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經濟的快速發展,推動著城市化水平的不斷提高。在進行城市建設的時候,建筑工程的施工項目越來越多,現在人們的生活水平也得到了很大的提高,這使得人們在思想意識方面也在不斷的改變。對于現在的建筑施工,人們對施工的質量要求不斷提高。現階段,建筑的施工主要以高層建筑為主,在進行高層建筑的時候,深基坑的挖掘深度越來越深,為了保證建筑的安全性和質量,對基坑進行支護施工是非常必要的。
關鍵詞:高層建筑;深基坑;支護施工
近年來,在進行建筑施工的時候,越來越多的高層建筑在不斷的建設,進行高層建筑的施工,就一定要進行深基坑的挖掘,施工工程的增多也使得深基坑在挖掘和支護技術方面得到了很大的發展。在進行深基坑的挖掘時支護的時候,已經有很多豐富的經驗可以借鑒了。在進行高層建筑施工的時候,還是會面臨很多的問題的,城市在發展的過程中,使得城市建筑在建筑的時候間距越來越小,這樣就會導致在進行深基坑的施工時會出現很大的難度。建筑間距逐漸在變小和近年來房地產業的發展是緊密相關的,在進行深基坑的施工的時候,很有可能對周圍的環境帶來一定的影響,同時也會使施工的工期延長和施工的成本加大。在進行深基坑的支護結構設計的時候,一直沿用以前的設計理論和施工工藝已經不能滿足實際施工的具體要求了,為了更好的做好支護施工,一定要做到與時俱進,避免在施工中出現安全事故。在進行深基坑的支護施工時,施工的質量和安全是同等重要的。
1 深基坑支護結構選擇
在進行深基坑支護結構選擇的時候,要綜合施工單位的具體情況,可以使用同基礎樁相同的類型的樁作為基坑的支護結構。在進行工程施工的時候,如果使用的是鋼筋混凝土灌注樁進行基礎施工,那么在進行基坑支護施工的時候,就可以使用這種類型的樁,在進行施工的時候,可以將樁的直徑縮小,這樣可以節省樁基在運輸方面的費用。在對基坑進行護樁設置的時候,可以采用兩排支護樁的方式來進行施工,這種布置可以在力學方面達到更好的效果。為了改善圍護樁的受力情況,可以減少樁的配筋量。在進行圍護樁的施工的時候,一定要確保圍護樁的防滲性達到要求。在基坑較淺的情況下,在基坑的土壤中,含有大量的磚瓦碎片,在這種情況下,是不適合使用水泥攪拌樁進行施工的,這時樁要盡量使用水泥注漿的形式。在粘土地區進行施工,可以先使用鋼筋混凝土對樁進行加固,但是這種施工的方式只是在粘土地區才適用,對于不是粘土的地區,一定要重新選擇支護的結構。在進行圍護樁的選用的時候,可以對多種方案進行比較,然后根據施工地點的實際情況選擇最適宜的施工支護方式。
2 基坑支護的施工流程
在深基坑支護施工時,施工的流程非常重要,在進行施工的時候,一定要按照施工的工序進行施工。先要進行施工前的準備工作,然后進行支護樁的施工,最后進行土方的挖掘。在施工準備階段,要將施工中將要使用的各種施工機械和施工的材料都準備好。在進行支護樁的施工時,一般都是采用人工挖孔樁的方式進行施工,然后進行鋼筋混凝土護壁的施工,在護壁施工完成以后,就要對防滲墻進行澆筑。在支護樁的施工完成以后,進行土方的挖掘施工,土方的挖掘要分層來進行,同時對挖出的土方要保證及時運走,然后對地基進行清理。在整個施工流程中,要對工程進行實時的監測,對施工的質量進行嚴格的控制,確保施工的安全性。
3 施工階段的控制措施
工程的監理人員要對施工的工程充分的了解,同時對施工場地的情況也要進行了解,這樣在進行管理和控制的時候才能達到更好的效果。
3.1 深基坑工程的施工控制
深基坑工程是高層建筑工程的基礎,它的施工質量將會影響到整個工程的施工質量。深基坑工程主要包括基坑的挖掘、支護施工和防水施工。在施工的時候,深基坑施工是一項非常復雜的施工項目。在施工中,任何的失誤都會導致安全事故的出現,所以在進行施工的時候,一定要對施工單位進行嚴格的要求。在進行施工的時候,要對施工工程的各個施工項目都進行嚴格的控制,嚴格按照施工規范來進行施工。
3.2 深基坑周圍土體防水效果的控制
在進行深基坑施工的時候,如果遇到地下水位較高的情況,對施工工程的危害將是非常大的,所以,一定要做好深基坑周圍土體的防水。在進行防水考慮的時候,要考慮水的來源,在制定防水方案時應從深基坑工程的防水、降水和排水三個方面考慮,根據地質勘察部門提供的地質資料,深入分析地下水的成因,了解深基坑周圍環境,對周邊有建筑基坑,宜采用以堵為主,抽水為輔,否則會導致基坑周圍土體與水體的流失,使建筑物不均勻沉陷。
4 深基坑支護方案設計及施工中的注意事項
4.1 轉變設計理念
近年來,我國在深基坑支護技術上已經積累很多實踐經驗,收集了施工過程中的一些技術數據,已初步摸索出巖土變化支護結構實際受力的規律,為建立深基坑支護結構設計的新理論和新方法打下了良好的基礎。但是,對于深基坑支護結構的設計,國內外至今尚沒有一種精確的計算方法,多數是處于摸索和探討階段,我國也沒有統一的支護結構設計規范。土壓力分布還按庫倫或朗肯理論確定,支護樁仍用等值梁法進行計算。其計算結果與深基坑支護結構的實際受力懸殊較大,既不安全也不經濟。由此可見,深基坑支護結構的設計不應再采用傳統的“結構荷載法”,而應徹底改變傳統的設計觀念,逐步建立以施工監測為主導的信息反饋動態設計體系。
4.2 建立新的設計方法
目前,設計人員用的極限平衡原理是一種簡便實用的常用設計方法,其計算結果具重要的參考價值。但是,將這種設計方法用于深基坑支護結構,只能單純滿足支護結構的強度要求,而不能保證支護結構的剛度。眾多工程事故就是因為支護結構產生過大的變形而造成的,由此可見,評價一個支護結構的設計方案優劣,不僅要看其是否滿足強度的要求,而且還要看其是否產生環境問題,關鍵在于其變形大小。鑒于上述實際,在建立新的變形控制設計法時,應著重研究支護結構變形控制的標準、空間效應轉化為平面應變和地面超載的確定及其對支護結構的影響等問題。
4.3 大力開展支護結構的試驗研究
正確的理論必須建立在大量試驗研究的基礎上。但是,在深基坑支護結構方面,我國至今尚未進行科學系統的試驗研究。一些支護結構工程成功了,也講不出具體功之處;一些支護結構工程失敗了,也說不清失敗的真實原因。在支護工程施工的過程中積累的技術資料很豐富,但缺少科學的測試數據,無法進行科學分析,不能上升到理論的高度,這是一個很大的缺陷。開展支護結構的試驗研究,雖然要耗費部分資金,經過科學試驗再進行設計時,肯定會節省可觀的經費。通過工程實踐積累大量的測試數據,可對同類工程的成功打好基礎,為理論研究和建立新的計算方法提供可靠的第一手資料。
5 結束語
建筑基坑的開挖與支護結構是一個系統工程,涉及工程地質、水文地質、工程結構、建筑材料、施工工藝和施工管理等多方面。它是集土力學、水力學、材料才學和結構力學等于一體的綜合性學科。支護結構又是由若干具有獨立功能的體系組成的整體。正因如此,無論是結構設計還是施工組織都應當從整體功能出發,將各組成部分協調好,才能確保它的安全可靠、經濟合理。
參考文獻
[1]陶聿君.對深基坑工程支護技術的論述[J].四川建材,2006(4):148~149.
[2]龔曉南,等.深基坑工程設計施工手冊[M].北京:中國建筑工業出版社,19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