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素質教育是一種教育思想,更是一種尊重個性、體現個性的教育,而實現素質教育的關鍵在于教師,教師應如何認識素質教育、實施素質教育呢?筆者從四個方面進行了闡述。
【關鍵詞】素質教育 課堂教學 激發 培養
【中圖分類號】G62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4-4810(2013)31-0086-01
素質教育是一種教育思想,它反映了時代對學校教育的人才質量規格標準的新要求,更是一種尊重個性、體現個性的教育。具體地說,就是通過素質教育使學生從以往的應付考試中解放出來,能在教師的引導下通過自己的方式去感受,去面對學習和生活,自己去探究學習方式,尋找解決問題的方法,久而久之形成自己的理解能力、創造力,實現個人目標,將來服務于社會,為社會做出更大的貢獻。而實施素質教育的關鍵在于教師,教師應如何認識素質教育?用哪些方法來實施素質教育?筆者從以下幾方面進行了闡述。
一 把培養目標轉化為素質化的課堂教學目標
課堂教學是學校教育教學的主要形式,學生基本素質的形成和發展,主要是通過課堂教學來完成的,因此素質教育必須進入課堂教學的主陣地,通過課堂教學的攻堅戰,使課堂教學形成素質化的教學。長期以來,我們的教學理論中只講比較籠統的教學目的,對具體到每一教學內容缺乏認識。素質化的課堂教學目標既要全面體現認識目標、情感目標和技能目標的要求,又要體現每一學科中單元目標、課時目標、階段目標和學期目標的有機融合,還要全面落實教學大綱對教學的要求,教學內容要符合學生實際,能充分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能拓展學生的創新思維,能極大地鼓勵學生的創新精神。素質教育的課堂教學目標在強化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的同時,又要強化學生的學習態度和學習習慣,讓學生的非智力因素和智力因素得到同步發展,能進一步提升智力的開發度,使學生的文化科學素質得以提高,使學生的創新能力得到進一步的鞏固和發展。
二 要充分發揮好課堂教學的主渠道作用
教學的基本組成形式是課堂教學,課堂教堂又是實施素質教育的主陣地。在素質教育要求下課堂教學應體現:(1)教學內容的全面性,即課堂教學中重視認知、技能、情感和能力的協同達成,突出各種素質的全面提高,并重視教學的教育功能,注重教育的整體規律,使學生在德、智、體、美、勞等方面得到全方位的發展,讓學生重視學習規律、認識認知過程。(2)教學中要充分體現學生的主體地位,教師只是課堂教學的組織者、引導者、指導者,讓學生發揮自身的個性特長,從中形成能獨立學習和解決疑難問題的能力,從而提高自身的整體素質。(3)教師在教學中要講究教育民主,營造平等的、和諧的氛圍來完成教學過程,樹立正確的師生觀和積極為學生學習服務的思想,讓學生體會到學習是一個愉快的活動過程,從中激發學生的學習動機,充分調動學生學習的主動性,從而提高素質教育的教學質量。(4)教師應注重使用科學的教學方法和手段,將課堂真正變為學生人格獨立和學習成長的主渠道和主陣地,充分體現素質教育的教學目的。(5)教師在課堂上要重視教學的創新,無論是教學內容、教育信息的加工、教學方法的運用、教學組織的形成,還是學生的學法、教與學的結合都要打破陳規,勇于創新,有創新才會有進步和發展。(6)教師要面向全體學生,正確對待和處理學生的個別差異,要因材施教,充分發揮個體特長,讓每一位學生天天都有進步,提高學生的整體素質。
三 要加強學法指導,培養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
教師加強對學生的學法指導是每位教育工作者在實施教學過程中的義務和責任,也是提高學生學習能力的需要,更是素質教育的要求。加強學法指導,要求教師在學生的學習過程中指導他們掌握科學的學習方法和引導他們正確選擇并運用正確的學法,具體地說,教師要指導學生制訂學習計劃和明確學習目標,指導學生如何預習、如何聽課、如何記筆記、如何復習功課、如何做作業、如何總結學習規侓、如何進行課外閱讀、如何進行社會調查、如何開發智力和拓展思維,通過在學習中的指導,使學生產生愛學習的興趣和增強主動性,使學生學會學習技巧和掌握自學能力,從而有計劃、有目的、有步驟地培養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最大限度地滿足學生的知識需求,滿足素質教育的需要。
四 重視學生的想象力,從而激發學生的創新思維
創新離不開想象,創新必須以想象力為基礎,因此教師在課堂教學中要對學生進行敢于想象、敢于打破陳規的訓練,要挖掘學生自身的潛能,抓住學生的好奇心,努力把學生的想象豐富起來,通過一系列想象活動來大大拓展學生的思維空間,實現學生認知能力的飛躍和突破,促使學生想象能力的增強,從而激發學生的創新思維,提高學生的整體素質。
〔責任編輯:龐遠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