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隨著建筑工程的不斷發展,各種新工藝和新材料都廣泛的應用到建筑施工中,對建筑業的發展起到了促進作用。清水混凝土就是在混凝土的基礎上進行的創新,這種材料不僅在外觀上呈現出良好的狀態,同時在性能方面也比較優異。文章對于建筑工程中,清水飾面混凝土的施工技術進行了闡述,為建筑施工技術的提升提供了基礎保障。
關鍵詞:清水;飾面;混凝土
引言
清水飾面混凝土在自然的感官方面具有極強的表現力,在使用清水混凝土施工后,無需再進行其他的修飾。在模板拆除之后,要保證混凝土的表面質量,不允許存在感官缺陷,也不可以出現大面積的掉落和空鼓等現象。現代社會是一個資源節約型的社會,在建筑施工中也強調建筑節能,但是在混凝土拆模以前,對于拆模后的一切都是無法預測的,所以說要在模板施工之前和施工的過程中就要嚴格的控制施工質量。從模板的選擇、設計到內部細節的構造等等,都要嚴格認真的對待,以求施工質量的完美。
1 清水飾面混凝土施工技術
1.1 模板工程
在模板工程中,主要用到的類型為鋼模板、不膠合板以及玻璃鋼模等。其中的鋼模板在施工中的造型容易掌握并且在材料利用方面比較高效,在施工中對于大面積混凝土構件來講,具有很強的約束力,但是在單價方面卻比較高,施工成本大;如果應用木膠合板模板,在造價方面比較低廉,但是在設計造型方面卻具有較大的難度,尤其是在配模的過程中,由于具有難度,所以會浪費掉大量的材料。其在施工中強度比較低,所以如果應用在大面積混凝土施工中,容易導致變形進而影響到工程的質量;應用玻璃鋼模板在設計造型方面比較簡單,易于成形,對于材料的利用率也較高,但是配模過程具有一定的難度,并且材料單價高,在施工的過程中,容易刮蹭到混凝土以至于影響到外觀。所以說在實際的施工過程中,應該充分的結合各種模板的優勢性能,有選擇性的利用,發揮出各自的優勢,確保模板施工的質量。
對于梁模板一般采用鋼模板,梁斷面上鋼模板拼縫部位及梁柱節點拼縫部位粘貼梯形PVC塑料條,并保證粘貼形PVC塑料條的連續貫通,用其在混凝表面形成的規則凹槽來消除模板加工或安裝誤差導致的不規則拼縫;梁柱節點部位則設置為多邊形并在接頭部位做成企口,在梁與梁之間、梁與柱頭使用螺栓連接,而兩個梁的接頭部位則采用特定的定型鋼模;柱模則一般采用整體通高大模板,柱頂部位做縮口處理,對柱模加固時應在分縫部位設置模肋,肋板與縫內側模板頂緊,柱中分縫部位多采用多層板進行預制拼裝,并用多層板設橫向隔板頂撐以便于后面脫模施工。
模板拼縫應保證嚴密,拼裝前應在夾縫內打玻璃膠,背部貼雙面膠,并在柱模陰角部位加設止水橡膠條以免由于拼縫不嚴密導致混凝土漿液外滲;釘眼可采用正面木螺釘并保證其沉入板面1mm左右,上部用膩子補平,若采用背面木螺釘反釘則應保證釘頭控制在板面以下2mm左右,再用膩子補平。
1.2 鋼筋工程
在混凝土施工中,鋼筋是必不可少的,所以在對鋼筋施工的過程中,一定要注意各個施工步驟,確保施工的質量。對于入模的鋼筋,在入模之前,要對鋼筋進行清理,確保鋼筋表面的清潔度,對于入模的鋼筋要對其尺寸進行嚴格的檢查,符合施工的標準,對于保護層的厚度也一定要嚴控控制在適當的范圍內。在對鋼筋進行綁扎的過程中,一定要嚴格按照規范的要求綁扎,連接、錨固以及搭接,每一個步驟都要嚴格的執行,并且保證規范性。在綁扎中,如果有多余的鋼筋頭,應該將其折向混凝土的內部,以免在混凝土的表面發生銹蝕。所以說在關模之前,要對混凝土表面進行嚴格的檢查,保證表面無多余的鋼筋頭,沒有漏筋和漏絲現象,尤其是對于重點部位更要仔細檢查。在墊塊的選擇上,要使用和混凝土一致的顏色,間距的設置應該根據鋼筋的密度來調整,形狀上盡量的使用梅花形,梁底墊塊為正交布置,若存在墻體截面尺寸變換現象則應適當調整鋼筋間距以保證鋼筋在變截面處混凝土澆筑完畢后的外觀質量;應保證保護層塑料膏環顏色及硬度和材料本身的抗折強度滿足要求。
1.3 混凝土澆筑
在施工過程中不能隨意留置施工縫,應保證其和梁、板連成整體墻體,應按照建筑標高留置在板頂面裝飾明縫部位,單向板應留置在平行于短邊的任何位置,對于存在主梁和次梁的樓板應順著次梁的方向澆筑,其施工縫應設置在設計允許的樓板模板拼縫部位。在混凝土澆筑過程中對于梁柱節點鋼筋較為密集的部位宜用小粒徑石子同強度等級的混凝土澆筑,并采用小直徑振搗棒振搗;在進行墻柱混凝土澆筑時應嚴格控制澆筑分層厚度,一般采用帶刻度的尺桿進行控制,并應保證每層混凝土應分兩次振搗,應保證振搗器插入下層混凝土深度為100mm左右,振搗時間不少于30s,最終的振搗效果以表面不出現浮漿并不出現塌陷為止,振搗過程中應堅持快插慢拔,振點均勻布置的原則,在墻柱等部位混凝土澆筑時應保證混凝土自由下落高度不超過2m,當下落高度超過2m時應采用串筒導流,澆筑前應在墻柱底鋪一層30~50mm厚與混凝土同配合比的砂漿,在進行墻體混凝土澆筑時應避免將出料口正對模板。混凝土澆筑完成后為防止收縮應保持澆筑后的混凝土濕潤,并保證在澆筑后12h內進行覆蓋養護,清水混凝土的養護不能少于21d,期間應始終保證混凝土的濕潤,同時應保證一次澆水量不能過大導致其流淌到清水混凝土結構面上。
1.4 拆模及養護
在混凝土的整體造型施工完畢后,要接入混凝土的養護階段,養護是保證混凝土質量的最后環節,所以應該嚴格的對待。拆模的時間應該根據混凝土的強度來決定,在達到充分的時間后再拆模,在拆模的過程中,要確保不會損壞到混凝土的邊角部位,防止掉角和起皮現象的發生。在養護之前,應該先對混凝土進行灑水,保持表面的濕潤,然后用塑料薄膜覆蓋其上。在養護期間,要注意保護好混凝土的現場,嚴禁隨意踩踏,避免受到污染和損壞。
2 結束語
隨著建筑工程的日益發展,在施工材料方面也在不斷的創新,清水飾面混凝土在建筑工程逐漸的得到了普及,對建筑工程的進步有極大的促進作用。清水混凝土施工在外觀上具有強的表現力,并且在性能方面也比較優異,對于建筑工程的質量有重要的保證。在施工的過程中,有許多需要注意的環節,只有保證施工的規范性,才能夠保證工程的質量。清水混凝土作為一種新型的建筑材料,需要經過不斷的施工實踐,才能夠在性能以及施工工藝方面得以完善,為建筑工程的發展做出更大的貢獻。
參考文獻
[1]張曉宏,周軍.清水飾面混凝土施工技術及質量要求[J].黑龍江科技信息,,2009-02-25.
[2]周鵬華,代爽俊,盧松.清水飾面混凝土模板設計與施工技術[J].建筑技術,2004-08-15.
[3]陳曉芳.高性能飾面清水混凝土及其施工技術的研究[J].華南理工大學,2011-10-20.
[4]孫紹福,孫鴻葉.清水混凝土的施工技術要點分析[J].黑龍江科技信息,2010-05-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