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在企業經營發展的過程中,會計工作發揮著重要的作用,對于企業中的一切經濟事項都進行操控,所以會計工作對企業的經營發展有重要的影響。在會計工作中,通過會計信息的呈現,可以讓企業的經營決策者對于企業的發展情況有詳細的了解,并且通過對未來發展趨勢的了解,可以做出正確的經營決策,促進企業的發展。如果因為會計信息出現虛假現象,將會對企業的發展帶來巨大的影響,文章對此做出闡述。
關鍵詞:虛假會計信息;產生機理;治理措施
1 虛假會計信息產生的內部動因
虛假會計信息是在信息生成的過程中產生的,產生的動力主要來自兩方面的原因,其一是來自內部的人為因素,其二是來自外部環境的客觀因素,在這兩個同時具備的情況,就會導致虛假會計信息的產生。
1.1 內在動因上,主要是和會計信息之間存在一定利益關系的生產者,主要是包括會計信息的制造者,企業的負責人或者是其他與會計信息有利益關系的人員。在此過程中,主要是受到利益的影響,只有當會計信息影響到企業或者是個人利益的時候,才會導致相關人員對會計信息施加影響。會計信息會影響到企業的融資行為,影響債權人以及國家相關機構的信任,所以會計信息對企業的影響程度非常大,企業的負責人為了企業的利益,就會制造虛假的會計信息,從而對會計人員施加影響。對于會計人員與其他的利益者來講,也是因為會計信息的好壞會影響到自身的利益,所以會對會計信息有所干預,從而使會計信息失去了真實性。
1.2 在我國現階段的企業會計法規中有所規定,除了部分小企業的會計記賬工作可以由代理機構來完成外,一般的企業都需要設置專門的會計結構,會計結構對于企業中的一切經濟事項進行處置。在這種情況下,會計工作就會在企業的內部來完成,從而為會計虛假信息的生成過程提供了條件。在會計信息生成的過程中,如果信息的生產者想要對信息進行控制,就可以非常便利的實現,而這個過程是很難去辨別和治理的。
2 虛假會計信息產生的外部條件
2.1 法律環境的缺陷
會計信息的規范性要在一定的法律環境下來實現,因為會計工作是一項非常嚴謹的具有技術性的工作,其要在一定的法律環境中來實現。會計法規的制定一定要符合會計信息的客觀環境,符合會計工作的一般規律,這樣才能夠更好的約束會計工作。在會計法規制定的過程中,如果因為缺乏嚴謹性,就會為制造虛假會計信息提供條件,鉆法律的空子,從而對于會計信息真偽的判斷也就比較困難。
2.2 政治經濟環境中的問題
對于會計信息的運行需要相關的行政部門來進行監督管理,保證其正常穩定的運行,行使行政部門的法制功能。如果行政部門不能夠正確的行使自己的權利,縱容會計信息的違法操作,或者是監督不力,都將會為會計的虛假信息提供條件。在我國的某些地區中,由于地方政府為了彰顯自己的工作業績,對于地方企業的發展狀況過分的夸大,在會計信息的制作方面,都會向著有利于企業發展以及當地政府表現方面制作,導致會計信息的混亂,同時也擾亂了當地的經濟發展,對于市場的發展狀況有重要的影響。如果這種現象不能夠根除,會計虛假信息的現象還將會繼續影響我國的經濟發展。
3 虛假會計信息的治理
3.1 采取針對性措施
從虛假會計信息的產生機理看,其治理應從兩大方面入手:一是消除虛假會計信息賴以產生的內部動因,二是改變有助于虛假會計信息產生的外部環境。消除虛假會計信息產生的內部動因,就是割斷會計信息與會計信息產生者之間的利益關系。從會計信息在現代經濟生活中的作用來看,要做到這一點是非常困難的。目前有的國家為了保證企業會計信息的真實性,允許企業按財產的市場價格進行帳項調整,當有關管理部門需要企業的會計信息時,盡量不直接采用企業提供的會計信息,而是由管理部門按一定的要求對企業的帳簿記錄進行調整。這種做法相當于管理部門成為會計信息的部分生產者,并以此割斷會計信息與企業內部有關人員之間的利益關系。雖然這種做法并不能完全避免虛假會計信息的產生,但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虛假會計信息所造成的危害。改變有助于虛假會計信息產生的外部環境,主要是加強會計法制建設、提高會計人員的業務和道德素質及規范和治理經濟秩序。雖然這些措施并不能完全杜絕會計信息失真現象的發生,但可以對會計信息失真現象起到有效的抑制作用,降低虛假會計信息造成的損失。
3.2 采取過硬的具體措施
3.2.1 加強法制建設。這是治理會計信息失真的主要措施。在會計法規的制定過程中,必須充分考慮與會計信息有一定利益關系的人員對會計信息的影響,制定相應的措施對其行為加以限制。如現在試行中的會計人員委派制,就是降低這種影響的嘗試。在確認制造虛假會計信息的主要責任者時,應將考慮的重點集中在虛假會計信息的利益獲得者身上,從根源上防止有關人員通過虛假會計信息謀取利益。我國原《會計法》由于將會計信息失真的主要責任歸咎于會計人員,沒有找準會計信息失真的主要根源,治理效果并不理想。新《會計法》在這方面則有了很大改進,明確了企業負責人對會計信息失真所承擔的責任,這樣就可以大大降低企業負責人對會計信息質量的不利影響,并促使其加強企業會計工作的管理。
3.2.2 加大執法力度。我國虛假會計信息現象普遍存在的另一個重要原因是有關部門執法不力。一方面我國現有會計法規對會計信息造假行為的處罰力度偏弱,另一方面,已有會計法規也未能得到充分貫徹,影響了會計法規在治理會計信息失真中的作用。由于有些部門對會計信息失真問題檢查不夠,處罰不力,致使許多虛假會計信息既未能充分暴露,造假者也未受到應有的處罰,從而導致會計信息造假行為愈演愈烈。只有加大會計法規的執法力度,才能有效地發揮會計法規在治理會計信息失真中的作用,減少會計信息造假行為的發生。
4 結束語
會計信息是對企業在經營發展的過程全部經濟活動的處理,所以對于企業的經營發展有重要的作用。通過會計信息,企業的領導者以及投資者可以獲知企業的經營發展狀況,對企業的財務狀況有清晰的了解,從而做出正確的決策判斷。在會計信息產生的過程中,容易引發虛假的會計信息,對于企業以及相關的利益關聯著有極大的影響,會產生一定的經濟損失。所以為了解決這種狀況,要對虛假會計信息的產生渠道進行調查了解,然后有針對性的制定解決的措施,為會計信息的真實性打好基礎,從而促進我國的經濟健康發展。
參考文獻
[1]李小鴿.虛假會計信息產生的原因及治理[J].科技情報開發與經濟,2007-09-25.
[2]李春暉.淺析虛假會計信息的產生及治理對策[J].黑龍江科技信息,2011-08-15.
[3]張杰.企業虛假會計信息產生的制度原因及治理對策[J].山東財政學院學報,2005-09-18.
[4]張虎莉,王維宏.對虛假會計信息的成因及監管的思考[J].遼寧行政學院學報,2006-06-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