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近幾年高校畢業生連年增加,再加上全球經濟形勢呈現出低迷的態勢,使得就業形勢十分嚴峻,國家提出對高校學生進行專業轉換,以提升就業能力,拓展就業的渠道。本文就如何提高高校畢業生對專業轉換及技能提升的若干問題進行了探討。
【關鍵詞】高校畢業生 專業轉換 技能提升 培訓認識
【中圖分類號】G647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4-4810(2013)31-0047-01
我國高校的整體培養目標是培養適應社會發展需求的全方面人才,這就需要對學生提升技能培訓,加強高校畢業生的專業轉換,拓展就業的選擇機會。
一 大學生進行專業轉換的重要性
1.人才市場需求與就業形勢嚴峻面臨新的難題
2013年全國高校畢業生695萬人,但社會上提供的勞動崗位卻不能滿足高校畢業生,人才的供大于求,很多高校畢業生都面臨就業難的問題,在人才市場一些崗位的招聘相當火爆,人滿為患,但是一些專業性較強的崗位,卻無人問津。高校畢業生對于就業時,往往期待管理崗位,以及一些穩定的崗位,對于一些技術工種,覺得工作環境差、工作辛苦,使得一些技術類的工作出現“用工荒”。在這種情況下,表現了大學生就業能力不足,并不能完全滿足當今社會發展的需要。可見對于一些專業的學生進行必要的專業轉換,緩解社會就業壓力十分必要。
2.個人素質能力與用人單位要求存在較大偏差
實踐創新能力的不足使得動手能力較差,解決實際問題時會出現問題,個人的工作能力與用人單位的預想存在著一定的差距。為此,我們應在學校積極培養學生的實踐動手能力,不僅要將本專業的專業課程學習好,還應在選修課程上開設一些交叉學科的課程,拓展學生的知識面,并積極開展社會實踐活動,提高學生對于社會的適應能力、實踐能力。提升學生的綜合就業能力,縮小與用人單位之間的差距。
3.畢業生專業轉換可以提高學生適應職業環境的能力
高校學生在大學生活的幾年時間,養成了一種特有的學習和生活方式,對于人際交往以及處事方法都有著自己的特點。由于對社會缺乏了解,學生往往高估了自己的專業知識,覺得自己知識已足以應付未來的工作,但在畢業后真正進入社會后,卻經常處于一個過渡期,不能真正進入社會的工作角色。仍以學生的角度去思考問題,知識面也比較窄,無法勝任工作,有的畢業生甚至草草結束自己的第一份工作。學生應在學校就進行知識層面的拓展,豐富自己的閱歷,盡快進行角色的轉換以幫助自己更好地適應用人單位的需要。
二 如何提高高校畢業生就業技能
1.從學校層面著手開展工作
第一,積極開設大學生就業指導課和求職技能課。在校期間,高校應在增加專業課的同時,開設相關大學生的就業指導課程,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就業觀,讓學生認識到就業問題的嚴峻性,要根據用人單位的要求,開展特殊的培訓,為就業做好準備。新時代人才需要具備熟練的計算機操作能力、辦公軟件使用能力、公文寫作能力以及人際交往能力。這些在用人單位都比較看重,學校應該在課程的安排上對這些重點進行培養,使學生在進入社會后,較容易進入工作角色。
第二,對學生的實踐技能和創新技能的培養。學生在進入工作單位后,其實踐能力直接關系到學生是否可在工作崗位上勝任此項工作。從當前的就業形勢我們可以看出,目前在人才市場上缺乏的并不是勞動力,而是具有實踐和創新能力的高素質的人才。高校的教育者要讓學生認識到整個社會的就業大環境。在思想上要讓學生真正重視,通過實驗課程以及社會實踐來加強對學生實踐技能的培訓。在實踐的過程中,也要培養學生創新的能力。在可控范圍內,要鼓勵學生們去嘗試,不要害怕失敗。當代大學生思維活躍,往往在實踐中會激發出很多建設性的想法,教師要多鼓勵,幫助其實現。
2.從學生的角度出發
第一,高校畢業生在擇業時,不應盲目,應做好自我定位,對于自己的求職動機和職業發展要有明確的認識,要慎重地選擇自己未來所走的道路,要根據當前的就業形勢以及自己的愛好進行選擇,要確定自己未來從事的職業與自己學習的專業有多大的交叉性,自己是否喜歡,是否可以進行長遠發展。對于行業的整體形勢也要有準確的認識。不能盲目進行擇業,避免因為一時沖動而影響到自己未來長遠的發展前景。
第二,積極參加面試,不斷提升面試的技巧。面試就是一個自我推銷的過程,要在短時間內將自己的能力與實力展現給面試官,這就需要有良好的面試技巧和經驗。在進行面試時,畢業生首先應自信,要肯定自己的能力,要對面試官提出的問題進行積極、科學的分析,分析面試官的心理。通過不斷的積累面試經驗,要進行總結,發現自己的長處和不足,不斷完善自己的面試技巧,從而提升自己面試的成功率。
三 結束語
高等院校作為我國人才培養的搖籃,要不斷完善教學體系的改革,對大學生的專業技能進行系統的培養,在教學條件允許的條件下,要加大學生實踐教學的力度。要拓展學生的專業面,使學生不局限于本專業的能力。在理論與教學相結合的道路上,不斷提升畢業生的就業能力,使學生適應社會的發展,跟上時代變換的節奏。
〔責任編輯:肖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