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整體地面是建筑工程中重要的一部分,對于建筑的質量以及使用性能都有一定的影響,在整體建筑施工完畢后,要進行地面施工。整體地面施工中,主要應用到的材料為混凝土,或者是由水泥砂漿等構成。在地面施工中,主要有基層和墊層兩部分組成,其施工質量對于建筑的使用性能比較重要,文章對于施工工藝進行詳細的闡述,為建筑工程整體地面施工提供一定的借鑒參考。
關鍵詞:整體地面;水泥砂漿;施工;養護;質量
引言
在建筑工程中,整體地面施工所使用的施工材料眾多,但是水泥砂漿是其中比較常用的施工材料。在水泥砂漿地面施工中,主要是按照一定的配比,將水泥以及砂漿混合后,抹壓成面層。利用水泥砂漿的優勢是成本比較低,施工工藝比較簡便,并且使用壽命比較長。但是同時還存在一定的缺點,在使用的過程中容易起灰以及裂縫等問題,嚴重的影響到使用的質量,對于建筑的室內使用質量有重要的影響。所以為了解決這些問題,下文對其進行了具體的分析,然后提出施工中應注意的問題,為整體地面施工工藝提供了有利的基礎。
1 對組成材料的要求
1.1 膠凝材料
水泥砂漿(樓)地面所用的膠凝材料為水泥,應優先選擇硅酸鹽水泥、普通硅酸鹽水泥,其強度等級一般不得低于32.5MPa。以上品種的水泥與其他品種水泥相比,具有早期強度高、水化熱較高、干縮性較小等優點。如果采用礦渣硅酸鹽水泥,其強度等級應大于32.5MPa,在施工中要嚴格按施工工藝操作,并且要加強養護,這樣才能保證工程質量。
1.2 細骨料
水泥砂漿面層所用的細骨料為砂,一般多采用中砂和粗砂,含泥量不得大于3%(質量分數)。因為細砂的級配不好,拌制的砂漿強度比中砂、粗砂拌制的強度約低25%~35%,不僅耐磨性較差,而且干縮性較大,容易產生收縮裂縫等質量問題。水泥砂漿地面的施工工藝水泥砂漿地面的施工比較簡單,其施工工藝流程為:基層處理-彈線、找規矩-水泥砂漿抹面-養護。
2 基層處理
在面層施工中,重要的是處理好基層施工質量,因為一般情況下,面層都是在混凝土墊層上施工的,而基層是保證面層施工質量的重要基礎。如果基層處理不好,面層將會出現裂縫和空鼓等現象,嚴重的影響到面層的施工質量。在基層施工中,一定要謹慎處理,為面層施工提供一個穩定的基礎。基層的表面要保持清潔與粗糙,嚴禁基層表面有灰塵、油漬等一切雜質,否則在面層施工后,會在中間形成一層隔離層,出現粘接不牢的現象。在面層施工前,要保證基層表面的濕潤,以使面層的粘接性比較高。如果基層的表面是光滑的,在面層施工前,要對基層表面進行鑿毛處理,然后用清水進行沖洗,保持干凈,清洗后要做好保護工作,嚴禁上人踩踏。如果是現澆的混凝土,在其上進行水泥砂漿面層施工前,要確保其抗壓強度能夠達到1.2MPa,這樣才能夠保證內部結構的完整性。
3 彈線、找規矩
3.1 彈基準線
地面抹灰前,應先在四周墻上彈出一道水平基準線,作為確定水泥砂漿面層標高的依據。做法是以地面±0.00為依據,根據實際情況在四周墻上彈出0.5m或1.0m作為水平基準線。據水平基準線量出地面標高并彈于墻上(水平輔助基準線),作為地面面層上皮的水平基準,要注意按設計要求的水泥砂漿面層厚度彈線。
3.2 做標筋
根據水平輔助基準線,從墻角處開始沿墻每隔1.5~2.0m用1:2水泥砂漿抹標志塊;標志塊大小一般是8~10cm見方。待標志塊結硬后,再以標志塊的高度做出縱橫方向通長的標筋以控制面層的標高。地面標筋用1:2水泥砂漿,寬度一般為8~10cm。做標筋時,要注意控制面層標高與門框的鋸口線吻合。
3.3 找坡度
廚房和衛生間是建筑中最容易產生積水的地方,所以要做好地面的排水處理工作。在地面施工中,要找好坡度,保證積水會及時的排出。在地漏的四周要做好泛水措施,泛水要大于5%,以避免積水產生倒流現象,并且在做找平的時候,要處理好各個房間地面之間的高度問題。
3.4 校核找正
地面鋪設前,還要將門框再一次校核找正。其方法是先將門框鋸口線抄平找正,并注意當地面面層鋪設后,門扇與地面的間隙應符合規定要求,然后將門框固定,防止松動、位移。
4 水泥砂漿抹面
鋪抹前,先將基層澆水濕潤,第二天先刷一道水灰比為0.4~0.5的素水泥漿結合層,隨即進行面層鋪抹。如果素水泥漿結合層過早涂刷,則起不到與基層和面層兩者黏結的作用,反而易造成地面空鼓,所以,一定要隨刷隨抹。
地面面層的鋪抹方法是:在標筋之間先鋪上砂漿,然后用木抹子將其拍實,隨著施工的進行,隨鋪隨拍,然后用短木杠將其刮平,刮平時要以一定的標高為依據。刮平的順序要從室內開始,由里向外,直到門口,在達到門框鋸口線的標高后,用木抹子將其抹平,最后用鐵皮抹子進行壓光處理。在壓光的過程中,要掌握好一定的力度,壓光后以表面沒有水紋為宜。如果面層上有多余的水分,可根據水分的多少適當均勻撒一層干水泥或干拌水泥砂漿來吸收面層上多余的水分,再壓實壓光。但是,當表層無多余水分時,不得撒干水泥。
5 養護
對于面層進行的養護是整個面層施工的最后環節,是對面層進行最后質量的保證。但是對于養護的時間以及方式都有嚴格的要求,在面層施工完畢后,如果常溫的狀態下,在灑水濕潤后,要用草墊或者是濕麻袋等鋪蓋其上。但是對于灑水的時間要控制好,如果過早的話,將會出現起皮的現象,如果時間過晚,又會產生裂紋或者是起砂,所以時間的控制非常重要。正常情況下,如果是在夏天,可以在二十四小時后進行養護工作,如果是在春秋季節,可以在四十八小時候進行。養護的全程時間和使用的水泥性能也有重要的關系,如果是普通的水泥或者是硅酸鹽水泥的話,時間一定要在七天以上,如果使用的是礦渣硅酸鹽水泥的話,時間一定要控制在十四天以上。只有在面層的強度達到5MPa以上時,才允許人在地面上行走或進行其他作業。
6 結束語
整體地面施工在建筑工程中的作用非常重要,直接影響到建筑在后期的使用性能以及居住的舒適度,所以在地面施工中要嚴把質量關。其中的水泥砂漿面層施工尤為重要,是目前使用比較廣泛的施工工藝。面層的質量是整體地面呈現在人們面前的表象,直接關系到地面的外觀以及使用性能。在面層施工中,要嚴格按照施工規范執行,做好質量監督工作。隨著社會的不斷進步,在不斷的施工實踐中,整體地面施工工藝將會越來越完善,為建筑的施工質量打下堅實的基礎。
參考文獻
[1]孫瑩,陳水華.超大面積混凝土整體地面施工質量綜合預控技術[J].工程質量,2011-09-10.
[2]夏芳.淺析超大面積混凝土整體地面施工工藝及質量控制[J].科技創新與應用,2012-02-25.
[3]何銳,趙立斌,張士平.大面積無筋混凝土整體地面的裂縫控制[J].哈爾濱建筑大學學報,1999-06-25.
[4]黎桂東.大面積無筋混凝土整體地面的裂縫施工[J].廣東科技,2007-01-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