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在新形勢下,初中思想政治課越來越受到重視。初中思想政治教師應重視教學方法的改進與學生能力的培養,教師的“教”與學生的“學”有機地結合起來,融為一體。本文筆者根據自己多年的教學經驗,談談新形勢下思想政治課的教學策略。
【關鍵詞】思想政治課 教學方法 培養 興趣
【中圖分類號】G63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4-4810(2013)31-0108-01
一 創設情境,巧妙導入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學生的學習興趣可以直接轉化為動機,成為促使學生學習的動力源泉。學習興趣是力求認識某種事物,渴望獲得知識能力的積極的意識傾向。學生對學習產生興趣,其潛在能力就會得到發揮。在新的教育改革形勢下,如何去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營造自主、合作、探究的空間是學習政治的關鍵。而創設問題情境是促進學生學習政治,培養學生勤于思考、學會自主學習的有效途徑。
在政治課堂教學中,教師用富有哲理和情趣的幽默故事,能有效地吸引學生的注意力,使學生學習愉快,能激發興趣,提高學生的注意力。教學“用量變引起質變的道理看問題”時,我引用了我看過的一則笑話《少了兩千克》:一天,妻子站在秤上高興地對丈夫說:“親愛的,快來看,這幾天,我的運動效果體現了,我的體重少了兩千克。”丈夫認真看了看說:“親愛的,那是因為你還沒有化妝。”同學們笑了起來,這則笑話諷刺了妻子平時化妝太濃了。點出:我們做事情要注意分寸,掌握火候,適可而止,懂得過猶不及的道理。引入使課堂充滿了“生氣”,學生容易接受和理解。在課堂上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讓學生感悟,政治課堂就會大放光彩。
二 將課堂教學與現實生活有機結合
陶行知說“生活即是教育”,在教學過程中,教師把課堂內的知識與課堂外的生活聯系起來,不但充實了教學內容,拓展了教學空間,而且增強了實用性,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讓學生更早地了解社會,走入社會。在真實的生活中,教育與生活產生共鳴,從而撥動學生的內心觸角,引發學習的激情。比如教育學生要有保護環境的意識,可以讓學生去調查身邊的環境,在這一過程中,學生發現很多村民把垃圾倒在公路邊、河岸邊,在河水中不時可看到各類垃圾,河水散發著臭味。此外,農村地區沒有專門的垃圾處理場所。看到這些現象,學生的內心受到了震撼,這時老師引導學生進一步探究,如何改變這種現狀,部分學生提出了很有建設性的意見。
三 教學過程中注重培養學生的學習方法與能力
因材施教,因人而異地進行教學活動。從教育理論和心理學來看,初中生的認知特點,已從形象思維逐步轉化為抽象思維,大部分的學生已有一定的獨立思維意識和一定的自制力。因此,教師要轉變學生“專心聽課,認真完成作業”的習慣,逐步培養學生主動去概括、歸納、總結與思考,提高理論聯系實際的能力,提高運用知識去分析問題的能力,學會自主學習。學生要根據自身的認識結構和需求,積極主動地完成學習任務。如在“文化生活”中,筆者設計問題:農村每年都有很多民俗文化活動,請同學們回去調查,民俗文化活動都有哪些,這些文化活動體現了農村的什么價值觀和生活觀。又如在“經濟生活”中,講解“價值規律”內容之前,讓一些同學到市場上去調查飲料的價格及飲料的銷售情況,同學們經過調查發現飲料的包裝、品牌對飲料的銷量有影響。這些發現激發了學生的學習熱情,對這一生活中的經濟現象進行了深刻分析,對價值規律有了不同于課堂講授的理解。這種教學方法培養了學生的實踐能力,達到了教學目的。
四 關注生活,結合實際,開展形式多樣的活動課
政治課堂涉及社會、經濟建設、精神文明建設等方方面面的知識,政治教師要堅持理論聯系實際的教學原則,采取用政治的觀點來分析貼近學生學習生活的例子,運用所學的知識來正確分析問題、解決問題,才能培養學生的實踐能力。例如在講“消費者合法權益受法律保護”時,拿出人民幣等商品讓學生當場鑒別真偽;在講政治常識“當今時代的主題”時,組織學生討論“朝韓六方會談”“美伊戰爭”等的原因及中國對戰爭的態度和立場;在“科學發展振興中華”中的“實施可持續發展戰略”時,讓同學們討論如何控制人口增長,人口過多、增長過快與人口素質有無關系?如何協調?這些問題激發了學生的興趣,學以致用,培養了學生的分析能力,發展了學生的創新思維。
五 積極開展探討活動,提高學生道德品質水平
初中思想政治課要培養學生養成良好的道德品質和積極向上的生活態度。積極開展探討活動,有利于培養學生的道德品質。如開展“在公交車上為老幼病殘讓座”、“中學生該不該談戀愛”等話題討論,讓學生發表自己的看法。通過開展與學生德育有關的話題討論來引導學生,幫助學生去理解相關知識內容,有利于理論與實踐相結合,有利于學生認識社會、了解社會,有利于激發學生對參與社會主義建設理想的追求,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
總之,教無定法,新課改下的初中政治課堂教學中,初中教師要努力改善師生關系,引導學生勇于發問,激發學生的探究精神,創設課堂情境,調動學生的創新激情,關注生活,結合實際,開展形式多樣的活動課,實施探究性學習,根據學生的特點因材施教,師生互動,教學相長。
〔責任編輯:龐遠燕〕