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類社會的發展歷來都是充斥著文明和野蠻的沖突和對戰的,這是社會發展的規律性,該文從文明和野蠻的關系角度讓人們正視社會現實中的不文明現象。
在現代社會中,當我們看見一些不文明的社會現象時候,時常有些人一聲嘆息,表示對社會的悲觀和失望。豈不知人類社會的發展過程就是文明和野蠻對戰的過程。社會的發展我們往往表述為是社會文明的過程,亦即社會進步的歷程。所謂文明無非就是人類的開化程度,而野蠻恰好是它的對立面。的確是這樣,我們理性地回溯社會歷史不難發現,人類社會的進程充滿了文明和野蠻的沖突,在這個過程中,文明逐漸強大起來---這也就是我們說的社會的進步和發展。本文著力要闡述的是人類歷史發展的進程就是文明與野蠻交鋒并且不斷戰勝野蠻的過程。
一、人類的文明脫胎于野蠻
假如傳說那位開辟天地的盤古實有其人其事,天宇間最初的確是一片空蒙。待山岳形成、河流奔騰,萬物復蘇之時,大自然盡情的萌芽吐綠,陽光雨露,雷霆風嘯,沉寂復沉寂了徜徉了億萬年悠悠歲月。多少年多少次,在那莽莽蒼蒼的深山密林中,飛禽走獸們為了獲取生存的可能,弱肉強食。大自然像一位無情的法官,嚴厲地把持著“優勝劣汰”的生死牌,任猛禽悍獸演繹著血淋淋的肉搏。面對著那洪荒歲月里蒼涼悲壯的廝殺,想來今天我們仍然心有余悸,稱其為“不開化”,所謂野蠻如斯。
文明脫胎于野蠻的母體,在野蠻的血泊里,文明蹣跚地站立起來,那一天人類依賴于最殘忍最野蠻的武力,終于征服了最后一群獸類,他們拖著疲憊的身影,踐踏著獸類的尸骨,走向他們憧憬的圣地開始營建最早的家園。漸漸地,他們告別了茹毛飲血的生活,開始播種文明。然而,野蠻的爭斗還沒有結束,人類征服了所有的四腳獸,他們又慢慢地發現,他們最可怕的敵人不是異類,而是來自自己的同類——那些比四腳獸更兇險更可怕的同類。
為了爭奪土地、房屋和牲畜,為了爭奪女人和奴隸,為了滿足碩大無比的貪婪心,為了實現凌駕于他人之上的權利意識,無休無止的部落戰爭、種族戰爭、民族戰爭、國家戰爭,時時烽火四起,狼煙滾滾,每一場硝煙散盡,則尸橫遍野,血流成河。“白骨露於野,千里無雞鳴”的慘狀,就是對野蠻行徑的最深刻的控訴!人類在書寫文明的同時,不斷暴露出潛伏在骨子里的獸性。文明和野蠻彼此死咬著一起從混沌歲月走到了今天。
今天,我們給“野”的定義是蠻不講理,粗魯而沒有禮貌。我們把不開化、不文明的一切行為統稱為野蠻。當人類意識到自己是“人”,他們就開始與自我的和別人的野性做殊死的抗爭。他們盡量藏匿起血管里殘留著的蠻橫,不斷戰勝自我,超越自我。一天天一年年流逝了,人類遲緩的燃亮了文明的火星。該文原載于中國社會科學院文獻信息中心主辦的《環球市場信息導報》雜志http://www.ems86.com總第526期2013年第43期-----轉載須注名來源然而,褪盡野蠻的習性,徹頭徹尾地改變自身,按時一個漫長而又艱辛的過程,那是一場極為苦痛紀委慘烈的裂變。也許他們昨天才找到了文明的航標,今日卻又迷失在深黑的野蠻的海洋里。他們一千次揚帆啟程,一千次折槳沉舟,再做一千零一次的遠航。。。。。。
這是一段沉重心酸的歷程!這是一部血淚合寫的史詩!上下求索,一路悲吟。人類欲千方百計沖破蒙昧的迷霧,擺脫野蠻的糾纏。在絕望中他們找到了“禮儀”這一魔杖,對之頂禮膜拜,用它來鞭策和警醒自己!可是,“禮儀”真的驅散了無盡的野蠻嗎?
起初,人類崇拜大自然,崇拜上蒼,崇拜部落的神明,他們把“天”和“神”看做是宇宙的最高主宰,虔心祭祀,這就產生了最早的也是最簡單的“禮”。據考證,在中國的甲骨文中就有“禮”字《人們解釋說:盛了玉石的盆子放在架子上,即成禮,拿這樣的東西去供奉神明,就是禮。后來人們由對天和神的崇拜轉為崇拜君主和祖先,奴隸主貴族用“禮”來樹立君王的尊嚴和絕對權威?!捌仗熘?,莫非王土;率土之濱,莫非王臣”,這是何等的野蠻霸道!在中國商代,“天子殺殉,重者數百”,這叫葬禮。那時,一個奴隸主貴族死了,往往那個會屠殺和活埋許多奴隸作為“殉葬品”。這個“禮”的背后,沉埋著奴隸們的斑斑血淚,累累白骨,在“禮”的幌子下,奴隸們為所欲為,合法地干著最慘絕人寰的勾當。
曹雪芹在《紅樓夢》里,為我們詳實地描繪了一幅幅封建社會的禮節禮儀的活生生的畫圖。在那個“詩禮簪纓之族”,君臣、父子、夫婦、上下之間,都是絕對的令從關系。父子、兄弟、嫡庶、主奴、男女之間,等級森嚴,不可譖越。所謂“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父要子亡,子不得不亡”是也!你看,寧府祭祀,榮府夜宴,尊卑上下之間,或前或后,或坐或立,封建宗法秩序何等分明。如此繁瑣的禮節,其在本質上卻違背人性,寧、榮二府里,真正是“千紅一窟(哭),萬艷同杯(悲)”。不把別人當人看待,也忘記了自己還是人,嚴密的禮節戒律,似一張無形的巨網,野蠻而殘忍的扭曲了“人性”。
即便是在崇尚自由,張揚個性的西方社會,他們 高度文明的裙裾下,依然隱藏著害人的野蠻。他們犯下了販賣黑奴的滔天罪行,警醒過血腥的掠奪戰爭,他們那文明的白手套里包裹著一雙血漬葳蕤的罪惡的黑手。當他們在摩天大樓里享用著“現代文明”之時,而他們身邊時時在上演色情、盜竊、暴力,“黑社會”團伙是他們心中永遠的暗影,層出不窮的恐怖事件震怖著他們焦灼的靈魂。
當然我們不否認,經過千萬年的碰撞,文明的種子終于茁壯成長起來了。盡管許多“禮儀”有違人性,但文明禮貌最終作為一種社會規范,約束著人們的行為。禮即理也,人類懂得要講禮,或遇事要講理,是人類不斷克服野蠻、愚昧和落后的結果,是社會開化的變現,也是文明社會的標志。
在我們傳統的中國,盡管諸多繁瑣的“禮”也蘊涵著蠻橫,但是其積極的一面也不容忽視。自古以來,由于先人們追求著文明禮貌,主張從孩童時期就加強禮貌教育,因此在我國歷史上出現過許許多多母慈子孝、兄友弟愛、夫妻和睦、朋友信義的故事,這些都是我國以“禮儀之邦”著稱于世的基礎。文明禮貌往往反映了一個人的精神狀態乃至一個國家的社會風貌。
二、今天的社會仍然存在著文明與野蠻的交鋒
今天,我們的物質文明已經達到了相當的高度,而野蠻仍然在我們生長的這片廣袤的土地上招搖。破壞自然的野蠻行徑時有發生,殺人越貨的案件此起彼伏,貧富懸殊,人與人之間爾虞我詐、勾心斗角仍在蔓延。許多時候,衣冠楚楚的“文明人”卻干令人瞠目的暴行。
注定了,文明和野蠻之間的沖突是一場持久戰,隨著人道自我意識的不斷增強,整體素質的不斷提高,相信總會有那么一天,野蠻終將沒有立錐之地,那時人們最終找回了自我,戰勝了自我,文明擺脫了野蠻的羈絆,世界將會風和日麗,呈現一片祥和的和諧景象。也是那時,人類真正找到了那個屬于自己的“人”字。
綜上所述,我們可以得出結論,人類社會的歷史就是文明不斷戰勝野蠻的歷史。因此任何社會中出現不文明或者說野蠻的行為也都是很正常的,我們要做的就是要促進人類社會的發展,在某一層面上,就是要努力彰顯和廣大人身上文明的一面,逐漸消失或者逼退人類野蠻的行徑的。
(作者單位:吉林工商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