較短的情況下,若樁身發生了可控制角度內的傾斜,但未發生斷裂現象或者由于基坑開挖造成的傾斜,可以采用局部進行開挖之后,利用千斤頂進行偏差校正;擴大承臺法。原設計的承臺平面尺寸滿足不了規范規定的構造要求。可用擴大承臺法處理。考慮樁土共同作用。當單樁承載力達不到設計要求,需要擴大承臺并考慮樁與天然地基共同分擔上部結構荷載。樁基質量不均勻,防止獨立承臺出現不均勻沉降或為提高抗震能力??刹捎冒血毩⒌臉痘信_連成整塊,提高基礎整體性或設抗震地梁。
4 結束語
樁基工程從整體工序上看,具有條件復雜、程序繁多、工藝要求高等特點,在技術方面對于勘探、設計和施工質量的依賴性比較高,考慮到樁基施工質量關系到整個建筑的工程質量,因此在事故出現時,要謹慎地進行處理和分析,制定出合理有效的整改方案。
參考文獻
[1]琳衛權.橋梁樁基施工容易出現的問題及處理措施[J].山西建筑,2006,5(10).
[2]鄭磊.鉆孔灌注樁常見質量缺陷原因及防治[J]施工技術,2005,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