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讓學生真正地掌握所學詞匯、提高語言應用能力是每一名英語教育工作者面臨的重要課題。本文主要分析了高中英語詞匯教學中存在的問題,以及對互動教學進行了介紹。
【關鍵詞】新課程 英語詞匯 互動教學
【中圖分類號】G63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4-4810(2013)31-0098-01
英語學習的目的是為了廣泛地獲取語言信息,而信息量的獲取主要以詞匯為依托來實現。學生通過詞匯學習后,掌握詞匯,進而理解和運用詞匯,用詞匯進行說話、造句、寫作。離開詞匯,聽、說、讀、寫活動以及英語交際都無法實現。
一 互動教學的論述
互動教學理論認為,課堂中各種角色的相互作用與相互影響構成教學。所謂的“互動”,就是指教師是學生學習的伙伴,學生是課堂活動的主體,師生共同探討、相互交流,課堂充滿自由、民主、活躍的氣氛,教師引導學生通過感知、體驗、實踐、參與、合作等方式,實現任務的目標,體驗成功,提高語言實際應用能力,使教與學的互動在和諧愉快的情境中實現。為此,老師要善于引導,方法要靈活多變,學生要善于思考、積極參與,使創造能力得到提高。
二 高中英語詞匯教學中存在的主要問題
1.傳統教學模式的弊端
反復背、抄寫單詞和做練習是傳統教學模式中的主要形式,記住的單詞脫離語境、孤立存在,無法建立詞與詞、詞與句、詞與篇章之間的聯系,對單詞只停留在“認識”的水平上,增加不了詞匯量,也妨礙了學習者語言應用能力的提高。因此,師生應重視聯系上下文、聯想等記憶策略。
2.興趣逐漸喪失
一般來說,掌握詞匯量的多少被認為是詞匯能力的高低,詞匯學習被認為是詞匯認識,詞匯教學一般局限在老師講解生詞表或課文中遇到的單詞,方法多為英漢互譯或提供詞典句子。在教學中,大多強調詞匯知識的輸入,使得學生學到的詞匯很多,但詞匯往往脫離真實語境,造成詞匯的濫用、誤用。學生的寫作和口語交流的實踐機會太少,阻礙了輸出及內化詞匯。傳統課堂中,多是教師講、學生聽,學生沒有獨立思考和展現自我能力的時間和機會,是信息的被動接收者和做題的機器,無法在實際需要時靈活自如地活用英語,久而久之,對英語失去了興趣。
三 解決高中英語詞匯教學中的問題的對策
1.激活已有認知,導入詞匯教學
學生的已有認知是教師設計教學環節的重要依據,要使學生樹立自信心,激發和培養學生對英語的興趣。如Book 6 Unit 3 Warming up部分主要涉及健康方面的詞匯。學生喜歡運動,對這方面的題材很感興趣,教師可利用這一點,運用多媒體教學手段和Brain storming的方法,激活學生已有認知,讓學生思考并討論以下問題:(1)What health issues do you think concerning young people the most?(2)What should we do to keep healthy?
教師播放活動的照片,利用學生對運動喜愛的心理引發學習熱情,讓學生說出他們所知道的運動,導出單詞;接著讓學生說出他們所了解的活動名稱及描述性形容詞,復習詞匯,同時在屏幕上呈現圖片,幫助回憶。以學生熟悉的話題為切入點,以直觀手段為輔助,以激發學習興趣為目標,運用科學靈活的教學方式,激活已有認知,將學生印象中枯燥的詞匯學習與口語活動結合起來,消除了學生對詞匯學習的恐懼感,使課堂變得生動有趣。
2.創設真實情境,開展交際活動
新編英語教材提供了多種形式的練習,以拓展對于話題相關詞匯的認識和運用。在復習課上,應充分利用各種資源,創設情境,開展語言交際活動,鼓勵學生用所學過的單詞進行對話。同時,教師要注意調節氣氛,把要復習的單詞寫在黑板上,或運用其他方法鼓勵學生使用詞匯。閱讀課文,在相關語境中完成課本中的詞義猜測練習,初步熟悉詞義,這在一定程度上鍛煉了思維的流暢性,在語境中對詞義進行猜測又大大激發了學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
話題貼近生活,學生有話可說,而教師有意引導學生將話題的重點放在How to keep healthy上,學生肯定會運用到相關詞匯。然后,再讓學生完成其他練習,熟悉詞匯在真實語境中的應用。
3.設計真實任務,靈活運用詞匯
學生能正確運用所學詞匯是詞匯教學的最終目的。課堂教學中,用以檢查學生是否能正確運用詞匯的方法多種多樣。如在教授Book 6 Unit 2 Poems時,教師設計了以下任務:讓學生欣賞詩歌并創作出自己的詩歌,學生先一對一地交流信息,相互討論如何修改,最后每組選一名代表向全班同學匯報。這樣的任務設計既符合學生的認知水平,又符合學生的生活實際,操作性強,學生必然熱情很高。他們在參與的過程中思維得到了訓練,也有效提高了靈活運用詞匯的能力。
以上是本人對現在高中英語詞匯教學的幾個問題的認識和對策分析,相信隨著教師素質的提高、教學方法的改進及所有英語教育工作者的共同努力,一定會讓學生在高中階段愛學英語、會說英語,高中英語教學的明天會更好。
參考文獻
[1]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制訂.英語課程標準(實驗稿)[M].北京: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03
〔責任編輯:龐遠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