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防范的目的是保障社會公共安全。保障人們的生命、財產和正常生活不受侵害,維護人們正常的生產、生活秩序,保持一個安定的環境和生活、生產氛圍。例如在單位、公寓出入口設保安人員,在倉庫重地和住宅的門窗設防盜門窗,在銀行營業場所等要害部門設防盜報警器和報警電話,這些都是以保證社會公共安全為目的的傳統的人防、物防和技防措施。
安全防范就是保障人們的生產、生活和一切社會活動中人身生命、財產和生產、生活設施不受侵犯,防止侵害行為的總稱。它包括防侵犯、保安全的思想意識、法律法規、組織行為和物理設施以及科學技術等方面,即人們統稱的“人防”、“物防”和“技防”。安全防范的目的是保障社會公共安全。
安全防范的基本功能是設防、發現和處置。這些可以通過人防、物防、技防等方面去實現,以形成一個完整的安全防范體系。
在安全防范區域內設置保安人員、建造防范的設備(如防盜門窗)、采用自動化監控等防范技術措施進行管理等就形成了一套完整的安全防范體系。
首先是嚴密地設防(或布防),只有設防嚴密,才可能及時發現和處置。嚴密設防由保安人員值班和巡邏,嚴密的組織和恪盡職守;安裝適應不同防護級別的防護設施和不同檔次的自動化管理系統。這樣對作案者形成巨大的威懾力。一旦有侵害可得到及時發現、防患未然,并可及時快速查處。所以設防是基礎,是關鍵。
另一方面,人防、物防和技防有機配合才能形成高質量的安全防范效果。上述功能和“三防”所包含的六個方面是相輔相成的,每個方面都是至關重要的。可以說設防、發現、處置是安全防范的三要素。
安全防范自動化技術就是應用計算機網絡技術、通信技術和自動控制技術等現代科學技術實現安全防范的各種功能和自動化管理。它將逐步向安全防范的集成化、智能化方向發展。安全防范自動化技術主要包括入侵報警系統、電視監控系統、出入口控制系統、防爆安全檢查系統以及車庫(場)管理、巡查等系統的自動化。
對于集成式安全防范系統還具有向上與智能建筑管理集成系統連接,實現與防火子系統、建筑設備自動化子系統的聯動控制。而安全防范自動化系統則是智能建筑管理集成系統中的一個子系統。
安全防范自動化技術應用于智能建筑安全防范系統就形成了智能建筑安全防范自動化系統。
從智能建筑的基本要求和智能建筑為人們所提供的環境,可以看出安全和安全防范自動化技術(系統)在智能建筑中具有重要地位。
智能建筑的基本要求是向人們提供安全、高效、舒適、便利的建筑環境。智能建筑中不可缺少的要有安全防范設施和安全管理功能。
2000年10月1日實施的《智能建筑設計標準》GB/T50314-2000中,規范了我國的智能建筑及其七個子系統,安全防范系統就是其中的一個子系統。
借鑒現場總線國際標準和歐洲BAS網絡三層結構,對國家標準JGJ/T16-2008圖26.2.2.6進行改進,增添現場總線網絡(如采用LonTalk總線)而DDC分站級可視為自動化層,采用RS486通信協議,中央站級則為管理層,選用TCP/IP通信協議。這樣在國標JGJ/T16-2008分級分布二層結構的基礎上,增加了現場層,形成了適合國標JGJ/T16-2008的BAS及SAS的三層結構。SAS三層結構既保留了分級分布式二層結構系統處理多變量、非線性、時變性、不確定系數等較高難度的能力,又采納了現場總線控制技術的優點,方便了設計,又節省了大量現場電纜、端子和勞務費用,大大簡化了現場總線布置。
三層網絡結構還適用于當前最先進的BAS和SAS網絡集成系統,BAS及SAS現場層和自動化層的總線可看作測控總線。測控總線和應用主要表現在現場總線的應用。在BAS或SAS中,該文原載于中國社會科學院文獻信息中心主辦的《環球市場信息導報》雜志http://www.ems86.com總第526期2013年第43期-----轉載須注名來源網絡總線上是上位管理計算機、中央站、分站、現場設備之間的連接總線,從計算機系統結構的角度上看,它是計算機的外部總線,計算機總線則可視為內部總線。網絡總線屬于網絡技術,計算機總線屬于計算機技術,網絡是多個計算機的集合系統,數據通信和資料共享是其特點。
通信和計算機技術緊密結合,同步發展,計算機總線和網絡總線是計算機總線的一種技術的兩個方面。新一代的計算機已經把網絡接口集成到計算機母板上,網絡功能已經嵌入到操作系統中,使得網絡總線可以視為計算機總線的外部延伸,密不可分。不進入網絡的工作站,是不完整的工作站。在智能建筑中,BAS和SAS都是建筑物整體計算機網絡的重要子網,形成建筑物管理和建筑物設備控制一體化是從網絡開始的。計算機總線維系著BAS的資源子網,網絡總線維系著BAS的通信子網,資源子網與通信子網的組合,就是安全防范自動化網絡和智能建筑自動化網絡,就是SAS和BAS。
現場總線是連接智能現場設備和現場設備和自動化系統的數字式、雙向傳輸、多分支結構通信網絡。是用于現場儀表與控制系統之間的一種全分散、全智能、全數字化、智能、雙向、互聯、多變量、多節點、多站的通信系統。
研究認為,安全防范管理控制系統的集成式系統、綜合式系統、組合式系統三種方式的發展與上述BAS的發展有密切的相應關系。由些得出安全防范管理控制系統的發展經歷了如下過程:20世紀70年代以前為組合式系統,70年代之后至90年代初發展到綜合式系統,90年代中期就向集成式方向發展,到了21世紀初的今天發展到更成熟、更先進的集成式系統,即具有WEB技術的網絡集成系統。
大型商場、超市的安全防范系統設計,目前均以閉路電視監控系統為主。在主要防范區域設置攝像機,對商場進行24h監控。在主要進出口通道、營業區、珠寶柜臺、倉庫設置入侵報警探測器,火警探測器等,實施閉店后的布防封鎖。
在珠寶柜臺、收款處等設置緊急報警按鈕開關和防搶錢夾等,用于緊急事件的報警。攝像機的設置,應按商場營業區的分布進行安排,并考慮到以后商場重新安排布局的需要。一般設置在主要通道、電梯口、珠寶柜臺、收款處、服裝區等主要位置。攝像機的分布應能觀察到營業區的每一個主要位置及必經通道。
電梯間應安裝攝像機,以隨時觀察,防止突然事件的發生。
入侵報警探測器的設置,應以閉店后進行安全防范為主。主要對躲藏在營業區內,以及進入營業區的非法入侵人員進行安全防范。可根據現場情況劃分防區,每個防區應聯動一臺能夠觀察到防區內全面環境的攝像機,以便實時對報警現場觀察。
火災報警探測器應以服裝等易燃區為重點區進行設計。
聲音探測器可根據需要進行設置,營業區、倉庫設置聲音探測器主要用于閉店后對異常聲響的監測。
系統控制主機的選用在大型商場以矩陣切換系統控制主機為主,小型商場可以使用切換器控制系統。顯示器的配置應多些。適當配置多畫面處理器增加對畫面觀察和錄像的數量。營業大廳內一般不設警號等報警裝置,以免報警時造成混亂。
住宅區的安全防范系統設計以安全防范報警系統為主,在主要公共活動場所,如公共走廊、電梯旁設置攝像機進行防范監控。住戶設立分控子系統,獨立布防和撤防。住宅區的安全防范報警系統控制主機設置在保安中心。每戶住宅設置為一個防區。防區和報警系統控制主機采用總線連接,每個防區設置分控鍵盤,由用戶自行對防區內的報警設置進行布撤防操作。保安中心與上一級報警中心聯網。
智能建筑是以綜合布線系統為基礎,以計算機網絡為橋梁,綜合配置建筑及建筑群內的各功能子系統,全面實現對通信網絡系統、辦公自動化系統、建筑及建筑群內各種設備(空調、供熱、給排水、變配電、照明、電梯、消防、安全防范)等的綜合管理。
在智能建筑內,以綜合布線為基本傳輸媒質,以計算機網絡(主要是局域網,包括硬件和軟件)為主要通信和控制手段(橋梁);以此對通信網絡系統、辦公自動化系統、建筑設備自動化系統(廣義的BAS)等所有功能系統,通過系統集成進行綜合配置和綜合管理,形成了一個設備和網絡、硬件和軟件、控制管理和提供服務有機結合于一體的綜合建筑環境。綜合(綜合配置和綜合管理)是應用系統集成的方法和原理,既對所有硬件設備和應用軟件進行有機配置、組合,又對它們進行統一控制管理,充分發揮服務性能。
總之,智能建筑既包含了設備物理建筑環境,又包含了管理和服務、邏輯、功能等在文化、經濟和社會效益方面的建筑軟環境,它是一個綜合建筑環境。
(作者單位:中國機械工業機械工程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