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市政工程項目施工階段的成本管理是反映施工者管理水平和施工技術水平的一項綜合性指標。成本管理的好壞直接決定項目施工管理的成敗,而要把施工階段的成本管理好,關鍵在于管理方法。
關鍵詞:工程項目;施工階段;成本管理
1 施工成本管理概述
施工成本是指在建設工程項目的施工過程中所發生的全部生產費用的總和。具體包括所消耗的原材料、輔助材料、構配件等的費用,周轉材料的攤銷費、機械費、人工費等,以及進行施工組織與管理所產生的全部費用。
施工成本管理,就是在完成一個工程項目過程中,對所發生的成本費用支出,有組織、有系統地進行預測、計劃、控制、核算、考核、分析等進行科學管理的工作,它是以降低成本為宗旨的一項綜合性管理工作。
2 建立有效的成本管理責任體系是基礎
成本管理責任體系應包括組織管理層和項目管理層。組織管理層貫穿于項目投標、實施和結算過程,體現效益中心的管理職能;項目管理層是執行組織確定的施工成本管理目標、發揮現場生產成本控制中心的管理職能。項目管理層就是通常講的項目經理部。
項目經理部組建后,實行目標成本責任制,關鍵是將成本管理的具體目標落實到人。由項目經理根據各個管理崗位和人員,確定相應成本管理的“責、權、利”。責是完成施工項目目標成本控制指標的責任;權是對責任承擔者為了完成施工項目目標成本控制目標必須具備的權限;利是根據施工項目目標成本控制目標完成情況,給予責任承擔者相應的獎懲。三者須有機統一、缺一不可。
3 明確施工成本管理的任務是前提
施工成本管理的任務主要包括:施工成本預測、施工成本計劃、施工成本控制、施工成本核算、施工成本分析、施工成本考核。
施工成本預測就是根據成本信息和施工項目的具體情況,運用專門的方法對未來的成本水平及其發展趨勢做出科學的估計,也就是在工程施工以前對成本進行的估算。是施工項目成本決策和計劃的依據。
施工成本計劃是以貨幣形式編制施工項目在計劃期內的生產費用、成本水平、成本降低率以及為了降低成本所采取的主要措施和規劃的方案。是建立施工項目成本管理責任制、開展成本控制和合算的基礎和降低成本的指導性文件,也是設立目標成本的依據。成本計劃就是目標成本的體現形式。
施工成本控制是指在施工過程中,對影響施工成本的各種因素加強管理,并采取各種有效措施,將施工中實際發生的各種消耗和費用支出嚴格控制在成本計劃內,嚴格審查各項費用是否符合標準,計算實際成本和計劃成本之間的差異并進行分析,采取有針對性的措施,消除施工中的浪費現象。需按動態控制原理對實際施工成本的發生過程進行有效控制。
施工成本核算就是按計劃的成本支出范圍對施工費用進行歸集、分配,計算出實際施工費;或者根據成本核算對象,采用適當的方法,計算出該施工項目的總成本和單位成本。正確及時地核算施工過程中發生的各項費用,計算并提供各種實際成本信息,是進行各環節成本管理的依據。
施工成本分析是在成本核算的基礎上,對成本的形成過程和影響成本升降的因素進行分析,以尋求進一步降低成本的途徑,包括對有利偏差的發掘擴大和對不利偏差的糾正。成本分析是關鍵,糾偏才是核心。
施工成本考核是指施工項目完成后,對施工項目成本形成中的各責任者按施工項目成本目標責任制的有關規定,將成本的實際指標與計劃、限額、預算進行比對和考核,評定成本計劃的完成情況和各責任者的業績,并依此給予獎懲。只有通過成本考核,做到有獎有罰,獎罰分明,才能有效地調動每一位員工在各自管理崗位上努力完成目標成本的積極性。施工成本考核是對各成本目標完成情況的總結和評價。
4 落實施工項目目標責任制是成本管理的保證
4.1 預決算、計劃、合同管理人員的成本管理責任
預決算、計劃、合同管理部門的人員,在項目經理、項目總工的指導和帶領下,在材料、設備等部門的配合下,通過對招投標文件、施工合同、施工組織設計及實施方案、材料設備的市場調查、現場踏勘等信息的收集、整理、分析,編制出項目的施工成本預測和施工成本計劃,并經過項目部各有關部門的復核、修正后,提交項目經理部全體會議審議,通過后即作為項目經理部必須貫徹執行的施工成本預測和成本計劃。并依此作為項目經理部的成本管理的目標。
根據工程實際進度,及時按規定計量,做好基礎核算資料,定期對已完工程產值進行計劃成本與實際成本的分析工作,及時發現問題,提出糾偏意見,使施工項目目標成本始終處于受控狀態;根據工程特點,尤其是要緊盯“不確定”項目,配合其它部門人員,想方設法搞好增收工作;及時研究和反饋工程所發生的變更,做好簽證索賠工作;參與對外合作經濟合同的談判和決策工作,嚴格控制分包價,切實做到計劃性收入,合理性支出。可見,成本分析工作也是預決算、計劃、合同管理的人員職責。
4.2 工程技術人員的成本管理責任
成本控制是工程技術人員的成本管理的重要責任。
工程技術人員的成本控制責任主要有三點:一是根據工程特點、結合設計要求,運用自身技術優勢,采用實用有效的技術措施和科學的施工方案,堅持走技術與經濟的完美結合的路線,為降低施工成本不斷開拓途徑;二是采取嚴格的質量保證措施,確保工程質量,消滅質量事故,盡可能地降低質量成本;三是制定嚴密的安全施工方案,采取可靠的安全保證技術措施,避免安全事故的發生,最大限度地降低安全事故成本。
4.3 材料設備管理人員的成本管理責任
成本控制是材料設備管理人員的成本管理的主要責任。
按時供料(機):根據施工進度計劃,及時組織材料供應,杜絕停工待料、待機等情況的發生,避免因此類情況造成損失,導致施工成本無謂地增加。
正確采購:嚴格按圖紙和規范要求購料,合理選擇施工機械,認真驗收、正確計量,確保所購料(機)質量、性能滿足要求,避免誤購損失。
科學倉儲:材料、機械入庫后要妥善保管,按時管養,杜絕因保管不當造成損失;合理控制倉位,在能滿足施工生產所需的情況下,盡可能地減少資金占用。
嚴格管理制度:采購單、入庫單、出庫單要一一對應,并建立出入庫動態臺賬;必須根據施工管理部簽發的“施工任務書”或“派工單”上需要的材料規格和數量供料,并嚴格執行限額領料制度,控制消耗,做好余料回收和利用工作,提供實際消耗水平數據,便于成本分析、控制。
降低有關費用:及時搞好租賃設備、周轉性材料的回收、進退場工作,節省租金;配合成本核算人員做好機械設備折舊、攤銷分析工作,及時變現處理廢料廢機械。
4.4 財務人員的成本管理責任
施工成本考核是財務人員的成本管理的責任。
財務人員在項目經理的領導下,肩負著成本考核的重任。具體工作要求如下:建立月報收支計劃制度,根據施工需要,均衡調度資金,既要保證生產資金需要,又要通過控制資金使用,實現控制成本的目標;充分發揮財務審核的職能,根據施工目標成本和財務制度,嚴格審核各項成本費用,控制成本支出;定期開展成本分析,通過月報表形式向項目經理和有關人員反饋有關財務信息,反應成本情況,以便對資源消耗進行有效控制,及時采取針對性的措施糾正項目成本偏差。
總之,施工項目成本管理是在項目經理領導下的一項全方位、全員參與的核心管理工作,是一切項目施工管理的出發點和歸宿點,施工成本管理的好壞直接決定項目管理的成敗。為此,施工成本管理工作的重要性日益得到廣大施工管理人員的重視,本文出于積極參與、探討、總結施工成本管理方法的目的,權當拋磚引玉,希望能對提升我國的施工管理水平,提高施工單位的經濟效益有所裨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