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 要】隨著大學英語教學改革的深入,對學生聽說能力的要求不斷提高。筆者在大學英語視聽說教學過程中對教學方法進行了靈活多變的探索和改革,期待能為今后大學英語視聽說教學課程提供參考和幫助。
【關鍵詞】聽說能力 現代教學理論 改革
【中圖分類號】G64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4-4810(2013)31-0071-02
最新《大學英語課程教學要求》對大學英語聽說能力有如下具體要求:要求學生能夠理解授課內容和簡單題材的講座;對相關英語的慢速節目要基本領會;能抓住語速每分鐘120個詞的會話的要點和大意;要求能用正確語音語調進行對話、討論及作簡單發言。另外,大學英語四六級改革委員會對考試也作出了改革和調整,聽力部分所占分值比例加大,增加了長對話和復合式聽寫的內容。四六級網考中短句錄音復述、聽力填空,以先聽音后完成評論性的短文等題型均體現出考查學生聽說綜合能力的要求,說明大學英語教學必須在聽說環節作出重要改革。
一 教改課程的問題性目標指示
1.研究背景設置
以長春工業大學人文信息學院2012級電子系A班和B班作為研究對象,項目班級學生分別來自山東、遼寧、吉林、海南、河南、內蒙古和浙江7省(自治區)。且各省(自治區)學生人數大于等于2人,總計60名學生,小班上課且授課教師固定,授課具有連續性和穩定性。聽力課每周2學時,在多媒體教室授課。跟蹤時間為6個月。
2.關于學生聽說能力的調查
為了詳細了解學生的聽說能力,有效開展教學改革,在開學第六周對學生的聽說能力認知情況進行了問卷調查。采用不記名的整體測評方法來選擇每項問題的唯一答案,當場收回所有有效試卷,根據調查表匯總得出以下相關內容:(1)普遍受傳統應試教育的影響,學生的聽說訓練在高中階段的英語學習中基本為盲區,大部分學生在大學初始階段認為大學英語聽力課程難度過大,尤其是英語基礎本就較薄弱的獨立學院學生。(2)缺乏語言學習中必須要滲透的人文知識,缺少靈活有效的學習方法,且學習態度非常被動,精力主要放在無聲閱讀和機械式背誦兩方面。(3)學生比較偏愛以英美文化為背景的英語題材,期待英語課程信息化,有時代氣息。
二 教學改革課程的理論依據
1.教育學理論指導大學英語聽說教學改革
教育學理論中強調學習者個體對外部學習環境的刺激反應,這種刺激會在與外部環境信息交換過程中反饋信息并自我調整。因此體現教師關愛和理解的隱性課程就會在課前的師生交流與溝通中產生作用,讓老師可以針對具體個體偏愛確定學生個體化心理需要。
2.結構主義理論推動大學英語聽說教學改革
結構主義理論強調語音是一個整體系統,語音與相關知識的聯系要求必須摒棄把單個獨立的詞作為語言學習的要素的做法,語音與語法,語音與篇章,語音與人文知識都是一個聯系的整體,不能孤立去理解。
三 目標改革方案的具體措施
1.課前積極熱身
學期開始安排學生進行課前英語演講。形式有美文朗誦、演講呈現、英文歌曲、電影片段獨白、幽默笑話等。然后觀眾和演講者要以問答形式進行互動,學生可以根據自己的愛好和能力進行選材和演繹。由師生共同為演講者的表現進行評判,記錄下來作為平時成績。
2.課中重視強化
強調以課本為主、課外為輔、相互補充和聯系的教學策略。新視野大學英語聽力缺乏精彩的視頻材料,無法滿足學生的視覺聯想,因此教師需要對教材的不足做結構化調整和處理。需要適當、適時地在教學中穿插播放事先做好的PPT或視頻材料,并作相應的解釋和提供信息鏈接。
3.課外需要拓展
充分為學生開放多媒體語音實驗室,要求學生利用課外時間完成指定的視聽說練習,從登記上課、自由選題、標記做題情況到記錄學時時間、登記每次練習的分數成為固定的常態機制,并歸入到期末成績中。學校網站需要提供題庫來源和自主操作系統。
四 實施目標改革后的成果
總的看來,我們的教學改革取得了初步的成績。仔細回顧以檢測為目的的三次視聽說測試:2013年3月第一次聽說測試,內容是從大學英語四級真題聽力部分中選取有10個空詞作為空格的文章,以原文速度連續播放三遍,讓學生去追蹤記錄,每個詞1分,滿分10分。2013年4月進行第二次測試,內容是連續聽10個句子,在每兩個句子之間的停頓間歇時,逐字復述原句,復述正確得1分,滿分10分。2013年5月進行第三次測試,內容是隨機抽取事先準備的60篇短文中的一篇進行朗讀(每人不重復),朗讀之后由教師和四名同學分別對文章的細節進行提問,每一個問題的回答1分,加上朗讀的成績5分,滿分10分。
通過持續而有效的訓練,學生的整體聽說能力有了穩定、大幅的提高,在2013年6月四級考試中,60人中12人通過CET-4考試,且聽力成績平均大于等于152分,學生普遍反映聽力不再是四級考試題型中“最硬的骨頭”。部分同學還出人意料地對英語聽說課有了美好的向往,視聽課上出現了師生主動和諧溝通的場面。還有兩位學生脫穎而出,在CCTV全國大學生英語競賽中獲獎。
總之,聽說教學改革的道路漫長而修遠,只有在實踐中不斷摸索和研究才能發現和總結行之有效的方法和途徑。
參考文獻
[1]楊開城、張曉英.對教育技術學理論研究與實踐的幾點看法[J].中國電化教育,2007(2)
[2]鐘道隆.踏踏實實學英語:英語學習逆向法[M].北京:清華大學出版社,2002
〔責任編輯:肖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